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农学门,已经有102年的历史。1949年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相关院系合并组建为北京农业大学农艺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园艺学系,并设置相应的本科专业。
介绍
1952年,随着全国性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将原来的系和专业调整为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园艺系(设果树蔬菜、造园2专业)、植物保护系(设植物保护专业)。1958年,学校进行系和专业调整,调整为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农业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专业、作物遗传选种及良种繁育专业),园艺系(设果树园林专业、蔬菜栽培专业),植物保护与农业微生物学系(设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农业微生物专业)。
1986年学校进行机构改革和院系调整,设农学系(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农业气象专业),园艺系(果树专业、蔬菜专业、观赏园艺专业),植物保护系(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1995年学校将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合并为植物科技学院,按照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果树专业、蔬菜专业、观赏园艺专业等专业招生培养。1999年,学校又将原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分别调整为作物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园艺学院,分别按照农 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园艺专业招生和培养,但具体按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保与植物检疫、果树学、蔬菜学等专业方向进行培养。2001年园艺学院新增园林专业、2002年作物学院新增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办学规模
2002年,学校大规模进行院系调整,将作物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园艺学院合并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举全院力量按照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与培养(表1)。多年来,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各层次的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和种子科学工程等高级人才。近三年,培养博士生200余名,硕士生300余名。目前,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普通全日制在读本科生1520人,硕士生752人,博士生360人,外国留学生16人。
学院现设有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植物保护与植物检疫系、果树学系、蔬菜学系、种子科学系和观赏园艺与园林系等9个教学机构。现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教育部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分子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防治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玉蜀黍属育种工程中心等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农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果树学、蔬菜学、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种子科学、作物生理学等10个二级学科,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和果树学等5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06年的部分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参评的作物学和植物保护学2个一级学科均被评为第一名。在2007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作物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等二级学科被评为第一名。通过“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上述各学科点继续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如玉米育种、作物节水栽培技术、杂种优势机理、害虫生物防治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同时,蔬菜与设施园艺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和植物检疫学等新兴学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师资队伍
截至2012年4月,学院共有在岗教师235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教授95人、副教授77人,讲师17人,35岁以下教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占83.6%。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1人,这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正日渐成长为在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群体。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十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400余项,科研经费达18224万元。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等五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3篇;授权专利19项,育成新品种24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7项;成果转让金额超过1000万元。目前,学院承担各类课题200余项。2006年科研经费达7000万元,获得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53篇。是一个涉及生物、工程、环境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等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达52155万元。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等五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12篇;授权专利23项,育成新品种16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11项;目前,学院承担各类课题300余项。2011年科研经费达3.3亿元,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72篇。随着本科专业的拓展,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在中国农大名列前茅,学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教学工作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是由原作物学院、植保学院和园艺学院三个学院合并建立. 学院目前已基本完成学术队伍的新老交替,形成年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比较合理的师资学术队伍,中青年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70%以上,具备持续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9人。"九五"期间,累计培养硕士349名,博士209名,博士后25名;并已形成在校生1300左右的本科生培养规模,毕业学员遍布国内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以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为主,论文水平不断提高,博士生论文能够全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毕业研究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业务骨干。本学科教师去国外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参加国际会议100余人次,国外学者来本学科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70余人次。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将按照"学科互补、优势整合、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管理创新"的建设思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兼顾培育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加强学科的条件建设和人才建设两大基础,引进和培养更多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梯队结构,显著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作物、植保和园艺学科群的跨越式发展。
学科介绍
农学学科
农学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学科,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21世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农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要求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农作物生产、育种、栽培与耕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有农学、植物遗传育种两个方向。除设有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和植物生理生化、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气象、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专业基础课外,还有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等专业课。
本专业基础理论宽厚,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就业领域和行业广泛,既可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就业方向为全国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企业、国家机关等。
园艺学科
园艺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蔬菜的育种、栽培、生理等的学科。由于园艺产业和其他农业产业相比,更具有劳动、技术以及资金密集的特点,无论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满足近期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园艺产业都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育种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园艺作物生产、育种、栽培以及现代化温室产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园艺专业的特点,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本专业设果树、蔬菜两个专业方向。主要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作物育种、园艺作物栽培、园艺作物生物学、园艺作物营养,设施园艺、园艺产品采后技术、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等。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大、中专院校从事与园艺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园艺种子公司、园艺产品经营公司、科技园区及与园艺相关的企业从事经营与技术推广工作,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植物保护专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可持续农业、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方面迫切需要植物保护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学等高科技领域也需要此类高级人才。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管理、经营等多方面工作的宽口径通用型人才。
专业分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植检三个方向,除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以外,专业主干课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昆虫学通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植保技术。另外设有 25 门专业选修课。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专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央、省、市级植保科研机构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各级植保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同时能够从事病虫检测和防治,对外、对内植物检疫等工作,并可以担任大中型农场、林场、植物园、科技园区、园林部门、生物技术和农药公司及各级植保站的技术、推广、经营和管理工作。
园林专业
园林植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更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园林专业是造福人类、前景无限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学、生态学、园林艺术、园林学和观赏园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园林、城建、农业、商贸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林、城市建设、观赏园艺等科学有关的规划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
本专业分为观赏园艺和风景园林二个专业方向。观赏园艺专业方向 以园林植物繁殖、栽培、应用的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为主,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学生熟悉掌握园林植物种类与习性,又具有园林艺术修养和制图功底;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繁育、栽培、流通、应用以及园林企业经营管理,又能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风景园林专业方向 以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绿化与园林经营管理等的综合理论与知识为主,培养掌握风景区、森林公园及各类城市园林的总体规划、地形地貌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施工及园林经营管理的高级园林综合人才。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园林局、农业局、园林规划设计院所、城建部门、公园、相关企业、科研与教学单位以及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了由多位院士专家参加的论证会,在 2002年3月得到教育部批准,成为教育部本科专业招生中的第一个种子专业, 2002 年开始在全国招生。该专业是目前我国第一个为种子产业培养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专业,已经有5届农学专业的种子专业方向本科生走上社会,受到了种子部门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专业培养具备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农业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接受种子生产、贮藏加工、种子检验和经营管理等技术的训练。能胜任生产与经营、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有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种子加工与储藏、种子检验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病理学、种子生产与储藏实践、专业英语等。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农业公司, 种子公司, 种子管理站, 农资公司, 国家农业管理部门等。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设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温室等设施和设备,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高效益、集约化、规模化的特征。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环境控制、管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象征。本专业是一个涉及生物、工程、环境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培养具备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研究设计与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有农业设施设计基础、设施农业环境学、设施农业工程学、设施园艺栽培学、无土栽培学、植物学、遗传学、土壤学等。就业方向为与设施农业相关的生产、研究设计、管理、教育、贸易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咨询公司、国家机关等部门。
院系领导
分党委领导:
院行政领导:
系主任及副主任:
学院工会
科研队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介绍
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
教学工作
学科介绍
院系领导
学院工会
科研队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