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腔
戏曲声腔之一
青阳腔是中原地区古老戏曲声腔之一,因产生于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青阳腔的剧目,上起元明南戏,下迄当代文人传奇,历史上曾出现过《词林一枝》《摘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调》等一批青阳腔剧目刊本,现有《青阳腔剧目汇编》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九十四个。
明嘉靖年间,青阳腔在青阳本地“俳优四出”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声腔的特点,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向板腔体过渡,形成青阳腔。其后青阳腔随徽商经水陆两路进入江西湖口、都昌县等地,并在此生根开花。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拙扑、高昂、刚健、原始。演唱时一般只用大鼓、大饶、大锣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独唱与帮腔结合,一唱众和,同时在演唱中运用“滚调”的方法,在唱腔中加入“滚白”和“滚唱”,形成长于叙事的特点。其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瑞安鼓词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戏曲声腔的可塑性和表现力。青阳腔的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角色。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
在中国戏曲史上,青阳腔被视为戏曲发展的里程碑。它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川剧、湘剧、徽剧、赣剧、清戏、黄梅戏等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尤其为“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因此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以来,当地相继成立了青阳县青阳腔博物馆、青阳腔传习馆以及建立了青阳县新声青阳腔艺术团。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青阳县文化馆获得“青阳腔”保护单位资格。
剧种起源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主要存在于安徽省青阳县及江西省湖口县等少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俗音乐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这一新起的声腔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展了“滚调”,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将中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青阳腔包罗甚广,就其某些组成部分而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以前,甚至更远一些。宋代,东南沿海出现南戏,入明以后进入安徽南部。其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曲都先后在池州市一带流行过。然南戏四大声腔中,海盐腔、昆山腔趋于精致高雅,得到士大夫的赏识,余姚腔、弋阳腔较为通俗粗犷,为劳动群众所喜爱。青阳腔吸收其精髓,采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为之和“错用乡语,融合土调”的做法,将多种民间艺术(如九华民歌、包括道士做道场、和尚放“焰口”的音乐舞蹈等)熔为一炉,演出剧目以改编南戏老本和文人传奇为主,“改调歌之”,唱时声调高昂,一唱众和,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尤为平民百姓所喜。不仅在皖南广为传唱,“俳优四出”,还随着商路、兵路等等而传遍天下,为众多当地剧种结合 青阳腔、借鉴,产生积极影响。
佛俗说唱是青阳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青阳区位优越,山水灵秀,不仅兵家之争,也是道家、佛教建立道场、传经弘法的好处所。宗教的兴盛,是青阳县腔在青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宗教祭祀、九华山佛教活动,目连戏的上演,助兴了青阳腔的发展与传播。据专家考证:南陵、青阳目连戏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阳腔。“以古老的青阳腔为主要唱腔的目连戏,反映了皖南农村民间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口传文学。”由于目连戏中充斥着鬼神形象和宗教内容,因此它的演出场合也渐由单纯的祭祀鬼神扩展到民间祈福灾,驱疫避邪等各个方面。戏剧是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青阳腔所产生的爱新觉罗·颙琰、万历年间,恰是九华山佛事最为繁盛、兴旺之时,宗教文化、佛教文化直接支配作用于戏曲艺术。青阳腔正是由南戏声腔在池州市一带融会佛俗说唱、歌曲等多种民间艺术,经过冶炼而成。
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有《青阳时调》、《时调青阳》、《时调青昆》、《昆池新调》、《滚调乐府》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青阳腔由皖南发展到省城安庆市,赣、鄂、川、湘等地。明代万历年间,青阳腔红遍全国,影响了目连戏、徽剧、黄梅戏川剧、赣剧、京剧等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并与中原地区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产生和发展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明末清初,青阳腔影响了全国各地许多高腔的唱法。岳西高腔、江西湖口高腔,均为青阳腔的遗脉。目连戏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阳腔,同时,目连戏的上演也助兴了青阳腔的发展和传播。
青阳腔滋养了黄梅戏,又哺育了徽剧。黄梅戏是青阳腔融合黄梅县采茶调、徽调发展而形成的戏曲艺术。明代嘉靖年间,池州市徽州青阳腔兴起,它吸收了徽调、目连戏、昆曲等曲调的精华,便形成徽剧。又因青阳腔曲调清秀高雅,池州、徽州盛兴,故又有"徽池雅调"之称,从而青阳腔"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因此,青阳腔是徽剧的前身,徽剧又是京剧的前身,滋养了第三代地方粤剧黄梅戏,包括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故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青阳腔又被誉称戏曲的活化石,它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原因,青阳腔日渐式微,基本上已从舞台上消失,濒于灭绝,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
经典剧目
青阳腔的传统剧目,保留下来的共有近 90 多种(其中大戏 65 种,小戏 29 种),绝大部分是属于宋元南戏,明代传奇和弋阳腔连台本大戏。其中见于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的有 41 种;见于明代《词林一枝》、《八能奏锦》、《时调青昆》、《玉谷新(调)簧》、《摘锦奇音》、《微池雅调》、《歌林拾翠》等诸刊本的有 60余种,这些剧目大部分有青阳腔艺人保留下来的完整的手抄本和唱腔。
1、出自南戏、北杂剧及明人传奇作品的有:《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西厢记》、《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元记》、《十义记》、《织锦记》(俗名《仙姬记》)、《香球记》、《瓦盆记》、《全德记》(又名《双麒麟》)《鹦鹉记》、《黄金印》、《忠义殿》(又名《灵宝刀》)、《双杯记》、《绿袍记》、《吐绒记》、《金锁记》(即《六月雪》)、《彩楼记》、《寻亲记》、《蝴蝶梦》、《红梅记》、《投笔记》、《百花记》、《投唐记》(《三跳涧》)、《八义记》、《金台记》、《卖水记》、《 题红记》、《偷桃记》、《桑园记》、《青袍记》、《孝义记》、《升仙记》、《负薪记》、《玉簪记》、《四友记》、《跃鲤记》、《香山记》、《锦上花》、《长生记》、《胭脂记》、《六恶记》、《金丸记》、《阳春记》、《嫖院记》、《滴仙记》、《西游记》、《剔目记》等等。
2、出自弋阳腔连台本粤剧的有:《目连传》(七本); 《三国传》(七本),即:《结桃园》、《连环记》、《青梅会》、《古城会》、《三请贤》、《收四郎》、《失荆州》(已佚);《岳飞传》(三本),即:《夺秋魁》、《金牌诏》、《阴阳界》;《征东传》(一本),即: 《定天山》;《征西传》(一本),即:《金貂记》;《封神演义》(一本),即:《龙凤剑》等。其中有的作全本演出,有的保留精彩的折子戏。尤其可贵的是有些剧目为罕见的珍本,如:《四友记》、《双杯记》、《香球记》、《吐绒记》、《投唐记》和《绿袍记》等等。
戏曲音乐
唱腔
唱腔是一个戏曲剧种质的生命,青阳腔之所以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剧种,关键是它创造了腔滚结合这一新的歌 唱形式,即滚调。也就是青阳小调在吸收弋、余、太声腔后,产生了一种滚调新唱法。这在戏曲表演史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滚原作衮,为古代帝王将相的礼服。衮又引申为舞曲,起源于唐朝群舞。衮即为水流不断之貌。属戏曲,当起于青阳腔。在《辞海》和《新唐书·封伦传》中均有记载。而滚调则以流水板的急促节奏和接近口语般的朗诵歌腔来表演。这种滚调打破了过去戏曲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和长短句格式。将戏曲文学从“曲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的表演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唱腔变化多样、戏曲语言通俗易懂,提高戏曲的通俗性和表现力。在句法上,从南戏的五声系统,变化为增加三、五、七偶句,促成了板式唱腔的形成,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次革新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在演唱实践中也有特色,青阳腔的演唱,只用锣鼓伴奏、不用管弦。并有一唱众和、独唱和帮唱结合的情景,现场气氛活跃。特别是滚调在演唱中做到滚白和滚唱相间,长于叙事、词情多于声情。在现场表演中,见风挂牌、改调歌之。增添了戏曲的感染力和观众的欣赏力。台上台下时时共鸣。这种唱腔多为平民吟唱、通俗易懂、易唱易学,便于民间流传,对普及戏曲大众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青阳腔不仅震撼到当时的剧坛,而且在中国的戏曲史也占有重要地位。
曲牌
青阳腔的音乐非常丰富,由唱腔音乐与锣鼓音乐两大部分组成。唱腔音乐有三类:高调曲牌音乐、横直曲牌音乐、杂腔小调音乐,前两类是构成青阳腔唱腔音乐的主体部分。高调曲牌是青阳腔唱腔的主要部分,计有349首,其演唱形式与弋阳腔相同,即人声干唱,锣鼓帮腔。横直曲牌为低调曲牌,用笛子伴奏的称“横调”,以唢呐托腔的叫“直调”,共有83首。杂腔小调用于小戏和插科打诨中。锣鼓牌子用于开场、过场和武场之中。
一、唱腔音乐
1、高调曲牌
高调曲牌是以台上剧中角色演唱加上后台人声高八度的帮腔及锣鼓相协为特点的,参照弋阳腔唱腔曲牌的分类方法,高调曲牌分为八类:【驻云飞】类、【红衲袄】类、【江头金桂】类、【绵搭絮】类、【九调】类、【孝顺歌】类、【香柳娘】类、其他类。
高调曲牌具体包括:
【驻云飞】类曲牌:【驻云飞】、【苦飞子】、【驻马听】、【宜春市令】、【黄莺儿】、【风入松】、【出队子】、【降黄龙】、【好事近】、【绵缠道】、【好姐姐】等,主要用于生、旦行,少数亦用于净行;为五声调式(只有极少数为五声羽调式),多用短韵、中韵帮腔。
【红衲袄】类曲牌: 【红衲袄】、【香罗带】、【桂枝香】、【山坡羊】、【解三】、【木芙蓉】等,主要用于生、旦、老旦行;亦为五声角调式。除常用短韵帮腔、中韵帮腔外,还有不少长韵帮腔与重韵帮腔。
【江头金枝】类曲牌:【江头金桂】、【小桃红】、【下山虎】、【醉为迟】、【破曲】、【入破】等,生、旦、净各行均可用;为六声羽调式。常用短韵帮腔和中韵帮腔。另外,此类曲牌中还有一些有特点的,较长的甩腔句。
【绵搭絮]类曲牌:【绵搭絮】、【莺集御林春】、【双鹦鹉歌】、【斗鹌鹑】、【蜜蜂洞】等,多用于旦行;为六声羽调式。常用短韵帮腔和中韵帮腔,亦有一些带甩腔句的短韵帮腔和中韵帮腔。
【九调】类曲牌: 【步步娇】、【折桂令】、【江儿水】、【雁儿落】、【侥侥令】、【收江南】、【园林好】、【沽美酒】、【清江引】、【北驻马听】、【得胜令】、【小山坡羊】、【三仙桥】等,主要用于生、旦行;为五声角调式。常用短韵帮腔和中韵帮腔。
【孝顺歌】类曲牌: 【孝顺歌】、【汉腔】、【混江龙】、【鹊踏枝】、【点唇】、【醉太平】、【寄生昆虫】等,多用于净、丑、老旦以及杂等行当;为五声羽调式。一般用短韵帮腔. 【香柳娘】曲牌有: 【香柳娘】、【皂罗袍】、【红芍药】、【下水柳】、【忆多娇】等,多用于生、旦、丑行当;为五声角调式,只用短韵帮腔。
其他类的曲牌: 【不是路】、【引子】、【尾声】、【入赚】、【赚子】、【字字双】、【跳板】等,各行当都可用,多为五声羽调式,有的为五声角调式或六声羽调式,其中【不是路】、【引子】不用帮腔,【尾声】、【入赚】、【赚子】用短韵帮腔,【字字双】与【跳板】为干念牌子。
2、横直曲牌
横直曲牌是在台上角色演唱时加上笛子、唢呐伴奏,不用后台人声帮腔,除以板和鼓掌节外,亦不用锣、等相协;加笛子为伴奏的“横调”;加唢呐为伴奏的称“直调”,两者合称“横直曲牌”,或“横直牌调”,有的艺人称其为“矮牌子”,亦有人称“低牌子”。
横直曲牌分为横调与直调两类。横调又称“九调”,由【新水令】等 9 支曲牌(即一套)构成,一般按照固定顺序联缀使用;直调又称“公曲”,多用于场上众人齐唱或作为过场音乐吹奏,这些曲牌用于每个戏中曲调和瑞安鼓词都相同,只有在少数戏中改换唱词,但曲调仍不变,因而被称为“公曲”。
横直曲牌具体包括:
【新水令】、【步步娇】、【折桂令】、【江儿水】、【雁儿落】、【侥侥令】、【收江南】、【园林好】、【点绛唇】、【解三酲】、【二郎神】、【上小楼】、【下小楼】、【快金榜】以及【玉芙蓉】、【泣颜回】、【二番】、【山花子】、【朝之歌】、【剔银灯】、【锦堂月】、【画眉序】、【香柳娘】等,各行当均可用;绝大多数为五声羽调式、商调式或五声宫调式、微调式,极少数为六声宫调式。均不用帮腔。
3、杂腔小调
青阳腔音乐中的杂腔小调有“吹腔”(又名“秦梆子”或“秦腔”)。“乱弹腔”以及一些民歌小调,是从其他乱弹腔剧中和当地民俗音乐中吸收进来的,大多用于如《时迁偷鸡》、《三怕老婆》、《贵妃醉酒》等小戏或粤剧中插科打浑之处。
二、锣鼓音乐
青阳腔锣鼓曲牌可分为:发生段锣鼓、帮腔锣鼓、闹台锣鼓三大类,是青阳腔音乐中重要组成部分。用到乐器有板鼓、常鼓、大锣等九种,演绎目连戏“大鼓闹台”、“三通鼓闹台”时还需加上一个大鼓,号称神鼓。
乐器
乐器有锣鼓、笛子、唢呐、板、鼓掌节、钹、钩锣云锣、板鼓等。
表演艺术
角色行当
青阳腔一般36人,演员正角10人,贴补角2人(闺门旦/二肩旦、茶旦/三肩旦)、龙套8人、乐队6人(1人专门检场)、衣箱4人、其他6人:2人做饭、1人“打手”或“打布”(演目连戏专门扮演男吊的武功人员)。
青阳腔的行当体制为十角制,与明·王骥德《曲律·论部色》中所提到的角色大体上一致。其十个角色行当是:一末(老生)、二净(大花脸)、三生(须生)、四旦(青衣)、五丑(小花脸)、六外(副末)、七小(小生)、八贴(花旦)、九夫(老旦)、十杂(二花脸)。由于青阳腔所演出的大多是连台本和传奇大本戏,角色繁多,根据剧本需呀,艺人们在十角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肩(二小旦)、三肩(茶盘旦)和四背褡(四将士)、四排须(四龙套)等。
在角色分配上也有其灵活性,如连台本戏《三国传》中曹操一角,本是净行担任,但在都昌湖高腔中却视剧情和场上人物而定,在不同的场次中分别由丑、外、净三角来承担。如第二本《连环记》曹操为由五丑扮,第四本《古城会》和第五本《三请贤》二净扮关羽,六外扮曹操。
表演程式
青阳腔声韵婉转,旋律起伏跌宕,一唱众和,锣鼓帮腔,青演粗犷、泼辣、质朴,尤以净角、旦角别具一格。
青阳腔《三请贤·观榜》是张飞的独角戏,那悬丝傀儡似的身段、顿挫分明的台步、唇肌颤动的口、孩童般的憨笑,怒了就大喊大叫,乐了就放声大笑,粗犷豪放的大动作,感情真挚,土味十足,很有特色。
丑行,在青阳腔中是一个具有多功能性、举足轻重的行当。它保留了宋杂剧插科打诨、滑稽调笑的遗风,同时又改变了行当结构,增添舞台趣味与活力,使丑角可主演正剧,能刻画多重复杂心理活动的人物;早期青阳腔演《目连戏》中穿插了杂技表演艺术,到后来,青阳腔又不断吸收其它戏曲剧种的表演艺术,开始向戏曲化、艺术化、程式化、规范化的舞台艺术发展。
除了净角的古朴奇特、丑角的别具一格、武戏精湛技艺,而且在旦角、生角的表演艺术上也创造了像《金锁记·斩娥》中“链步”、“甩发”、“跪步”、“跪步甩发”、“三托跳”,和《思凡》、《追舟》、《秋江别》、《百花赠剑》、《贵妃醉酒》中的水袖、扇子、云帚、子等各种新的表演程式和技艺,这些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形成了青阳腔自己独特风格的表演体系。
特色技艺
由弋阳腔“辗转改益”而来青阳腔除了声腔体例之外,舞台演剧上也深受其影响,注重在表演中融入武打杂技。在青阳腔早期搬演的《目连传》中,艺人们穿插了许多具有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如“度索”、“翻桌”、“翻梯”、“斗”、“蹬坛”、“蹬臼”、“跳索”、“窜火”、“窜剑”等技艺。此后在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戏曲剧种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如“女起霸”、“六合刀”、“六合枪”、“走太极图”、“锁连环”、“五梅花”、“架篱”、“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一套套规范化的戏曲表演程式。
班社艺人
流传在湖口县都昌县等地的青阳腔发展相当快,农村学唱曲六乙风气特盛,手抄剧本几乎家家都有,职业班社更 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围鼓坐唱则村村皆是,青阳腔锣鼓迅速在鄱阳湖区域发展了起来。这些班社不仅在本地演出,而且还巡回演出于黄梅县祁门县太湖县安庆市青阳县等地,如爱新觉罗·旻宁四年(1824年)湖口的“秀兰班”,同治三年(1864年)的湖口“老秀兰班”,光绪三十年(1904年)湖口的“中秀兰班”、“福秀兰班”,民国七年(1918年)都昌的“菜子班”,民国十三年(1924年)彭泽的“高腔开堂坐唱班”等等,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青阳腔戏班。代表艺人潘康泉、曹梅卿、曹耀春、吴江龙、吴厚德、骆顾仁、黄玉盛、吴敦友、殷武焕等。
演剧特点
沿用旧制
青阳腔的音乐体例和演唱方式基本上沿用弋阳腔的旧制。在唱腔音乐上,青阳腔仍采用各种曲牌连缀而成的套曲形式;在演唱形式上青阳腔也保持了弋阳腔一唱众和,不用管弦乐器伴奏、只用锣鼓相协的特色。
新创滚调
青阳腔在弋阳腔“滚唱”基础上创造的“滚调”。“滚调”指在曲牌的长短句中插入三、五、七言的对偶句或大段类似说唱体的七字句瑞安鼓词的加滚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曲牌体的音乐结构形式,增添了刻画戏剧人物和表现戏剧情绪的艺术手段,加强了演唱艺术的表现力。“滚调”作为一种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段,在艺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原作剧词可以做反复的解释和渲染,还可以对原作唱词加以补充和进行阐发,并且可以用来抒发剧中人物的未尽之情。
青阳腔中的“滚调”,既有在曲牌内插入“滚唱”或“滚白”的“加滚”(亦称“夹滚”),又有在曲牌之外加唱大段瑞安鼓词的“畅滚”,艺术表现力极为丰富。青阳腔“滚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曲牌联套体的大一统局面,为板式(腔)体音乐的形成起到了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
崇尚武技
青阳腔在舞台演剧上注重在表演中融入武打杂技。在青阳腔早期搬演的剧目中,艺人们穿插了一些具有高难度的杂技表演,此后在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戏曲剧种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更多如“五梅花”、“架篱笆”、“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表演程式。
青阳腔拙扑、高昂、刚健、原始,它不用管弦伴奏,一般是用锣鼓伴唱,一唱众和,杂白混唱,腔滚结合(滚调),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尤为平民百姓所喜爱。
剧种保护
专家论证
据考,最早对青阳腔给予关注的是旅日中原地区戏曲家傅芸子先生(1902—1948),他从日本内阁文库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明代青阳腔《词林一枝》、《玉容新簧》等青阳时调和徽池雅调刻本等。并于1942年在《东方学报》上发表了《释滚调》一文,阐述了青阳腔的起源和艺术特征,用史实说话,论证了青阳腔的客观存在,也由此拉开了国内青阳腔的序幕。
20世纪40至50年代,曲艺史家、理论家叶德均先生(1911—1956年),在对青阳腔艺术源流和特质做了丰富有效的研究基础上,出版了《戏曲小说丛考》一文,也为后人研究青阳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时任江西赣剧院副院长的流沙先生,旅日戏曲家王古鲁先生,又对青阳腔和滚调做了进一步详细的论证。他们的研究成果,被保存在《宜黄诸腔源流探——清代戏曲研究》和《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两部论著中,对青阳腔的存在和历史渊源作了有力的证明。
20世纪70—80年代,南戏专家钱南阳先生,作《戏文概论》。安徽省黄梅戏专家陆洪非、班友书、王兆乾先生,对黄梅戏和与之有血缘关系的青阳腔,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多体现在班友书的《青阳腔研究论文集》中。
保护措施
青阳县保护活动
20世纪80年代中叶,青阳县成立了民间文化艺术整理工作机构,负责对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重点收集青阳腔和青阳民歌的资料。
1985年11月,青阳县成立《青阳戏曲志》编机构,开始对以青阳腔为重点的青阳戏曲史料收集整理。1991年4月由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联合编辑出版《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集),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94个。1992年5月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青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24篇,并以《古腔新论》结集出版。1998年10月,青阳县积极组织创作上演了新编青阳腔小戏《圆月桥》参加了安徽省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池州市分会场演出,获奖多项。
2003年以来,先后建立了青阳腔艺术陈列馆和青阳县青阳腔剧团,扶持青阳腔长村农民剧团。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以来相继成立了青阳县青阳腔博物馆、青阳腔传习馆以及建立了青阳县新声青阳腔艺术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黄梅戏剧团、文化馆专业人员深入到青阳、湖口县等地,挖掘整理排演青阳腔传统剧目,《拜月》《圆月桥》、《送饭斩娥》等十几个小戏在全市各地演出5000余场次,李大成、汪菱花陈琪、杨满生等一批青年演员积极参与普及青阳腔。
湖口县保护活动
早在1956年,中国著名的戏剧史专家黄芝冈和武建伦先生就意外地在湖口发现了明代青阳腔遗响湖口高腔,但他们当时并未对湖口青阳腔进行深入研究。
1982年年底,时任湖口县文化馆馆长的刘春江均桥镇检查工作时,意外发现了当地百姓表演的就是青阳腔,在此后的20多年中,刘春江陆续搜集到了青阳腔手抄剧目131个、曲牌448首、单折戏与杂出戏64个、音乐资料50余本、音像资料110多个小时、青阳腔业余剧照及各类资料1000余幅、青阳腔脸谱46个。同时,还搜集到青阳腔古谱、班社、古戏台、舞台楹联及艺人题壁等众多珍贵的一手资料。这不仅远远超过了青阳县的青阳腔资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保存最完整的青阳腔资料。
1988年,湖口相继成立青阳腔剧团48家,演出剧目有《三国戏》、《水浒戏》、《岳飞戏》、《目连戏》等数十个整本戏。同时,还改编青阳腔传统戏曲剧目《百花赠剑》、《圆月桥》和新编现代青阳腔小戏曲《一篮寿桃》、《都是麻将惹的祸》、《鄱湖恋歌》等。1999年,湖口县被省文化厅授予“戏曲之乡”,2000年和2008年,国家文化部又两度授予湖口“中国民间艺术(戏曲)之乡”。2005年,首部青阳腔艺术电视专题片《鄱阳湖绝唱》在中国第二届电视戏曲“兰花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06年6月,湖口县青阳腔(高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在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九江学院与湖口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保护传承青阳腔戏曲文化合作协议,并成立“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在湖口付垅乡设立“青阳腔实践教学基地”。2007年,由刘春江、陈建军合著的《湖口青阳腔》一书面世。
参考资料
中国戏剧-青阳腔.中华五千年.2015-03-07
青阳腔产生的民俗背景.《中国戏剧》2007年05期.2015-03-07
九华山与青阳腔.《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2015-03-07
青阳腔.《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2015-02-16
风雨沧桑青阳腔.池州日报.2015-03-07
江西弋阳腔、青阳腔曲牌音乐之比较.《中国音乐》2012年02期.2015-03-07
试论江西青阳腔曲牌音乐特征.《中国音乐》2006年02期.2015-03-07
青阳腔唱腔曲牌的音乐特征研究.《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2015-03-07
青阳腔传习馆开馆.池州网.2015-03-07
目录
概述
剧种起源
经典剧目
戏曲音乐
唱腔
曲牌
乐器
表演艺术
角色行当
表演程式
特色技艺
班社艺人
演剧特点
沿用旧制
新创滚调
崇尚武技
剧种保护
专家论证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