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索由两条相同长度的皮带中间系一皮囊组成,囊中用来放置投石:使用方法也极为简便:抓住皮带末端,在头顶飞速挥舞旋转四五圈,当速度达到最大时,放开一条
带子。皮囊中的石块就顺着
切线的方向投出。投石索使用的投石也经过加工,打磨得很光滑因为圆滑光洁的石块的飞行路线就会更加笔直稳定。
据《易经·系辞》记载,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苦(即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投石索”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编结绳索,它是用野生纤维搓制而成的绳索。在我国
阳高县许家窑村东南的梨益沟,发现了距今10万年前旧石器中期的许家窑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石球这些石球可能是狩猎用的“投石索”,即将两三个石球用绳索系连在绳端,用手旋转绳索,朝野兽打去,将兽腿缠住,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狩获量。后来
罗马贵族们就把它作为一种游戏的工具,在围猎中使用
投石器射击小型野兽。
投石索是一根60厘米长的绳子,绳子的一端有一个指扣,以便于用手握住。另一端,则分成两股,有两个绳头,各分别系着一个石球。使用时摇动右臂,使球与索沿着手臂转,达到一定的速度时,对准一定的方向和目标,猛松指扣,球索就沿着
抛物线飞跃而出,击伤或绊倒野兽,猎人赶上去,顺手擒获。
投石索使用记录,在
戚继光的《练兵实记》卷一练伍法第一就有记载:“牌手每名
藤牌一面,锋利长
腰刀一把,椰瓢一个,好水光拳石六块。”
戚家军中使用的投石索叫曳石或飘石,与西方投石索不同之处在于下方增加了一根木棍增加射程与威力,在戚家军成立之初作为主要远程兵器。
英国生物学家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曾详细记载过
美洲原住民制作和使用一种奇特的狩猎工具Bolas,译名为“投石索”,印第安人利用这种工具猎取
非洲鸵鸟、
驼鹿以及野牛,甚至可用投石索击获凶猛的
美洲狮,击落低飞的
秃鹫或老鹰。石球为“投石索”的弹丸,最小的石球用在握于手中的“扣环投石索”上。
19世纪
法国著名作家
儒勒·凡尔纳(1828-1905)在《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们》一书中也提到投石索(Bolas),中文版音译为“跑拉”;南美洲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人用的狩猎工具,是绳索连着的石球,扔出去裹住对方的腿。
关于投石索比较出名的故事就是《圣经》中关于大卫用投石索打败巨人
歌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