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1909年创立于湖北的公立学校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是1909年创立于湖北的公立学校,校训是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学院简介
文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创建的私立文华文理学院(由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建立)中国文学系,已有逾百年办学历史。2013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排行榜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居全国并列第5名。2017年9月,我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9年12月,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文学院下设中文系和语言学系两个系,有3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包括公费师范、非公费师范和试验班3种类型。除公费师范生外,其他专业人才培养采用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招生的方式,学习两年后进行专业分流。为鼓励不同类型的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文学院还开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和与历史文化学院联合开设有文史直博班,实施了卓越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计划。
文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10人,其中教授39人。截至2020年4月,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1292人、硕博研究生776人,是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之一。
文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湖北省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汉语言文字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文艺学)。
文学院现有11个博士学位点,10个科学硕士学位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文学院拥有“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物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湖北省教学名师1名。
文学院拥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支(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文学经典导读、比较文学),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文艺学系列课程、现代汉语、外国文学史),国家精品课程5门(文艺学系列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代汉语、比较文学(网)、外国文学史),湖北省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习字与书法艺术)。
文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社科及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8项,4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近5年来,文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重点和一般项目、部委、省级以及横向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50余项,有22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和省级社科成果奖励。
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文学院与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英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50%以上的教师有出国(境)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合作研究的经历,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机会出国(境)交流学习,在校内多次成功举办各类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学院设有院资料中心,学院共有藏书11万余册,供师生借阅。
文学院现有文华勾沉剧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南湖书画协会、摇篮文学社、寒梅诗社、“博采”辩论社等学生社团。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胡亚敏,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197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5-2015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社会兼职有: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法人代表兼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艺学学会会长,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和叙事理论。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7项,出版论著、译著和教材1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叙事学》为国内叙事学代表性著作之一,所译詹姆逊《文化转向》为中国后现代文化研究重要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教程》已外译出版。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和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07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文艺学
语言学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民间文学
大学语文
对外汉语
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离退休教师
院系概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经发展成为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的中文院系,它以其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居于全国高校中文院系前列。2009年初,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二轮高校一级学科评估结果,该院中国语言文学居全国第10名。2012年,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位居全国第5名。目前,文学院现下设两个系:中文系、语言学系;五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免费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另有三个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建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汉语言文字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文艺学)。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942人。截止2009年9月,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39人(博导26人),副教授43余人。经教育部批准,建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各1个;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招收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外语言比较、中文信息处理和中国民间文学等10个专业博士研究生和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民间文学以及新闻学(含出版编辑学)等9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被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文学院还建有独立的资料中心,藏书10万余册,供师生借阅;并编辑出版有《外国文学研究》、《汉语学报》、《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和《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学生版和综合版各1种)等6种杂志,向海内外发行。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宽阔的人文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基础教育需求,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为教育硕士提供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文本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民间文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语文课标与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口语、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学语文名篇选讲等。
【就业前景】享受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保障充分就业。主要到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以及到教育研究和行政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观念,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文学学士
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外国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文艺心理学、文学批评、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6周
主要专业实践:中学教学实习
汉语言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具备系统、扎实的汉语语言学基础,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具备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从事文化、教育、出版、传媒以及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发展史、实验语音学、文字学、音韵学、训学、汉语方言学、语言调查、语言逻辑、西方语言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文本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宽阔的人文视野和较强的继续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文本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民间文学、语文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文字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民俗学、中国话剧研究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也可以在教育科研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培训等工作。
【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深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底蕴,熟练掌握运用一门以上外语,具备汉语作为世界语言教学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文化机构从事跨文化交流及相关工作的对外汉语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中华文化技能、语言与社会文化、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
【就业前景】在国内高校的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或中小学外籍人子弟学校、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工作,或考取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成为汉语教学志愿者或汉语教师,在海外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戏剧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和戏剧影视评论能力,能在剧院或电视台、电视剧制作部门、电影厂、音像出版部门、宣传部门及报刊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及作品评论与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修养,熟悉国家文艺政策,系统掌握戏剧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及有关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具备较深厚的中外文学修养和戏剧影视艺术修养,要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戏剧影视文学剧本创作能力、评论能力、戏剧影视编导能力,具备基本的专业研究能力。
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文学学士
主干学科:艺术概论、中外戏剧史、影视剧本写作、影视鉴赏与评论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外影视史、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文学史、戏剧剧本写作、电视剧创作、影视写作、戏剧概论、电影艺术概论、戏剧剧本鉴赏与批评、影视评论、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舞台美术基础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音乐美术鉴赏等专业课,高年级还开设有文艺学系列、文学系列以及新闻传播学系列的20余门选修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总时间为19周
主要专业实践:电影电视剧制作、专业报纸、文化演出及管理部门
——华中师范大学地标
斑驳的台阶旁是繁茂的杜鹃花,杜鹃的背后有桂树、香樟木、雪松和乔木女贞,拾级而上,古色古香的文学院没有和中国大部分单位一样的白底宋体黑字的机构牌,只有中央拱门门楣上的一块木匾,青绿色的“文学院”三个字凝重而不失灵气。文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1909年创建的私立文华文理学院(由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建立)的中国文学系,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现在的文学院,则是华师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之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走进文学院,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意继绝学,面壁苦读:寻找文学,便是寻找人生的乐土。
历史沿革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创建的私立文华文理学院(由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建立)中国文学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公立华中大学(其前身即私立文华大学,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51年改为公立华中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私立私立武昌中华大学(1912年创立)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与湖北省教育学院中国语文科(解放初期由人民政府创办)合并组成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1953年,华中地区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从此,中文系开始了为中等学校培养语文教师的正规化学历教育。1994年8月,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为主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正式组建成立。
领导团队
书记:朱庆海
岗位职责:主持学院党委工作。分管党风廉政建设、财务、工会工作。协管教师队伍建设。
院长:刘云
岗位职责:主持学院行政工作。分管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院党政办工作。协管党风廉政建设和财务工恋乘应作。
副书记:秦伟
岗位职责:分管党建、教工思想政治、统战、人事、国资、离退休、安全稳定工作。兼任院纪律监察员。协管财务与院党政办工作。
副书记:徐福刚
岗位职责:分管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与就业、校友、宣传工作。
副院长:王洪涌
岗位职责:分管本科教学、实习、辅修、毕业、转专业及各类课程和特色班级建设。
副院长:李遇春
岗位职责:分管科研、国际化、信息化、图书资料、学会期刊平台工作。
副院长:余一骄
岗位职责:分管研究生招生、培养、毕业及留学生工作。兼任院工会主席。协管学科建设工作
机构设置
院党政办公室
刘旭平、徐香莲、王宏波、刘汉骄
刘旭平:担任院党政办主任,主要负责党政办日常工作和离退休、安全稳定工作。
徐香莲:担任财务干事和国资秘书,主要负责财务预决算、各类财务报销及国资管理工作。
王宏波:协助做好经费报销及期刊、信件收发工作。
刘汉骄:协助做好行政秘书和财务报销工作。
院党建办公室
刘晓庆、杨朝清
刘晓庆:担任党务干事、组织员,主要负责党建、教工思想政治、组织与统战工作。
杨朝清:担任宣传与信息员,主要负责宣传工作。
本科生培养办公室
陈静、汪青
陈静:担任本科教学秘书,主要负责本科生培养的日常工作。
汪青:协助做好本科教学的文字工作。
四、科研、人事与图书工作办公室:
张艳红、高景、赵娜
张艳红:担任科研秘书与人事秘书,主要负责科研、人事日常工作和期刊平台工作。
高景:主要负责图书资料室工作。
赵娜:协助做好人事文字与制度建设工作。
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赵琼、罗俊容、史梅
赵琼:担任研究生秘书,主要负责全日制研究生、留学生各项日常工作。
罗俊容:担任国际化、信息化秘书,主要负责非全日制研究生工作和国际化、信息化工作。
史梅:担任学科建设秘书,主要负责做好学科建设的相关事务性工作。
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
汪青、扈雅璐:负责2015级本科生的思想政治、就业及相关工作。其中汪青还负责师范生训测和勾沉剧社工作。
史梅、孟霞:负责2016级本科生的思想政治、就业及相关工作。其中史梅兼任本科学生资助工作联络员。
赵娜、王多:负责2017级本科生的思想政治、就业及相关工作。其中赵娜兼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联络员,王多兼任心理工作联络员。
杨朝清、李梦诗、徐晨阳:负责2018级本科生的思想政治、就业及相关工作。其中徐晨阳兼任院分团委书记。
刘汉骄:负责2019级本科生相关工作。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
郝琴、刘晓庆、刘旭平
郝琴:主要负责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就业及相关工作,并牵头负责研究生会、研究生资助以及电子屏、期刊、信件领取、收发等工作。
刘晓庆:主要负责学术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就业及相关工作。
刘旭平:主要负责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就业及相关工作。
参考资料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领导班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11-23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院系概况
历史沿革
领导团队
机构设置
院党政办公室
院党建办公室
本科生培养办公室
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