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平,1962年6月出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毕业,张卫平担任多个学术组织的成员或领导职务,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十三五”战略规划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精密测量物理”指导专家组成员,
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美国物理学会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学部副主编等。张卫平教授在超冷原子系综与光作用的矢量
量子场论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张卫平1983年在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
学士,随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2年,他在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2000年,张卫平在
麦考瑞大学任教。2001年至2003年,他在美国
亚利桑那大学光学科学中心担任教职。2003年,张卫平回到中国,加入
清华大学并担任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起,他在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并获得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称号。2016年,张卫平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
(1)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传统的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单粒子理论框架,创立了超冷原子系综与光场相互作用的多体矢量
量子场论。被国际同行公认为该领域的理论
波特兰开拓者队之一。
(4)与美国Rice大学实验科学家合作,首次提出用相干激光Raman散射的Fourier光学成像技术来探测磁受限的量子简并
恩里科·费米原子气体中的BCS
相变的技术思想。
(6)国际上首次提出用磁光方法来操控超冷原子的非线性原子光学效应,并从非线性原子光学原理出发分别研究了原子激光在非线性操控下以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与光场混合中所产生的量子对相关。
(8)国际上首次将量子操控原理应用于控制超冷原子系统的内禀消
相干性。
张卫平教授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包括
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2016-2017年度),
中国光学学会会士(2018年),
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19年),
上海市自然科学
一等奖(2020年,第一完成人),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22年),以及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