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本教材力图强调实践性,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本课程时,了解大量的实际例证,增加对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感性认识。除了思考题外,我们还设计了练习题,思考题与练习题都用繁体字,以便高大家对古典文献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练习题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也可以在课后做。我们建议教师应事先熟悉这些练习题,还可以根据旦己的教学需要增加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那些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包括一些硕士生)还可以按照“进一步阅读文献”所提供的线索自学,进而拓展和加深有关方面的知识。自学也是一种实践,大学教育最根本的特性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的
刘向、刘父于。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科技的现代化,这门古老的学问也要“与时俱进”。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电子
计算机和互联网无所不在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经或正在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本教材应适当地反映这些时代变化。我们除了在第一章讲授电子文献的载体形式和有关问题外,还在第九章专门讲授电子文献的检索,介绍《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系统》等电子文献全文检索系统。同学们通过上机上网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对古典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这就是本教材所强调的时代性。
张三夕,男,1953年9月生于
武汉市,祖籍湖北鄂州。1982年获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国学大师
程千帆先生和
张舜徽先生。曾任
湖北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华中地区 师大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教授,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海南大学古典文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现任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会理事。长期在高校从事中国文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个人著作多部。在死亡问题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已出版的《死亡之思与死亡之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书名改为《死亡之思》),可为这方面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