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1974年出生,毕业于
山东大学化学专业,后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
高级工程师,
齐鲁制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燕曾担任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中方总经理、总经理, 并于2009年成为齐鲁制药总经理。2018年,李燕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2年,在李燕的带领下,
齐鲁制药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五位,实现销售收入375亿元。2023年,李燕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燕曾先后荣获中国劳动模范、中国优秀企业家、
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等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燕是
齐鲁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伯涛的女儿,李伯涛很早开始将她作为接班人培养。1993年,李燕从
山东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初入齐鲁
1993年,李燕进入齐鲁制药工作。她从基层做起,在生产一线轮岗了药品制造流水线上的几乎每个环节,包括洗瓶、分装、压盖等,她从粉针分装车间,到生产外围的水系统、空调系统、化学合成车间等岗位,再转入到国际贸易处做进口业务。1995年,李燕进入当时山东医药领域最大的项目——中意合资公司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之后被任命为信息技术部经理。
进入管理层
2000年,李燕被任命为齐鲁安替中方总经理,她力推公司成立研发部,开始专业从事头孢抗生素药品的工艺研究和开发。2002年,28岁的李燕在任上提出了“做世界头孢菌素领导者”的发展目标,这一句话被写在齐鲁安替的办公大楼里。2003年,
齐鲁制药以员工持股形式进行转制,
李伯涛和李燕分别持有公司25.64%和25.25%股权。2005年,李燕担任齐鲁安替公司总经理。后公司发展不顺,由中方全面接盘,以李燕为首的中国管理团队坚持头孢菌素的研发。
通过在基层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李燕于2009年开始担任齐鲁制药的总经理。李燕领导的公司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制药企业十强、
山东省纳税百强。2014年,在李燕等管理层的带领下,
齐鲁制药销售额达到100亿元,成为
济南市首家超过100亿元的民营企业。自2015年起,齐鲁相继在美国
波士顿、
旧金山、
西雅图等地建设创新中心,而李燕也开始频繁往返中美两国。
领导齐鲁发展
李燕带领齐鲁制药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已上市产品达300余种。李燕重视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建设,并通过认证让制剂进入
欧盟、美国市场。李燕及其团队支持和参与国家改革,齐鲁制药吉非替尼片伊瑞可上市,参与采购竞标,促使进口原研药大幅降价,惠及群体大,但也使齐鲁制药利润受到冲击,反过来刺激李燕及其团队进行研发创新。2016年12月,李燕带领齐鲁制药向美国发运首批粉针制剂出口,这是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首次实现头孢类注射粉针剂出口美国。她还把设在美国的研发基地命名为创新中心,将目标瞄向了产业链条的最高端——创新药。
李燕坚持国际化和创新战略。她重视研发,在年度项目研发资金投入会议上听取研发专家和管理层的意见,支持项目推进,拍板投入占比。2017年,她投入研发项目的资金高达12亿元,而她管理下的
齐鲁制药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截至2018年,齐鲁安替坚持践行李燕“做世界头孢菌素领导者”的发展目标,获得了10张CEP无菌原料药证书,而中国国内业界总共只有14张。齐鲁安替在李燕的带领下,已成为世界头孢菌素领军企业。
2019年,李燕和她的团队研发十年的药物安可达获批上市。在李燕的主导下,齐鲁制药实施师傅带徒弟的员工培养模式,公司成立企业内部大学,培养人才。2020年,她再次将研发投入增至26.5亿元,同年的销售收入为275亿元。
2022年,李燕带领的
齐鲁制药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五位,实现销售收入375亿元,研发投入达到38.9亿。李燕很早就认识到国际化与创新本是一体两面,所以,她将齐鲁制药推向世界,让它成为中国唯一同时向欧、美、英、日、澳大利亚法规市场出口制剂的药企。该年共出口2.88亿片(支/粒),有21个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第一,有近20个原料药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齐鲁制药在全国拥有十一大生产基地 ,下设12家子公司,员工3.6万余人。
截止2024年1月,
齐鲁制药已有154个产品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54个为国内首家。
社会活动
社会职务
两会提议
2019年,李燕建议,对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建立单独评价考核体系。
2020年,李燕建议,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纽带作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建议政府牵头建立中小学分级阅读体系。
2021年,李燕提议建议推进淋巴瘤专科建设,提高患者生存周期,建议尽快出台专门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层级政策,鼓励和支持走在全球前列、处于全球技术前沿的全新靶点和产品的开发,推动新一代抗体组合技术、创新双靶点抗体技术等发展。
2022年,李燕就针对如何推动中国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提出了联合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项操作性强、针对性足的具体措施,建议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加大对“一致性评价药品”的宣传力度、提高
普通高中入学率等。
2022年,李燕在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医药界代表提出“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加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等建议,同时还建议“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监管”等。
2023年,李燕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强化孕产妇抑郁症防治工作的建议》。
公益慈善
2018年,
西红柿大量集中上市导致价格偏低,李燕在朋友圈里转发微信,并留言“心中有爱,没有过不去的寒冬”,号召大家积极购买。
齐鲁制药员工受到鼓舞,以1.5元一斤的价格要了5万多斤爱心西红柿,为身处困境的菜农伸出援助之手。
2018年12月,总裁李燕组织
齐鲁制药集团向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捐赠价值230万元的药物,进行扶贫。
2020年年初,
武汉市疫情爆发,李燕第一时间组织复工复产,把齐鲁制药集团一批排风机组12台设备驰援医院建设,捐助40000只口罩驰援武汉。
在李燕的倡导下,齐鲁制药人积极参与各类公益志愿行动,比如支援
塞舌尔、
坦桑尼亚等国家,向
上海市、
吉林省、
陕西省等地捐赠防疫物资,向
斯里兰卡捐赠抗癌药物,开展德州“健康进万家”百日行动,到
西藏自治区、新疆等地义诊赠药等。她倡导在公司内部成立的“齐心爱”“橙丝带”“人人帮”等十余个
爱心基金和义工团体,对推动社会
和谐发展发挥作用。
在李燕的推动下,
齐鲁制药长期参与基础教育事业,不但公司建有齐鲁制药幼儿园和齐鲁制药子弟小学,还相继推出一系列特殊儿童求助、资助等活动。
个人生活
李燕的父亲是齐鲁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伯涛。1981年,李伯涛出任齐鲁制药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带领干部员工把齐鲁制药由濒临破产的地方小厂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药龙头企业。李燕对父亲很敬佩,称赞他无愧于医药产业功勋人物的称号。
李燕有一个儿子。在李燕的电子相册里,珍藏着一张儿子一年级时写给她的
母亲节贺卡。上面用汉字和拼音写着:祝妈妈2018年工作愉快,祝
齐鲁制药的药可以治好更多的人。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中国发展网评价李燕:“上任至今,李燕一直积极参与管理,大胆决策,持续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咸宁新闻网称赞李燕:“回顾李燕的职业生涯,她成长的每一步都很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蓄力前行,厚积薄发。而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燕带领着齐鲁制药集团给所有患者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中国医药报》评价李燕:“李燕是一名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
思想观点
仿制和创新并重
2018年,李燕认为紧扣临床紧缺领域应该“以仿为主、仿创结合",几年间又经历了“创仿结合,以创为主"到”创仿并重"演变。仿制药虽然是仿制,技术含量一点都不低。李燕认为制药行业是一个资本、人才、智力、科技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长周期行业。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李燕的理想和信念。她主张做企业的信仰就是为国家承担企业责任,为百姓制造用得起的好药,为员工谋求幸福的生活。李燕称家国情怀是
齐鲁制药的内核。
接轨国际
李燕认为在研发、生产、商业化等多个层面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也是企业提升的过程。对于现代全球医药行业的竞争来说,世界平坦化进程在加速。中国药事制度改革,提升了国内
医药企业的生产标准,也让国外上市创新药物加速进入中国,内外双方的作用力都在快速拉平国际医药行业竞争的海平面。
知名言论
有人问李燕,创业难还是守业难。李燕回答:“守是守不住的,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既有的才能保留下来。”
李燕:“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执着的坚持,永不止步,不会因为条件不具备或者很困难就放弃,心里装的都是如何才能完成更多事情。”
李燕:“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困难和问题,企业家要领先所有人去感知外界的变化,发现并创建目标,领导所有人去完成。”
李燕:“作为一名刚入厂的新员工,我当时每天所做的,是从细节入手认真面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千方百计去解决每一个问题。直到今天,我都认为当年的基层历练,对一生的成长影响很深、收获很大。”
李燕:“为老百姓用得起国产优质好药努力。”
李燕:“生物医药是科技创新驱动型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它是资本、人才、智力、科技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的行业,一定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让中国人的药瓶子紧紧攥在自己手中。”
李燕:“制药要耐得住寂寞,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与国际化。”
李燕:“把国家、社会和责任装在心里,总害怕自己丢失了。”
李燕:“企业的百万分之一即是患者的百分之百。”
参考资料
集团总部.www.qilu-pharma.com.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