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寺遗址位于泰山北麓柳埠镇东北昆瑞山谷中,古称朗公寺,隋开皇三年(583年)易名神通寺。谷东为青龙山,西为白虎山,北为通天峪,南临
锦阳川支流。
简介
1984年8月因农耕植树,发现神通寺多处建筑遗存。为确保文物安全,急需采取保护措施。在上级文物、文化部门的领导下,由
千佛崖工程办公室、
四门塔文管所组成清理小组,对重点暴露地区做了抢救处理。
地 貌
神通寺遗址,在
济南市南约34公里,南临
泰山,北临锦绣川,东临阳川,西临锦云川。处于古齐州通向泰山之阴的古道中,《
水经注》有:“玉水环之”的美称。遗址地处峡谷南北,落差高达50余米,南宽约300米,北宽约百米,南北长约500米,总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一条南北蜿蜒溪水纵贯遗址中部,形成东西分割。
殿堂清理
现寺址内,保存遗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门塔、
龙虎塔及
千佛崖石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塔群、碑碣石质残柱。其他木构建筑,全部被毁。这次发现的遗存地处神通寺中心。清理工作于1984年8月至10月,共清理面积约300平方米,发现建筑遗迹5处,多处遗迹被毁,仅存残迹。
一、
地层堆积:殿堂四周与殿内均辟为农田,农耕中发现的砖、瓦、碎石等物堆积于殿堂遗址周围,因而殿堂残迹被覆盖,高出地面1~3米,形成周边隆起的长方形台状堆积。地层叠压较乱,现以殿堂中部,南北探沟东壁为例,将地层情况介绍如下:
耕
土层:土呈褐红黄灰色,厚约0.10~O.30米。有被烧的
塑像残体,佛坛墙壁等泥土。
建筑层:厚约0.20~2米。包括墙基、柱础和夯土层。殿内从地砖至大佛坛内边地层,约有0.05米厚的黄土夯层,每层极薄,约0.01米。
扰土层:厚约0.30~2.50米。殿内大部土质较硬,呈黄褐色、文物有晋、
南北朝、隋、唐、宋(金)等时代粗细绳布纹砖瓦。东汉五铢、隋五铢、
开元、
熙宁、
大观、
雍正等钱币,南北朝、唐、宋、明陶瓷碎片,塑像残体等。
片岩层:土质坚硬,呈黄褐色、岩片呈褐红色。
殿堂平面
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面阔4.50米,进深2.90米;次间面阔4.30米,进深2.90米;梢间面阔2.90米,进深2.90米。檐柱一周,内柱一周,组成殿体平面。现残缺前檐柱础1方、后檐柱础3方。墙用石砌筑,南墙残高O.61米,厚0.47米;北墙残高1.55米,厚1.15米;东墙残高2.25米,厚1.10米。前后有门址,前门宽3.45米,后门宽1.46米,两门均置石质门槛。殿内沿后内柱砌墙,两边各留通道通向后门,墙前砌长方形大佛坛,长13.25米,宽1.89米,残高0.77米,收分0.19米,收分作法采用腰线内收,缓慢收筑而成。坛下慢角处雕出弯状线体,坛前东西两侧各置长方形小佛坛,宽0.90米,长1.20米,残高0.90米,两梢间各置[形佛坛,原为供奉罗汉的地方。以前檐柱为界,柱前用石块地,柱后用长、方两种砖墁地。明间和两次间中央,各墁“拜石”,明间石长1.96米,宽1.53米;西次间石长1.68米,宽1.45米;东次间石长1.70米,宽1.20米。殿前筑起高出地面约0.70米的月台,残长13.20米,宽17.70米,台中央置束腰石雕仰覆莲供台(腰石已缺),宽1.25米,长1.05米,底层南北两面雕覆莲各5瓣,东西雕3瓣,上层仰莲残毁大部,当为明代遗物。
柱础
:殿堂共发现石雕柱础22个,8个覆莲,6个素面,4个
覆盆,3个重层覆莲。
重层覆莲龙、凤、狮柱础,置于东次间东,础方长1.0l米,通高0.19米,柱径0.49米。上层宝装14叶瓣组成圆体,瓣宽0.07米、长0.08米,每瓣中间起三脊,中脊宽高,三脊垂下呈三角形,上卷起如意头。下层正面(南)雕火珠一枚,左雕龙,右雕卧狮一只、立凤一只、狮长0.20米,高0.09米,叼彩球帛带,带头转入头前地下,尾下翻脊后又转向狮后尾,引入彩球内;球高0.04米,径0.05米;起两翅作起飞状,凤高0.15米,尾藏入云端。后世
金朝人,把凤翅一角打掉,留刻题记一则:“
济南市□□□善人□□□妙□□□龙顶一□□□”。
重层双龙覆莲柱础:此础置于明间西,柱础通高O.18米。上层雕16叶瓣组成,瓣宽0.12米,长0.08米,高0.04米,两瓣之间起三脊,脊头卷起如意头,头尖高出柱径0.02米。柱础正面(南)雕火珠一枚,径0.05米,高0.04米;左右两侧雕出高浮盘龙,龙体高出础底0.05米。云朵分三层摞起,高出础底平面0.07米,柱础方长1.13米,径O.5l米,为殿堂柱础尺寸之冠。后世
金朝人把云层打掉留刻题记一则:“
泰安州善人
崔三龙顶妙端”。
覆莲牡丹柱础:置于西墙后,周边雕12叶瓣组成圆体,瓣宽0.20米,长O.13米。每瓣宝装盛开牡丹一朵,边线宽厚0.02米。两瓣之间间距较大0.10米,两瓣之间下层雕一朵花头垂下的牡丹花,头宽0.1l米。又在两间距的下层,大瓣中心部位底层处雕小瓣花头,组成三层重叠瓣体。础石大部残毁,仅存残瓣。
叠压曲线覆莲柱础:置于门东侧,方长0.85米,高0.14米,径0.52米;宝装10瓣组成圆体,瓣宽0.17米,高0.14米,每瓣中雕出两小瓣,宽0.04米,高0.10米;两小瓣之间起三角形脊,脊宽0.03米,瓣尖作内翻卷起云头状;两瓣之间起大包,宽0.10米,包下从中上部露出内层莲瓣,瓣尖作内翻云头状,使瓣边线形成一条曲迥不断的连接体。
殿堂遗址
遗址历经千年修,据出土文物证实,它保存了神通寺历代建筑的部分精品与杰作。从雕磨精细的重层柱础和滴水、瓦当到废弃地下的壶门形小都可证实寺宇悠久历史与建筑风貌。殿毁于唐末,后经
北宋、金、明重修,现地面残存的佛坛,墙壁、供台等物均系明代重修所置。焚毁于清
乾隆以后。
参考资料
神通寺殿堂遗址.www.licheng.gov.cn.20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