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国禅寺(原大兴国寺),位于
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兴隆乡,东甘河村东一华里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门外。据《咸宁志卷七词》记载,大兴国寺始建前曾是
李世民的练马场,唐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建成兴国寺。寺南是堰渡村,北至侧坡村,全长五华里,有殿36座,僧人百余位,属皇家寺院。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与
魏徵等于兴国寺「显德殿」议治国方略,提倡「偃武修文」,遂亲赐修建大兴国寺。
该寺为
唐三藏西行取经始发站、今世佛法流传地,堪称法源,故兴禅护国亦名法源兴国,对佛法流传无尽未来、天下太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所以该寺又以「唐僧取经第一站」而闻名于世。
唐时寺院规模宏大,有「老和尚骑马关后门」之美谈。唐永徽元年(公元六五○年),
薛刚因反唐曾藏身于寺内,寺西侧有瓦碴塔,高数丈,唐高僧玄奘法师自
洛阳市二次来
长安,曾投身寺内并从瓦碴塔西行,所以该寺又以「唐僧取经第一站」而闻名于世。
兴国寺在历史上
曾几遭破坏。首次为宋末战乱所焚,清乾隆五十二年重建。
同治年间因民族矛盾又毁之一炬,第三次清
光绪年间,由当地乡绅发心联合附近三十三村再建兴国寺,建成四大天王殿,二十四诸天殿,观音殿。公元一九五一年,破除封建
迷信,拆除中前两殿,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又拆除了后殿,两位仅有的僧人也被勒令还俗。
公元1993年,为弘扬佛法,由东
甘河村李福印等广大居士发心重建。破土时得佛物二十余件,并找回清
乾隆残碑一尊,是为得力考证。在原址上恢复了中殿即释迦牟尼大佛殿,砌就了红砖围墙即榻房、房。
公元2006年,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新校区需要,寺院又搬迁至原址北方约500米处。
寺院拟建成山门、天王殿、钟鼓楼、
大雄宝殿、
观音殿、地藏殿、客堂、上客堂、禅堂、藏经阁、禅茶院、素斋馆及房等。当前只有天王殿,观音殿、客堂、东边寮房已建成,其余尚未动工。
现任方丈为上能下超大和尚,1988年出家,90年受具足戒,法脉
曹洞宗,曾侍奉于
终南山上慧下静禅师座下,多年来一心弘扬禅宗,矢志不渝。大和尚现正在携众弟子新建兴国寺,并更名为大兴国禅寺。
上能下超大和尚88年于
崆峒山出家之初,每天往返两小时,从山下担两桶水上山,不断地抄写经文,可谓精进勤苦。 89年前往
少林寺常住,习禅练武,其间亦多往江西云居寺、西安卧龙寺等处参学。尤其于90年始,在卧龙寺侍奉上慧下静禅师直至禅师91年圆寂,其间昼夜精勤参禅,得入道之处。之后继续前往各地参学。自94年从厦门南普陀归即常住终南山净业寺一年多,从事于寺院的恢复重建工作。也曾与另一法师相约朝礼
峨眉山大行
普贤菩萨,中途因种种因缘不足而未果。后离开净业寺,即前往宁夏
贺兰山六盘山脚下西海子住西海茅棚,两年多来,坚持苦行,终日精进参禅。自98年开始,常住于
法门寺。曾与另外两位法师共同创办弘法利生会,印送经书,使佛法流畅。并且帮助寺院恢复、兴办禅堂,为堂主,大振宗风。06年8月初,“重走唐僧西行路”的明贤、慧在法师途经法门寺与与师父相谈甚欢,并有照片作为 纪念:
中间穿灰色长褂的是能师,从左往右的其它出家人依次是法门寺监院智超法师、
明贤法师、慧在法师(台湾)、副寺来正法师
上慧下静禅师,祖籍
四川省,19岁出家,圆具后即往高问西来之旨,因无所得乃四海参,后再叩高旻,精进参禅不知寒暑,历13年未出山门一步,后得妙老(来果禅师)印证。建国后,息影于终南,文革中定居摩天岭,曾率僧俗两众于南五台大茅棚打精进禅七,克期取证,其中有多人证悟。恢复宗教自由后,曾于多处
禅刹兴办禅堂,如
高旻寺、云居山、
文殊院、
宝光寺、雪峰寺、岭羊寺。后至卧龙寺,专办禅堂,劝佑后学,培养了很多入道的禅和子(能师当时也在其中)。 91年初,安详示寂,时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