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原名柳三变,出生于官宦世家,仕途坎坷,后为北宋首位以写词为职业的词人,常和教坊中的歌妓、乐师合作,由他负责填词,乐师负责演奏,歌妓负责演唱。《乐章集》内容上多描写男女情感、都市生活、市井风光、羁旅行役等内容,感情丰沛,文字秀淡婉约,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其中的经典篇目,如《望海潮》《雨霖铃》等皆被
中原地区的中学语文教材收录,是宋词的代表作品。
北宋之前的五代十国,词坛盛行柔靡之风,北宋词人对词革新,柳永是宋词革新运动中最早的功臣。他所做的革新展现在《乐章集》中。《乐章集》有十六个宫调,一百五十个词调。对研究宋词乐律具有重要价值。
版本
《乐章集》为北宋柳永所作,有三卷。《乐章集》现存的版本,单刻本已甚为罕见,所存或为明清抄本,或为丛书本。《乐章集》的唯一的宋刻本,仅见于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的九卷本。《直斋书录解题》中著录三卷,明代毛晋合刊为一卷。毛本文字错误较多,清代万树《词律》曾予驳正。并附《校记》一卷,较为完善。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作一卷,钱曾《也是园书目》著录三卷,近人朱孝臧《疆村丛书》本为三卷。
通行本有明毛氏汲古阁《宋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等,有三卷本、二卷本、一卷本等区别。诸家版本比勘,可得柳词200多首。
薛瑞生校注的《乐章集校注》,一书中对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集《乐章集》做了全面的校笺、考辨与评述。收朱祖谋《彊邨丛书》本《乐章集》中柳词贰佰陆阕, 又《天机馀锦》《全宋词》等典籍中收柳永佚词七阙,佚诗三首, 佚文一篇,词、诗、文残句若干。分四编: 上编为出仕前之什, 中编为出仕后之什,下编为不编年之什, 外编为柳永作品辑佚。
作品评价
黄裳在《演山集》卷三十五评价: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柘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风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威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所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世之黼藻,岂可废耶?
清代词人郑文焯评柳词:“高浑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
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五夫里人。父柳宜,曾历官南唐监察御史,入宋为费县令,官至户部侍郎。柳永约在十六、七岁时随父宦游,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于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柳永在少年时写诗填词即语出惊人。他精通音律,并能创作新调,长期的羁旅生活和怀才不遇、坎坷潦倒的际遇,造就其愤世嫉俗,不拘礼法的性格。自称“白衣卿相”“奉旨填词柳三变"。常出人于秦楼楚馆,与歌伎、乐工交往,既为她们写作新词供其演唱,也从中学习一些来自民间的曲调。柳永是中国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在形式上,创制了许多慢词长调,是北宋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在艺术风格上,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第一位大师。著有《乐章集》, 传世的作品200多首。
作品特点
一、丰富了词调。所谓词调就是词的格调,也就是写词时依据的平仄格式,在两宋词坛中,柳永是创作词调最多的词人。宋词共计八百多个词调,柳永首创或首度使用的有上百个,如《驻马听》和《望海潮》等。
二、推广了慢词体式。在柳永之前,词人都喜欢创作另外一种体式的词,即小令。小令字数少,少则二三十字,多则五六十字,用词精练,节奏明快。慢词字数较多,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两百字。唐朝和五代时期,词坛上一直盛行小令,慢词一共只有十余首。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朝初年,跟柳永生活年代相近的词人张先、晏殊、欧阳修的词也都以小令为主,写慢词最多的张先总共才写了十七首慢词。柳永便创作了八十七首慢词,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等都是慢词,彻底改变了小令在词坛中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慢词和小令两种体式开始平分秋色,共同发展。
三、将词变得雅俗共赏。在柳永之前,词大多被用来展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感情,柳永却将其广泛拓展到市井生活中,由雅变俗,用通俗化的语言展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
四、首次将铺叙、白描这两种表现手法引入了词中。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用铺叙手法依次展现送别的氛围、场景、过程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忆帝京》中用白描手法展现人物复杂的爱情心理。
五、将大量口语、俚语加入了词的语言中,比如“怎”“恁”“我”“你”“消得”等,使词的语言通俗易懂。
作品赏析
《乐章集》收录柳永的大批佳作,其中最具知名度是《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描绘情人离别的场景和离别后的凄楚,是抒写离愁别绪的名篇。其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等句,广为传唱。另有名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描绘作者因登高望远生出的无尽离愁,为了消解愁绪而把酒狂歌,却觉得索然寡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整首词将作者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与思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合在一起,以景抒情,情深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