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龙属(属名:
峨嵋龙属)意为“峨嵋蜥蜴”,是种
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
侏罗纪中晚期(巴通阶到卡洛维阶)的中国。它们的属名来自于
峨眉山,峨嵋龙的化石是在1939年由杨健等人在峨嵋山附近的
荣县发现,属于沙溪庙组
地层。
峨眉龙是一种中型长颈的
蜥脚类恐龙,它体长16-21米,与
敦达古鲁龙属、秦岭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暂排第51位,生活在距今1.56亿年-1.45亿年前的晚侏罗世。高度则为4-7米左右,重量约10-15吨。与其他
蜥脚形亚目恐龙一样,
峨嵋龙属拥有典型的庞大身体与长颈部,头部成楔形,并且是草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
峨眉龙牙齿巨大,牙齿前端有锯齿。这明显特征表明它是一种植食恐龙。在那个时期,峨眉龙是
中原地区地区最常见的
蜥脚类恐龙之一,它们喜欢群居,经常把家安在内陆湖的边缘。
峨眉龙是一种中型长颈的蜥脚类恐龙,总计发掘有 六个不同的种,分别被命名为:荣县峨眉龙,常守峨眉龙(O. changshouensis)、釜溪峨眉龙,天府峨眉龙、罗泉峨眉龙和帽山峨眉龙(O. maoianus)。其中较天府峨眉龙稍为小型的
荣县峨眉龙发掘自荣县,是
四川盆地中最早发现的蜥脚类恐龙,由
杨钟健与camp于1939年共同描述命名的。
如同其他
蜥脚下目,峨嵋龙是草食性动物。它们是群中大型
蜥脚类恐龙,每个种的体型都有很大的差距,身长大约是介于10到20米之间,高度则为4到7米左右,重量约10到15公吨。与其他
蜥脚形亚目恐龙一样,
峨嵋龙属拥有典型的庞大身体与长颈部,头部成楔形。然而,不像许多蜥脚下目恐龙,峨嵋龙的鼻孔位于鼻部前端,而非头顶。由于后肢较长,其背部最高点位在臀部。
峨嵋龙的颈部长,颈椎数量多达17节,大于蜥脚下目的平均值。脊椎本身长且大。峨嵋龙可能是该时期
中原地区最常见的蜥脚类恐龙。它们可能与
沱江龙属、重庆龙属等草食性恐龙,都是以群体方式生存。
峨嵋龙是生活于
侏罗纪中期的一种体形较大的恐龙,体长12 至 14米,高5至7米,头较大,
颅骨高度为长度的二分之一多。它的颈椎很长,所以脖子显得特别长,最长的颈椎为最长的背椎的3 倍,超过尾巴长度的1.5倍。
峨嵋龙属前肢较短而粗壮,前肢第一指有爪,后肢第一、二、三趾上也有爪。它主要生活在内陆湖泊的边缘,牙齿粗大,前缘有锯齿,以植物为食。峨嵋龙喜群体生活。
峨嵋龙的第一个标本在1939年发现,大部分的化石则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才出土。目前已有六个种被命名,包含:
模式种峨嵋龙属(O. junghsiensis)、
峨嵋龙属(O. changshouensis)、釜溪峨嵋龙(O. fuxiensis)、
峨嵋龙属(O. tianfuensis)、
峨嵋龙属(O. luoquanensis)以及毛氏峨眉龙(O. maoianus)。它们大多是以化石发现地为名。其中以
峨嵋龙属最小,只有11米(35呎)长;天府峨嵋龙的颈部最长,长度约达9.1米(30呎),目前只有马门溪龙超过这个数值。在一个化石挖掘地点,发现了一个尾棍,可能属于
峨嵋龙属,可能当作武器使用。但该化石已证实属于一个体型较大的
蜀龙属。
峨嵋龙一度被分类于鲸龙科,因为曾在同一个尸骨层发现了峨嵋龙化石与一个尾棒化石。这个尾棒化石现在被认为属于一个巨大的蜀龙个体。不过,还是有人认为它应该有个很小的尾锤。
峨嵋龙属(O. fuxiensis)有时会与
自贡龙产生混淆,这两种恐龙虽然有相同的属名,但其实是来自于不同化石材料。
在1972年,
杨钟健、
赵喜进的马门溪龙研究中,曾提到了马门溪龙科(Mamenchisauridae)。而在2002年,Wilson建立了
峨嵋龙属科(Omeisauridae)来取代马门溪龙科,并包含峨嵋龙与马门溪龙两属。但科学文献中极少使用峨嵋龙科/马门溪龙科这名词。有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
颅骨类似
盘足龙,应属于盘足龙科。
目前可以在
自贡市自贡恐龙博物馆与
重庆市北博物馆看到已架设的峨嵋龙骨骸,两个博物馆都位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