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烧伤医学》是一本由杨宗城撰写,于2008年9月1日由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该书反映了中国在烧伤医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本书是一本反映我国烧伤主要成就的学术专著,用我们自己的资料,展示我国烧伤学科的学术水平,总结了我国独创的、先进的、有效的治疗方案,介绍了我国在众多烧伤领域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烧伤研究的主要成就,较好地总结了过去。本书共分为八篇,每篇又有若干专题,第一篇简要介绍我国烧伤学科的发展,其他几篇分别介绍了我国有关烧伤休克、
烧伤感染和免疫、烧伤创面处理、创面愈合、烧伤内脏并发症、特殊原因烧伤、烧伤代谢营养的研究成就。本书的各专题的主要撰写人都是我国烧伤专业的开拓者和中年骨干,他们从事烧伤专业20~50年,经历过我国烧伤学科发展的艰辛,也感受过这一学科的辉煌,尽量收集国内有关资料,精心总结,希望能较准确、较全面地反映我国烧伤的主要成就,撰写一本理论性和实用性均强的学术专著。
杨宗城,著名烧伤外科专家,1954年毕业于第六
军医大学。现任
陆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
重庆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一级教授,
主任医师,外科教研室主任,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博士生导师。曾被解放军四总部授予“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授予“优秀人才建设伯乐奖”、科学技术“一代名师”。曾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1992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烧伤医学四十多年,是我国烧伤医学开拓者之一。在烧伤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造诣较深,为我国烧伤发展做过重要贡献,参与抢救患者近万例。曾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973项目和军队指令性课题等数十项科研课题。在烧伤脏器损害、吸入性损伤、烧伤休克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发表论文500多篇。主编(副主编)《烧伤治疗学》、《黎烧伤学》等专著15本,参编专著35本。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3项、
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
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已培养研究生71名,其中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37名,硕士研究生32名。
历任中华烧伤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全军烧伤整形外科学会主任委员、顾问,
重庆市烧伤整形学会主任委员,《
中华烧伤杂志》常务编委等职。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是指在烧伤休克已发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的液体复苏治疗。烧伤后,休克发生的时间与烧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临床上判断复苏是否属于延迟性,不仅应根据烧伤后开始液体复苏治疗被延后的时间,而且应考虑烧伤的严重程度。我国的交通网络和信息通讯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许多地区,交通和通讯仍然很落后,加上一些
基层医院条件较差,烧伤救治知识普及不够等原因,一些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复苏治疗,人院时已发生严重休克,此时才开始给予液体复苏治疗,往往得不到理想的复苏疗效,患者在后续病程中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死亡率也高。解放军三O四医院杨红明等对184例大面积烧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开始复苏治疗时间的延迟,休克发生率及复苏失败(死于休克)率增加,纠正休克所需的时间亦延长;速发型(伤后1~8天发病)和迟发型(伤后8天以上发病)的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发病率增高;两个以上
多器官功能衰竭所占百分比增加,病死率也随之增加;全身感染率及病死率增加;混合性感染(两种以上细菌或合并真菌感染)所占百分比增加。
由于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成为烧伤临床救治的难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夏照帆等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延迟复苏在原有缺血性损伤的基础上,增加了再灌注损伤,于l991年提出“对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应当采取快速扩容和
细胞保护并重”的新的救治理念,并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有力促进了国内外对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引起再灌注损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是指机体的组织或器官在持续一段时间血流阻断后再恢复血液灌注而启动的继发性损伤。由于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时各脏器并非处于典型的断流与再灌注状态,以往并未认识到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存在再灌注损伤的问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的研究显示,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在疗效上与早期复苏相比,不但存在量上的区别,而且存在质上的区别。大面积烧伤后,如果在严重休克发生之前即能开始液体复苏治疗,各重要脏器的代谢和功能均能得到较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