杻阳山
《山海经·南山经》中的山
杻阳,又名杻阳山
发音: niǔ yáng
属于南山第一列山系鹊山山系的山,位置在猿翼山往东三百七十里。
杻阳
发音: niǔ yáng
属于南山第一列山系鹊山山系的山,位置在猿翼山往东三百七十里。山的南坡产赤金矿,山的北坡产白金矿。杻阳山上的鹿蜀,形状像马,白头、红尾、通身是老虎的斑纹,鹿蜀的鸣叫像是有人在唱歌。据说谁佩戴上它的皮毛,谁就可以子孙满堂,因此遭到人们捕杀,但鹿蜀十分警觉,一有响动就立刻藏匿。杻阳山上有一条奇怪的河,名叫怪水,向东流去,注入宪翼之水。从水中会发出难听的叫声,像是敲击破木的声音。鸣叫的是一种旋龟,遍体漆黑,鸟头,蛇尾。旋龟时而在岸边爬行,时而在水中游动。佩带旋龟甲的人听力非常敏感,龟甲还可以用以治疗脚茧。一有响动旋龟就会跃入深潭,很难捕捉。
摘录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 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山海经·南山经第一》卷一
原文出处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全书18篇,《山经》五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
《山海经·五藏山经·南山经》(以下简称南山经)排列在《山海经·五藏山经》之首,说明其地位的重要性。若以《山海经》的“大荒”四经来研究,解开“南山经”也就找到了通往“大荒”的通途了。
参考资料
山经·南山经.古诗文网.2017-07-27
《山海经》简介.古诗文网.2017-07-27
目录
概述
杻阳
原文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