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山鹧鸪
鸡形目雉科动物
台湾山鸪(学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雉科山鹧鸪属的一种鸟类。罗伯特斯温霍在1864年描述了这种鸟类,并提出它属于一个新的属。这种鸟的喉部有一个“丑陋的红色斑块”。斯温霍最初以为鸟受伤了,但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这个斑块是自然的。这个红色斑块可能只存在于繁殖季节。作为独型种,它现在被归类到鹧鸪属。种名crudigularis源自拉丁语,意为“流血的”和“喉部的”。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它最近的亲属并不在邻近的中国大陆,而是在东南亚,并且它们在冰河时期海平面下降时沿着大陆架地区扩散。
形态特征
台湾山鹧鸪雄前额灰色,头顶至枕淡红褐色,具黑色羽干纹;眼先灰白色,眼区黑色,眼睑栗褐色;头侧黑色,杂有白色;后颈暗鼠灰色而具黑色斑点。背、腰、尾大致为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内侧飞羽有宽的栗色羽缘,最内侧飞羽具黑色亚端斑和栗色尖端。颊、喉和前颈白色;杂有少许不甚明显的灰色羽毛。尾下覆羽淡土黄色或白色,具黑色横斑;嘴黑色,脚红色。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喉有窄的、杂有白色的横带。
大小量度:体重311g,体长200-240mm,嘴峰♂21mm,♀16mm;尾♂59mm,♀47mm。
分布范围
台湾山鹧鸪是中国的特产鸟类,分布于台湾的宜兰县台东县、花莲等县境内的山地。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原始阔叶林中,多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中活动,有时也出现于林缘灌丛与草丛,甚至出现于裸露的悬崖地带。
生活习性
善于隐蔽。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平时多呈2-3只的小群活动。活动多在林间地面上,晚上则栖息于树枝上。每当清晨和黄昏时刻,常发出一连串清晰而宏亮的叫声,且愈叫愈高,当叫到最高时,又会突然急降而下,重复鸣叫,鸣声似“咕噜,咕噜,丢鼓-丢鼓-”声,越升越高至高潮时突然回落。由于鸣声清脆宏亮,很远就能听到,而且多是在清晨和黄昏固定时刻鸣叫,比较准时,所以当地群众称它为“时钟鸟”。
主要以植物种子、浆果、嫩芽、嫩枝、嫩叶等为食,也吃蚯蚓、昆虫等动物性食物。觅食时常用脚在地上刨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6月份,亦有早在3月即开始繁殖的,营巢在山地森林中的靠近基部的地面上,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鸟在地上刨一个小坑即成。巢周围多有茂盛的灌丛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发现,但有时也在林下植物较稀疏的地方营巢而不甚隐蔽。巢内再铺垫以少许细的桔枝和落叶即成。有时也置巢于岩石缝隙间。每窝产卵6-8枚,卵椭圆形,白色而富有光泽,被有暗色云雾斑。卵的大小为40×30毫米。孵化期24天。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负责警戒。雏鸟孵出后不久即可随亲鸟活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94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作为食物被捕猎:因其易于饲养,且肉质鲜美,遂成野味店愿意收购的鸟类,故面临颇大的狩猎压力。 栖息地破坏:杀虫剂、木材生产和扩耕而造成的森林破坏。
由于台湾地区环保组织的积极干预,生态和种群的恢复,在2014年该物种的分布范围扩大,种群数量上升,已经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Arborophila crudigularis.The Red List Partnership.2024-02-0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4-02-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