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指标是指由财政部起草,经上级审批后,用作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基础。在中国,预算指标的设计通常始于上一年度的秋季,以确保新一年度预算的有效实施。
设计过程
预算指标的设计工作由财政部负责,其过程包括多方面的考虑和评估。首先,财政部会根据上一年度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结合下一年度的经济发展预期和政策目标,以及长期规划的要求,来拟定预算指标。在此基础上,还会考虑到各种可能影响预算的因素,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同时,财政部也会参考中央各部门和地区提供的预算建议,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各方需求。最终,财政部将根据这些数据和意见,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出下一年度的预算指标草案。这些指标草案将在相关会议上讨论并通过,随后提交国务院批准,成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基础。除了中央层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承担着预算指标的设计职责,但它们的工作仅限于各自辖区内的预算。
当前状况与挑战
多种模式并存
当前,预算指标管理模式呈现出多样性,这虽适应了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但也阻碍了财政业务的标准化进程。国际上的成功案例表明,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并节约资源。随着财政改革的发展趋势,标准化管理已成为必然选择。
信息化程度不足
许多地方仍然依赖手工核算方式进行预算指标管理,这种传统方法效率低下,导致预算执行中的指标控制效果不佳,无法实现真正的预算执行控制。
预算调整随意性高
尽管《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具有法律效力,不应随意变更,但由于预算项目的编制不够精细,实际执行中很难严格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金,因此预算调整的随意性较高,削弱了预算的法律约束力。
财政预留资金过多
现行的指标管理模式导致年初未下达的资金较多,政府部门为了获得更多资金,常常通过申请追加资金的方式来获取资金。同时,财政内部预留的财力过多,使各个业务部门拥有过大的预算分配权力,容易滋生贪腐行为。
企业预算指标的确定
企业在确定预算指标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其中包括预算指标的选择及其权重系数的设定。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基数加成法、目标导向法、标杆管理法、作业预算法或联合确定基数法等多种方法来确定预算指标水平。对于不同的责任中心,如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应分别制定相应的预算指标,以确保整个企业的预算管理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