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至1936年先后,刘雪庵就读于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私立
中华艺术大学、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
小提琴、理论作曲,是
黄自“四大弟子”之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刘雪庵与
陈田鹤等人在上海组成中国作曲者协会并创办音乐刊物《战歌》。1938年初,他与一些文艺工作者在武汉组成中华全国歌咏协会(抗日组织)。20世纪40年代初,刘雪庵开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曾先后应聘为重庆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国立音乐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副院长,江苏师学院艺术系教授、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系主任,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1985年3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刘雪庵的代表作有《满江红》《募寒衣》《流亡三部曲》以及在抗日战争期间为郭沫若的话剧《屈原》
配乐等。
《流亡三部曲》是抗战时期广为流传的一组爱国歌曲。“”九一八”事变后,
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1936年11月,正在西安省立二中教书的
张寒晖,在街头目睹了大批流亡同胞的悲惨境况,夜不能寐、愤然执笔,创作了歌曲《松花江上》,它那深沉悲怆的旋律,流传到全国各地。作曲家刘雪庵与时任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内委会主任的
江凌,在几经辗转的
轮船上相遇,觉得《松花江上》词曲俱佳,但是歌曲的情绪太哀伤了,于是两人决定为它续作两首歌,联起来称为三部曲。江凌创作了歌词,刘雪庵在船上完成了谱曲,这首歌取名为《流亡曲》(又名《离家》),作为三部曲的过渡起承转合,由沉痛哀伤逐渐转为激昂雄壮。刘雪庵与江凌到达武汉后,又合作创作了第三首,歌名为《复仇曲》(又名《上前线》)。创作完成后,他们将三首歌合为《流亡三部曲》,当即指导流亡学生排练,在中国戏剧界支援各地抗敌军联合大公演时首次演出,从此,《流亡三部曲》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
《长城谣》是
黄自“四大弟子”之一的作曲家刘雪庵1937年创作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当时,经黄自推荐,电影《关山万里》的编剧
潘孑农在聆听了师徒二人合作的歌曲《
踏雪寻梅》后,对刘雪庵留下了“中国古典诗词修养极深”的印象,并邀请刘雪庵为《关山万里》谱写插曲——《
长城谣》,刘雪庵
欣然应允。虽然后因
淞沪会战爆发,电影《关山万里》未能成片,而插曲《长城谣》经奔赴大后方的“青年抗日宣传队”和著名歌唱家
周小燕在“
EMI集团”录制的唱片,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甚至辐射远至欧美。
《何日君再来》是刘雪庵与孙德志初恋的墓志铭。这段初恋,刘雪庵刻骨铭心,以至孙德志去世后,他像丢了魂似的,把自己关在公寓里,借酒浇愁,然后摊开稿签,那些含泪带血的词句和百折千回的情感纷至沓来,哗哗地流泻成奇妙的歌词:“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何日君再来》写成的第二天,恰巧导演
方沛霖找上门来,邀请刘雪庵为故事片《
三星伴月》配曲,看了这支新歌,大喜过望,准备请
周璇来演唱。周璇觉得这首歌很适合
手风琴伴奏,便去找取名
杜甫的
英国青年合作演唱。几天后,周璇去百乐门演唱——《
何日君再来》登大雅之堂了。《
何日君再来》征服了所有听众,就连不懂音乐的人也泪流满面,很快风靡了上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