梅挚为官勤政爱民,并经常利用接近皇帝的机会直言上书。
庆历年间,伊、洛暴涨,
浙江省溃防,
黄河决堤,他劝皇帝"躬责修德";在官吏的任免上,他也敢于仗义执言,使之处理得当。因此,
赵祯对朝臣们说"梅挚言事有体"。
梅挚出任地方官,更能体察百姓疾苦,在滑州时,每年治河工程浩大,原先全都是征调百姓,梅挚来后,便抽调驻守滑州的兵丁代替百姓治河,有次河水大涨,梅挚率领部下日夜督修堤岸,防止了水患。为此,宋仁宗特下启嘉奖他的功劳。
景祐年间,梅挚到
昭州作官,他热爱昭州的人情风土,美酒佳果等,写下了《十爱诗》五律十首;他憎恨封建官吏的贪赃枉法、横征暴敛、腐化堕落,又写了著名文章《五瘴说》。后来,昭州人民为感谢梅挚为地方革除弊政,为百姓办好事,特建了一座梅公亭,并把《十爱诗》和《五瘴说》刻在石壁上,以表达对梅挚的崇敬与怀念。
嘉祐二年(1057),梅挚到
杭州市作官,
赵祯特别赐诗为他送行,诗中勉励梅挚到杭州后,要分担皇帝的忧愁,获取百姓的颂扬。梅挚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便根据此诗第一句"地有湖山美"的意思,在杭州吴山修了一座有美堂。《
有美堂记》由著名文学家
欧阳修撰文、著名书法家
蔡襄书写,并刻石于堂上。梅挚与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荔也有密切的交往。
在梅挚的作品中,对当进和后世最具影响的当推《五瘴说》。瘴即瘴气,我国南方
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人一染上,往往死掉,在梅挚看来,瘴气固然可怕,但官府的租赋、刑狱、伙食、货财、帷簿五种瘴气更为可怕,官员染其一种,便会引起"民怨神怒",遭到历史惩罚。但有人还不警觉,实在荒唐。此文言简意,击中时弊,60年后,因直言上疏贬官
昭州的
邹浩作诗曰:"五瘴作时虽不染,一篇留诫指其然。"
南宋初年,文学家
吴曾在他的一篇《能改斋录》中也详载了《五瘴说》及其原委。南宋
绍熙元年(1190),《五瘴说》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略安抚使朱唏颜跋文、石俛书写,刻在山水秀丽的桂林龙隐崖。1963年郭沫若游桂林,登榕树楼,特为梅挚《五瘴说》吟诗一首。其中有两句说:"
榕树楼头回壁深,梅公瘴说警人心"。
南宋
建炎年间,新繁知县沈居中在东湖之南建三贤堂、绘三贤像纪念乡人梅挚和有功绩于新繁的唐、宋县官
李德裕和
王益。
清代乾隆、
爱新觉罗·颙琰和
同治年间,三贤堂又进行了重修和培修。今三贤堂虽不存,但刻有梅挚《五瘴说》的石碑仍屹立于新繁东湖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