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巷》是由
王为一执导,曾炜、王为一编剧,
孙启新、叶雅谊、芮旭华、李雅军、
许瑞萍等出演的
剧情。该片讲述了广州城内三家巷的几位出身于不同阶级的年轻人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相约为祖国富强而献身,最终他们却分化为誓不两立的仇人,走上不同道路的故事。该片于1982年上映。
1923年,广州城内的三家巷住着有姻亲关系的官僚地主阶级的何家和买办资产阶级的陈家,以及
工人阶级的周家。由于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加上当时广州革命活动的开展,三家巷的青年们各自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盟誓换帖,表示永远互相提携,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同时,这三家的青年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恋爱关系:陈家的大少爷陈文雄和周家的三姑娘周泉在热恋之中;周家的二儿子周榕与陈家的二小姐陈文娣则是亲热的一对;而何守仁也在追求陈文娣,陈家的四小姐陈文婷爱上了周家的小儿子周炳,可周炳却与
表妹区桃真诚相爱。周炳由于家境贫苦,又感老师思想迂腐,便停学随父打铁。他与区桃情投意合,共同向往着革命成功后的幸福生活。区桃在抗议“五”惨案的示威游行中被枪击中,不幸牺牲。周炳悲痛万分,一度意志消沉。在大哥周铁和表姐区苏的劝导下,他才及时醒悟,积极投入省港大罢工的行列,立志为区桃报仇。陈文婷为把周炳对区桃的痴心钟情转移到自己身上,怂、资助周炳返校读书,让他成为上等人,以便将来和他成亲。但是,周炳革命意志坚定,鼓励文婷参加革命并拒绝接受陈家的钱财,致使两人矛盾迭起。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三家巷的青年们终于分化为誓不两立的仇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婚姻也发生了变化。结果,陈文婷离开了周炳,另嫁了“达官贵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周炳逐渐认清了陈、何两家的专制、自私和反动立场,他更坚定地参加了广州武装起义,为推翻这个旧世界而冲锋在前。
编剧曾炜接到改编任务后,谢绝了一切社交活动,日以继夜地创作,五易其稿,在改编过程中还经常重游小说所描绘的三家巷风格的街道,回想20世纪20年代的情景。在小说作者欧阳山建议下,
王为一、曾炜将准备拍摄上下集的电影文学剧本改为一集,由九万多字压缩到五万多字。因为王为一导演在选角时坚持演员一定要有广东人气质,所以剧组大多数演员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而且多是新人演员,区桃的扮演者薛白甚至是开拍后才被王导选中的。为了验证自己选的演员是否够“广东味”,王导让他们化好妆后分成陈、周、何三家坐好,请原著作者欧阳山“接见”。该片的重头戏“沙基惨案”,其事件发生地点沙基大街在解放后修建了人民大街,剧组不得不在沙面西街拍摄这场戏,而该处是广州交通要道,白天车辆行人极多,剧组在拍摄时需要抓紧时间。为此,导演在开拍前一天晚上,反复为从广州各大、中学校抽集的一千多群众演员说戏,指导他们操练步伐,从深夜一直练到凌晨。到正式开拍时,剧组只用了十分钟就拍好了镜头。薛白在拍摄该片的前几年就读过《三家巷》小说并爱上了区桃这个人物,当时她暗下决心,如果有机会就会扮演区桃。没想到数年后真的如愿以偿。虽然在该片中区桃只有五十个镜装潢,但薛白认真准备,读小说,写笔记,查资料,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扮演陈文婕的李伟萍,为了突出角色的性格,向导演建议给角色戴上眼镜,而且本来从来没有戴过眼镜的她为了塑造角色,在日常生活中都戴着眼镜。她处处以角色要求自己,平时与饰演文娣、文婷的演员也以姐妹相称,培养感情。四小姐陈文婷的扮演者叶雅谊性格文静,连同班同学的名字也叫不全,她为了表现陈文婷活泼的性格,除了写角色分析和拍片体会以外,还强迫自己改变性格,主动和大伙谈笑。扮演周炳的
孙启新刚到珠影时体重是一百二十斤,导演要求周炳块头更大些,为此他天天锻炼,短短几个月就增重十一斤。孙启新不懂广州话,而导演又要求演员各自用本人熟悉的语言排戏,这导致在演对手戏时,他因为和对方语言不通造成感情交流的隔阂。为减少这种情况,他反复熟读对话,连对方的台词也记下来。
小说《三家巷》刚问世时,
珠江电影制片厂就决定要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并指定
王为一任导演,邀请
曾炜参加改编工作。正在酝酿阶段,“文化大革命”开始,小说及其作者
欧阳山遭到强烈批判,电影拍摄就此搁置。文革结束后,珠影重提《三家巷》的改编事宜,仍由王为一、曾炜负责。
在改编时,编导明确了改编必须忠于原著,特别是主人公周炳要按照原著的精神来塑造,尽管小说中的周炳是个在成长中的并非“完美”的人物。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由于影片长度限制,以及发挥电影艺术表现手段、加强电影观众欢赏需要的戏剧性的需要,
王为一删去了小说的前十章和后八章,集中展现三家巷的青年们从盟誓到分化的过程以及周炳的成长,历史背景也仅取
沙基惨案、省港大罢工、
广州起义三个历史事件。在删减的基础上,编导也进行了一些重要增补,加入了小说没有情节,如:周炳和陈文婷在中央公园最后的约会,周炳回家看到陈文婷穿着结婚礼服去参加婚礼,以及陈文婷与胡杏议论白兰树等。
该片的节奏控制得非常舒缓,一切娓娓道来,显得极有耐心。而且,影片的表现形式也回归自然。同时,该片表现了导演
王为一对
岭南文化的高度认同。作品里浓郁的中国
岭南味道,不但是
布景、音乐,还有人物的表情、动作、气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镇评)该片的开头和结尾与小说皆不尽相同:开头的宁静和嘻闹,结尾的炮火连天;开头的亲缘爱侣,结尾时已各散东西,首尾呼应,两相对照,加上沙面的激战,荔湾湖的游艇,
芳村区的旧式招贴,古老的联姻仪式,当时人的服饰器物,以至那木屐的响声、白灼的鲜虾、
艇仔粥,渲染了鲜明的时代气氛,清晰的革命脉膊和浓郁的南国风情习俗。用电影语言,把观众带进那苦难的年代、特定的环境里去,这是该片的一个特色。该片既忠实于原作,又按照电影艺术的要求和容量,在原作基础上有所取舍,有所隐显,使其内容和形象彰明昭著起来。该片的第二个特色是在小说众多人物中,突出写几对人;在复杂的事件情节中,融合为有数的若干场景,使影片结构紧凑、结实。该片的第三个显著特色是用白兰树穿针引线,前后勾连,借以缀合剧情,使矛盾集中,层次分明。但是,由于影片过分压缩了区桃的戏,加上演员选择上的某些失误,不只影响了
周炳性格的脉络和刻划,减弱了主人公对白兰树思念情绪的感染力,而且区桃因缺少前因,她的牺牲变得仓促。这在影片结构上造成铺垫的某些缺陷,给人以突兀之感。(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
黄树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