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73反坦克导弹
中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系统
红箭-73反坦克导弹(英文:HJ-73 anti-tank missile,代号:HJ-73),是中国军队装备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是仿制苏联“AT-3”型(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产品。
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工作。1978年通过设计定型并投入生产,1979年批量装备部队。红箭-73反坦克导弹是目视跟踪、三点导引、手动控制、导线传输指令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全弹分为战斗部舱和运载体舱两部分,平时分离装箱,使用时将两个舱体通过快速卡钩连接在一起,红箭-73导弹最大射程3000米,最小500米,可在65度角情况下击穿150毫米的装甲。用于攻击500~3000米距离内的坦克及其它固定与活动装甲目标。该弹采用架式发射,全武器系统也可装在坦克或装甲运输车上发射使用。“红箭”-73系列反坦克导弹有:A型、B型、C型和D型等系列。
红箭-73反坦克导弹性能比较先进、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得以大量装备中国陆军部队。并参加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两山轮战和1980年代的边境地区保卫战,取得了较好的战果。中国于2014年出口到南苏丹地区100套红箭-73D反坦克导弹,包括1200枚导弹,100具红箭-73D发射控制装置。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在1960年代末珍宝岛冲突发生之时,中国军队发现所装备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已不能有效击穿苏联T-62坦克的主装甲。面对这一严峻威胁,中国提出了对新型反坦克武器的需求,而苏联"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由于在中东战争中的优秀表现,加之获取的可能性较高,所以进入了中国军方的视野,意欲对其进行仿制。
发展历程
研制历程
中国组织了代号“823”的武器开发大会战,目标是仿制苏联9M14”婴儿“反坦克导弹。1972年,中国从朝鲜获得首批"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样弹,1973年又从罗马尼亚获得第二批样弹,随即开始研究仿制。经过5年研制历程,该武器系统于1978年设计定型并投入生产,命名为红箭-73反坦克导弹。
设计演进
在“红箭”-73反坦克导弹研制完成后,为了提高破甲能力,在头部安装了前伸杆,即“红箭”-73B和“红箭” -73C,形成了“红箭”-73系列反坦克导弹。
红箭-73的技术改进主要有三个方面:
改进后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不仅威力、命中精度和命中率提高了、其速度也略有提高。弹重比原来增加了0.3公斤左右,全系统的重量有所减少,携带更加方便,同时还可以在装甲运输车上发射使用。1983年,中国使用国产WZ-550装甲车装备该型导弹,实现了红箭一73导弹自行化。
装备历程
红箭-73反坦克导弹自1979年起批量装备中国军队。
根据2014年联合国军控机构文件显示,中国出口到南苏丹地区100套红箭-73D反坦克导弹,包括1200枚导弹,100具红箭-73D发射控制装置,200块电池,9个训练模拟器,以及零备件。
总体设计
布局
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气动布局为无尾式,弹翼既是产生升力的主翼面又是起安定面作用的尾翼,四片翼面成“十字形”。为了使导弹在续航飞行段保持6~8转/秒的滚转速度,弹翼具有3°10′的差偏安装角,为了装箱方便,弹翼可沿翼展折叠。弹身头部为尖头形,中段为圆柱体,尾段为收缩比为0.56的收缩形弹尾。
全弹总装后分为两个舱段,即战斗部舱和运载体舱。运载体舱包括发动机制导组件、弹翼及弹翼筒。平时为了包装运输方便,将战斗部舱与运载体舱分离装箱,使用时将两个舱体通过快速卡钩连接在一起,起飞发动机与续航发动机串联安排,制导组件安装在续航发动机周侧。拉索式陀螺仪安装在弹体尾部,以便利用导弹起飞时拉索拉力启动。燃气舱机及其执行部件均安装在续航发动机的尾喷管附近,后弹身外表面有4个定向滑块,用以将导弹挂在发射架上,并在发射时起导向作用。在弹体外表面靠近左上方的弹翼根处安装了一个曳光管,其中装有曳光剂,在起飞发动机点火的同时被点燃,导弹飞行过程中,射手借助它发出的亮光来进行观察和跟踪瞄准。
发动机
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发动机由燃烧室、火药柱、喷管、点火具及支承件等组成。起飞发动机和续航发动机均采用双基药,起飞发动机工作0.5秒左右,装药全部烧完后使导弹达到110~120米/秒的飞行速度。起飞发动机的4个斜喷管安装在发动机前端,其轴线与对称平面间有一定的差偏角,用以给导弹提供初始旋转速度。续航发动机的装药为端面燃烧的药柱,但在起燃端面有环形沟槽,它可扩大初始燃烧面积并调整推力速度特性,使续航发动机工作结束时,导弹能保持以最大速度接近目标。
制导与控制
红箭-73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制导回路由射手、地面控制设备、弹上制导组件和导弹及其运动学环节组成。制导设备包括地面控制设备和弹上制导组件两大部分。制导系统利用了导弹飞行过程中绕其自身纵轴低速滚转的特性,采用单通道控制系统,并且利用推力矢量控制器作为执行元件,导弹与目标之问相对运动误差信息的探测及控制指令的形成均由地面控制设备完成。因此,弹上制导装置比较简单。
导弹发射后,射手通过目视瞄准目标,跟踪导弹并目测导弹相对于瞄准线的偏差。按照三点法导引的规律,射手扳动控制盒上的手柄,给出操纵指令,地面控制盒在接受该指令的同时,参照弹上基准陀螺仪回输的基准信号进行综合变换,形成控制信号,经传输导线送给弹上制导组件。弹上制导组件接收到控制指令后,经处理分配给舵机,控制推力矢量控制器,通过摆帽产生控制力。该控制力以脉冲调宽形式输出平均控制力,控制导弹沿瞄准线飞向目标,直至命中。
战斗部与引信
红箭-73反坦克导弹采用聚能破甲战斗部,该战斗部为普通的空心装药单锥型战斗部,锥角为60°左右。为了提高聚能破甲效应,在战斗部主炸药后端设置了隔板。战斗部的前端为锥形风帽(起整流罩作用),顶部装有防止跳弹的防滑帽。壳体除装炸药外,还设置了压电晶体,作引信的通路。引信为全保险型,离发射架后70~200米为解除保险的距离。
发射制导装置
红箭-73反坦克导弹地面发射制导装置包括:发射装置和地面制导设备两大部分。发射装置由发射架、电缆、背箱组成。发射架用于安装支撑待发射的导弹;并赋予导弹初始射角和射向。电缆用于连接导弹上的点火线路并与控制盒相连。背箱平时用于包装贮存分装的导弹,发射导弹时作为发射架的底座。地面制导设备由控制盒、瞄准镜、蓄电池组成,其功用是将射手通过手柄给出的操纵指令转换为控制指令信号,并通过导线传输到弹上。瞄准镜用于射手观测导弹相对于瞄准线的偏差,并导引导弹跟踪目标。
性能参数
衍生型号
红箭-73A型
红箭-73A型为车载型,该型导弹采用红外跟踪的半自动的战术航空武器系统
红箭-73B型
"红箭-73B"是在"红箭-73"基本型的基础上发展的,用发射架发射的半自动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采用光学跟踪和有线指令传输制导方式,用以攻击0.4~3千米范围的坦克、装甲车辆和常规野战工事。它是一便携式的反坦克武器系统,可由地面和车载发射。该导弹在68°角攻击时动态破甲深度为180毫米,在1~3千米范围内,手控命中概率大于70%,半自动控制命中概率大于90%。"红箭-73B"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控制箱、发射架、测量仪和训练模拟器组成。由6名士兵携带和使用,其中一人手提测角仪(质量25千克),一人手提控制箱和电池(质量10千克),其它4人每人背一枚导弹和一个发射架等物(质量20千克)。
红箭-73C型
"红箭-73C"是在"红箭-73"基本型基础上发展的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半自动和手工操作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用以攻击0.4~3千米范围内的坦克、装甲目标和其它坚固防御工事。该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载弹箱(内装10枚导弹)发射器、控制箱(带电池)和红外测角器组成。该导弹在400~600米范围内命中精度为0.9米,在0.4~3千米范围内命中精度0.5米。该系统可以在目标可见、有自然光和红外干扰的条件下发射使用。控制装置工作范围为:垂直方向,±30°;垂直方向,-5'~10°;水平攻击范围为±45°。瞄准线最大角速度为16mrad/s,最小角速度2mrad/s。
红箭-73D型
红箭-73D型是出口型号,导弹采用带有前锥体的串联战斗部,可击穿敌坦克的反应装甲,动破甲威力达到280毫米/68度,静破甲垂直命中时威力达800毫米以上。红箭-73D型的最主要改进是制导方式,从人工手动控制转变为半自动控制,同时使用了电视CCD制导,可以对抗任何红外干扰仪。
服役历程
对越自卫反击战和老山轮战
红箭-73装备后,在对越反击战和两山轮战中,中国军队第一次斩首行动使用的武器就是红箭-73。1985年7月2日,在八里河东山方向,中国军队35号高地前沿防御阵地上,面对越方1031号高地,中国陆军导弹分队决定分为两组发射,每组分别发射2枚导弹,打掉越军距中国军队约2100米远的两处营、连指挥所。数天后,从越军电台获得了越军战损情况,越军1031高地营、连以下官兵17人被炸死,其中大部分为营、连干部。此战之后,同年12月24日在东山同一地域31号阵地,再次对越军前沿地带营指挥所实施“定点斩首行动”,一举将其摧毁。
实弹射击
2022年12月17日,塞北某训练场,第81集团军某合成旅组织火力分队红箭-73反坦克导弹实弹射击考核。射击中,操作手要采取卧姿协同操作地面控制设备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对1000米外的目标完成射击。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发展历程
研制历程
设计演进
装备历程
总体设计
布局
发动机
制导与控制
战斗部与引信
发射制导装置
性能参数
衍生型号
红箭-73A型
红箭-73B型
红箭-73C型
红箭-73D型
服役历程
对越自卫反击战和老山轮战
实弹射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