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分配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对收益总额进行的分割,它主要是以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即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为对象在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分割。收益分配的构成,广义上是企业收入的分配;狭义上是税后利润的分配。
截至2021年3月8日19时,在2021全国两会热点调查中共有78万网民参与投票,其中“收入分配”以94582票位列第一,再次成为网民最关心的话题。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在我国
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一种分配方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在其他
非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按劳分配。对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把按劳分配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相混淆。在我国,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内的分配方式。
在按劳分配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所以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由于企业经济效率的差异,可分配的消费品在数量上存在差异。因而不同
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的报酬。
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产品。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必须体现劳动者的意志和利益,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可能。
其次,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各个方面的需要,所以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
最后,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还没有实现全面发展,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只是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就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别,不能实行平均分配,只能是按劳分配,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技术,提高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这种分配方式体现了
社会主义制度中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
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生产的积极性。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了相互不可代替的作用。让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只有按生产要素分配,使各种要素各得其所,才能更好地解决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诸要素的动力源泉,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发展
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
生产要素分配。
区别:一是性质不同。按劳分配是指在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以劳动力作为商品而进行交换的一种分配形式。二是前提和基础不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是劳动者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对分配的客观要求,是在公有制领域实现的;而按劳动要素分配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产生于生产要素个人所有的基础上,是市场经济在分配领域的实现。三是分配尺度不同。按劳分配的尺度是劳动,即按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尺度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五个不等于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等于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不可能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分配形式,而只能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
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所以,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不等于
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二)按劳分配不等于每个劳动者都能通过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是指在
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但是,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这样,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在现阶段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人劳动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转化为社会劳动的个人劳动才能获得劳动报酬。目前,许多企业产品积压、工人
下岗,不是这些企业的工人没有提供劳动,而是个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因而变成一种无效劳动。无效劳动是不能获得劳动报酬的。
第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实现的。个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市场,受
价值规律的支配。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个人劳动恰好等于社会劳动,这样等量劳动就能获得等量报酬;个人劳动不能全部甚至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样等量劳动就不能获得等量报酬;实现的社会劳动大于个人劳动,这时劳动者就能获得一个超额的报酬。
第三,按劳分配在同一企业中是明显的,但在整个社会中就显得含糊不清。在
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有独立的物质利益,职工不直接向社会提供劳动,而是向企业提供劳动,从企业中获得劳动报酬,同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由于各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所以就整个社会看,按劳分配就显得含糊不清。
(三)劳动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收入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
公有制经济企、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收入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由于按劳动分配的前提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非公有制基础上获得的劳动收入均不属于按劳动分配的收入。
(四)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收入
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的
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入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劳动收入。在现阶段,我国居民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按资金分配的收入。这部分资金是居民过去劳动收入的积累,不能视为剥削收入;同时,在
商品经济条件下,股票交易等存在着巨大风险,这部分收入实际上是对经营者抓住机遇、果断决策等付出巨大智力代价的报酬。
效率与公平
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所谓公平分配,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劳动者和
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在分配中遵循
机会平等、规则公平的原则,允许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但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因此,公平只能是部分规则的公平,不是结果的平均。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承认适度的差距,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而平均主义则抹杀一切劳动差距和分配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违背了公平原则,制约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公平与平均是根本对立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最大的不公平。
(2)实行收入分配公平,必须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在现阶段具有必然性。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各企业的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必然会有所差别。我国现阶段在分配方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
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同时,由于每个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差异,也必然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这种收入差距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收入差距的悬殊,又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
提高效率的必要性
首先,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对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地利用和合理地配置,更多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也就是
经济学上的效率。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讲效率必然推动人们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科学管理,节约各种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提高效率是实现生活富裕的客观需要。人们要获得更多的收入,达到生活富裕,首先必须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制度上引导和保证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把各种
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
最后,追求效率是符合我国
国情的。我国是个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多贡献多得,鼓励人们把各种
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节约各种资源,并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是
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在市场经济中,又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的拥有不同,劳动能力也各不一样,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必然引起收入分配上的差异,从而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别。如果这种差别和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因收入过于悬殊而导致两极分化,形成收入分配中不公平,反而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
经济效率的提高。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初次和再次分配中都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结合,实现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的统一。
提高效率,是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上,
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使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如果分配制度不体现效率优先,就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富裕,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发展经济,不讲究效率,实际上只能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要实现共同富裕,只能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后富起来的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提倡效率优先,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出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以此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率目标。
实现公平,是寻求效率目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
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同时,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客观上要求防止收入过于悬殊,要限制各类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要在分配个人收入时更多地注重社会公平,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为重点,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把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有机结合起来。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
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
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
安全警戒带”,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根据我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8,1996年为0.424,突破了警戒线,2004年为0.496。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在1978年差距不大,过于平均;197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开始拉开;到1996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用
基尼系数分析居民收入的差异,是一种比较普通的方法。其特点:一是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基尼系数的计算是将社会经济现象数学化了的办法,能从整体上反映居民集体内部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二是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精确、灵敏,可以反映差异程度细微的和连续的变化。三是基尼系数在经济工作中可以作为一个综合经济参数,纳入国家的计划管理和
宏观调控之中。四是基尼系数在国际上应用广泛,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横向比较,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
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要素。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报酬,如工资和薪金是对付出劳动的报酬,租金和赁金是对提供地产或者一段时间内转让其他实物资本的回报,提供货币就能得到利息等,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再次分配也称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
生产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包括收入税、财产税、社会缴款、
社会福利、其他转移收支。
制度改革
一、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的收入分配政策
针对我国存在的城乡、地区和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中原地区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收入分配问题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2006年,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
秩序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目标。2009年,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如《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对其进行了全面概括。从具体措施上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逐步调整收入初次分配政策,不断缩小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首先,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2009年,
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负责人
薪酬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结构主要包括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收益三部分,其中基本年薪与上年度在岗职工
平均工资相联系,而绩效年薪则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进行确定。同时,对重要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也做出了
原则性的规定。中央企业要严格控制职务消费,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其次,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2009年,
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研究出台级别与工资等待遇适当挂钩、向县乡等主要领导实施工资政策倾斜的具体办法。与此同时,在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中,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实施
绩效工资制度,并加快制定其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意见。第三,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协商调整的机制;积极落实
最低工资制度。
(二)不断完善收入
再分配政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首先,
农民工基本
养老保险制度准备建立并实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养老制度衔接”的政策要求,于2009年制定了《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次,逐步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10%的县进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由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第三,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2009年1月1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得到提高,提高幅度为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第四,建立城乡最低生活标准正常调节机制,使广大低收入者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
二、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党的十六大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新措施。上述措施的实施对于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尽管如此,收入分配领域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它们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
(一)在要素分配过程中,劳动收入比例过低。由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分配秩序不规范,导致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比例不断下降。劳动收入比例过低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劳动收入比例过低就会导致劳动力获得的收入过低,这样就会拉大收入差距。与此同时,由于劳动者获得的收入较少,导致劳动者的消费不足,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国内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如果劳动收入比例过低,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进而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二)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过大。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过大。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距,那么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还要严重。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一方面会进一步加剧本已存在的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之间的割裂,不利于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另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阻碍了农业发展,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过大、城镇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区域间收入差距问题所反映的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后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广大中西部地区约占我国大部分的领土面积,也容纳了我国大多数的人口。如果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那么人民的收入增长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人民生活水平也就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其次,如果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那么其消费水平也就相对较低,这就限制了内需的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行业差别所造成的合理收入差距。比如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其它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是由这一行业的技术特点所决定,这就属于合理的收入差距。然而,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垄断所造成,这一部分就属于不合理的行业间收入差距。行业间过大的收入差距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它将过多的
人力资源都集中到垄断行业,窒息了经济发展活力。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例。劳动收入所占比例偏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之一是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初次分配制度不健全。要建立并完善企业集体工资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工资形成制度中的平等地位,从而形成公平、公正的企业工资形成机制。大力推进实施
最低工资制度,保证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支持。
(二)积极推动农民收入增加,逐步缩小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首先,要千方百计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为农民就业提供保证。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加的源泉。只有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此吸纳农村劳动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其次,积极推动
城市化进程,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这样才能增加农村人均土地拥有量并增加农产品需求量,从而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最终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少农民开支。要从农民需求最迫切的
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入手,逐步提高它们的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
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三)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从而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积极推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适当对中西部地区实行政策倾斜。
(四)消除行业垄断利润,逐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垄断利润的存在是导致垄断行业高工资和高福利的根源,所以只有消除垄断利润,才能消除由于垄断而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对于一般性的垄断行业,消除垄断门槛,鼓励其它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增加行业竞争,从而最终消除行业收入差距。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垄断行业,加强企业
薪酬制度管理,明确国家、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国家掌控所有经营利润。
热点调查
截至2021年3月8日19时,在
新华网推出的2021全国两会热点调查中,共有78万网民参与投票,其中“收入分配”以94582票位列第一,再次成为网民最关心的话题。收入增长牵系民生福祉,收入分配事关千家万户。2021年是新华网连续第二十年推出两会热点调查,细数历年大家关心的热点可以发现,收入分配共有十六次位列第一。在评论区,“收入分配”吸引了近9万网民留言互动,其中,工资合理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等话题的参与度靠前,网民的活跃度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