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抚华(1930.8—2011.7),男,1930年8月24日生,中国共产党员,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原教授,生物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四川省生物学学术带头人。2011年7月30日,杨抚华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81岁。
个人档案
杨抚华(1930.8—2011.7),男,1930年8月24日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原教授,生物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生物学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医学教学会医学生物学组创始人之一。
曾任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四川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2011年7月30日,杨抚华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81岁。
人物生平
1954年8月,毕业于
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从事医学生物学教学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医学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
个人作品
代表性著作
(1)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2)医学生物学,第五版,(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4)医学生物学实验指导1-4版,(主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90,1994,1999;
(5)巴拉巴
疟蚊属实验室
种群驯化的初步报告,
疟疾研究,97-100,1979。
代表性论文
(1)纤连蛋白对人精子
受精卵能力的影响,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5(1):53-55,1994;
(2)纤连蛋白作用下Tca-8113
细胞铺展状况及细胞表面形态的变化,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5(2):183-187,1994;
(3)纤连蛋白对人舌鲮癌Tca-8113学报黏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5(2):183-187,1994;
(4)纤连蛋白抗血清对人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5(4):422-425,1994;
(5)纤连蛋白对人舌鲮癌T56学报分化的影响,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5(4):426-430,1994;
(6)正常中国人精浆及精子破碎后精液中纤连蛋白的看来测定,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生物学专辑),190-192,1995;
(7)The effect of Fibromection on
受精卵 Capecity of Human Spermatozoa.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7 (1): 7-13, 1996;
(8)Induction fo a regular nuclear lattice by overexpression of NuMA. Exp.
细胞 Res. 243-434-452, 1999从世纪之交学报生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谈医学院校的细胞生物学教学、
基础医学文卒,
甘肃民族出版社,51-54,1999;
(9)Requirement of leucine-rich Repeat of GP IB2 for shear Dependent and static binding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to the Platelet Membrane GP IB-IZ-V complex. Blood, 95 (3): 903-910, 2000。
社会评价
桃李满天下
杨抚华的二女儿杨成鸥说:“父亲的学生遍布天下,有远在美国、
加拿大等地的优秀人士,他们都很尊敬我父亲,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他的学生纷纷发来唁电。”杨抚华的学生、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胡火珍说:“杨老师治学严谨,教导学生时
一丝不苟,他的声音洪亮,他讲课,没人敢闹堂。后来成了他的同事,有问题也都爱问他,如果遇到他也拿不准的,他就会立刻翻书查询。”杨抚华1995年退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带过的学生遍布全世界,称得上“桃李满天下”。
事无巨细 退休不休息
“杨老师病重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去看望他,杨老师的心思在学科上,我还说学科有很多课题还等着他主持呢。没想到杨老师那么快就病逝了,对我对学科都是很大的遗憾。”
胡火珍介绍,杨老师1995年退休,但他并没真正的休息,每天照常骑车去办公室,呆到中午才离开,他的办公室直到现在还保留着,“杨老师对学科的一切事情都很热心,平时开会,连横幅、字画的悬挂张贴,他都要一一检查,真的是事无巨细。”
杨成鸥说:“父亲生病时,也没放下编书、审稿工作,常常是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字都认真地检查。”
杨抚华的大女儿说,在杨抚华病重期间,还关心着他主编出版的《医学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稿费是否发给供稿作者。
性情很随和
杨抚华的一丝不苟,
胡火珍说:“杨老师给学生最深的印象,就是整齐的衣着,他以前爱穿中山服,衣服折痕总是笔直的,让人一看就觉得肃然起敬。”
在女儿女婿眼里,杨抚华是个慈祥低调的父亲,他的女儿都说:“父亲为人很低调。”大女婿也说:“岳父不大爱说话,但是很随和。”
杨成鸥说:“父亲平时生活上很简朴,但对新潮的事物也很赶潮流,他10年前就开始用电脑了。”
杨抚华的大女儿说:“父亲是因为心衰而死,但他去世时是安详的,因为他的儿女、孙子、重孙都陪伴他度过了最后一程。”
2011年7月14日,在杨抚华最后清醒的时刻,他平淡地对
胡火珍说:“我要去见你师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