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让
新中国第一代大法官
张志让(1893—1978)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江苏省武进区人。早年曾求学于复旦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东吴大学教授。张志让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洪流,是一名热诚的爱国民主志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为营救爱国人士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志让出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先后被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多项领导职务,并出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副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等职。
建国前经历
张志让,号季龙,生于1893年,武进区人,世居青果巷贞和堂。
民国4年(1915年),张志让毕业于复旦大学,随后就学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法学。
民国10年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及上海东吴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民国15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经族弟张太雷介绍,到武汉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工作。在张太雷的引导启发下,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认识,并积极为党工作。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5年,为营救爱国人士沈钧儒等“七君子”,他担任辩护律师,同中国国民党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拥护毛泽东主席、中国共产党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热情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运动,积极营救被国民党迫害的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
张志让回到上海市,仍任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并发起组织“上海各大学民主教授联谊会”,团结了近百位教授,被选为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大教联”对当时政治局势发表过多次宣言,他总是带头签字,并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卓有成效的斗争。解放前夕,在复旦大学大学做了大量工作,拒绝撤往台湾,把复旦完整地交给了人民。
建国后经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志让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大法官,并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学院教授,从事法学研究和审判工作。1954年,他参加制订中国第一部宪法。曾多次出席国际性法律会议和进行友好访问。曾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案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中国—斯里兰卡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对法学研究和审判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张志让学识渊博,对历史、诗词也有很深造诣,并精通英文、德语,晚年还学习俄文,能读原著。
张志让是中原地区著名法学家和杰出的民主战士,他于1978年4月26日逝世。邓小平等中共和国家领导人参加追悼会
人物贡献
张志让对中国近现代法和法学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法律教育家,张志让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法律系教授,为培养法律人才做了许多工作。二是为新中国的立法事业做出了努力。他是1954年宪法的起草小组成员,也是50年代诸多重要的司法文件的起草者。在当时中国法制尚不健全的状态下,张志让为建章立制所起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三是为建立、健全和完善新中国的司法审判制度辛勤工作、殚精竭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新中国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张志让即被任命为副院长,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大法官。1956年,在我国尚无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情况下,张志让接受最高法院的委托,进行“关于刑事案件的罪名、刑种和量刑幅度”的调查研究,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方法,来指导各级法院定罪量刑的工作。在张志让的主持下,共组织了23个高级法院的近2万件材料,汇集了建国以来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丰富经验。经过反复深入的研讨,听取40多家法院、公安、高等院校等单位的意见,形成《关于刑事案件的罪名、刑种和量刑幅度的初步总结》的文件,经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并下发全国法院执行,在审判实践中起到了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作用。
参考资料
张志让:复旦走出的大法官.《复旦》第822期 2009年12月30日.2021-05-04
目录
概述
建国前经历
建国后经历
人物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