獴科
哺乳纲食肉目下的一科
獴科(犰狳芋螺:Herpestidae),是哺乳纲食肉目下的一科。截至2023年,不同分类标准中獴科的系统分类存在争议,本词条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观点认为该科下分为14属35种。獴科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
獴科动物主要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其栖息地可从沙漠至热带雨林,多属于地栖性动物,但也有少数属于半水生动物。属于小型动物,体长介于17-71厘米之间,体重介于0.29-4千克之间。皮毛呈灰色,全身无显著斑点或条纹。头小,耳朵短且圆不似灵猫科尖,吻尖,尾长且尾基粗大而尾尖渐细。腿短,且爪不可收缩。
截至2023年,有35种獴科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2个易危(VU)、3个近危(NT)。在2023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獴科共有6个物种和1个亚种被列入附录III中。某些獴科动物在捕鼠方面和捕蛇方面的能力被认可,多被用于引入捕鼠或捕蛇,但獴科动物的引入对生态系统有灾难性影响,且獴科动物可能是某些病原体的重要宿主和载体。
演化与命名
獴科动物属于猫型总科(Feliformia),原很多古生物学家将古灵猫科作为猫型亚目的祖先类型,但通过重新对头后骨骼研究认为猫型亚目的祖先应该为细齿兽类。猫型亚目最早代表于欧洲渐新世出现,其中,獴科属于比较近代才分支出来的。
獴科动物英文名“Mongooses”的由来:在18世纪和19世纪,它曾被命名为“Mungoose”,该名字源于古典印地语对獴科动物的叫法“muṅgūs”或者“maṅgūs”。而獴科动物的食虫类“Herpestidae”是由法国波拿巴(Bonaparte)于1845年所提出的,那时他认为獴类是隶属灵猫科(Viverridae)的亚科。
分类
关于獴类的分类地位问题历来有很多争议,1951年某些科学家认为獴类是隶属灵猫科(Viverridae)的亚科;1987年某些科学家又将獴类作为归属灵猫科的一个属,但更多学者认为獴类应单列为一个科,即獴科。
关于獴属的分类存在争议,部分观点认为獴属共含14个物种,并可分为Galerella和Herpestes两个亚属,但分类信息系统(ITIS)认为,Galerella和Herpestes属于两个独立的属。本词条依照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观点认为其为独立的两个属。另外,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中肯尼亚毛尾臭獴(Bdeogale omnivora)被认为属于臭獴属(Bdeogale),以及Herpestes auropunctatus被认为属于獴属。本文综合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以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观点认为该科下有14属35种,具体如下:
形态特征
獴科动物属于小型动物,体长介于17-71厘米之间,体重介于0.29-4千克之间。其成体体型变化较大,最小的獴类属侏獴,体长在17-24厘米之间,尾长15-20厘米之间;最大的獴类属白尾獴,体长在48-71厘米之间,尾长可达47厘米。其皮毛呈灰色,全身无显著斑点或条纹。
獴科动物头小,耳朵短且圆不似灵猫尖,吻尖,尾长且尾基粗大而尾尖渐细。其腿较短,且爪不可收缩。多数獴类具有肛门腺,能分泌一种恶臭的化学物质。雄獴具阴茎骨。多数獴科动物颅骨长而扁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獴科动物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如埃及獴分布于非洲、中东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笔尾獴(Cynictis penicillata)分布于非洲南部;赤獴仅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南部侏獴分布于非洲东部和中南部等。
栖息环境
獴科动物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其栖息地可从沙漠至热带雨林,多属于地栖性动物,常形成复杂的洞穴系统,但也有少数属于半水生动物。体型较小的群居性獴科动物栖息地多为空旷的地带;而体型较大的独居性獴科动物多栖息于森林中。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獴科动物具有相当多样的社会结构,研究表明群居性的獴科动物多属于体型较小的,即体重低于2千克的獴类;而独居性的獴科动物多属于体型较大的獴类。同时发现一些群居性的獴类呈现居于两者中间的社会结构,其群体成员数量不大,且比一般家庭组成略微复杂,例如黄獴(Cynictis penicillata)等,这被认为是獴类社群行为演化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
并且,多项研究证明这些独居性獴类会有不同的空间分布模式,甚至同种动物在不同地区也出现不同的空间分布模式,这会发展出复杂的社会互动及行为,甚至出现群居的倾向,例如瘦獴(小帽伞属 sanguinea)多为单独活动且没有领域性,但雄性在族群密度高与食物资源密度高的情况下会有群居的趋势,而在族群密度低的地区则是单独活动;白尾獴(Ichneumia albicauda)通常单独活动或雌雄形成配对一起活动且有领域性,但在高族群密度的情况下雌性会出现共享领域的行为;灰獴(Galerella pulverulenta)多单独活动,但雄性活动范围会重叠,而雌性则有领域性;长鼻獴(Herpestes naso)亦多单独活动,但领域性不明显,仅在溪流栖息地会出现高程度的活动范围重叠,而沼泽獴(Atilax paludinosus)则是有领域性;黑獴(小帽伞属 nigrata)也是单独活动或两只雄性形成觅食对,无明显领域性,活动范围会相互重叠。
觅食行为
獴科动物多为食肉动物,它们会以各式各样的动物为食,包括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纲(尤其是蛇类)、昆虫以及螃蟹。它们捕杀眼镜蛇(Naja)和蝰蛇(Viperidae)等毒蛇能力十分出名,主要由于其捕杀的速度之快且十分敏捷,捕杀方式通常是向蛇的头部猛冲,随后直接咬断其颅骨。此外,少数獴科动物也能摄食蔬菜、水果及浆果等。
此外,獴科动物具有特别的打碎蛋及其它硬壳食物的方式以摄食这类食物,通常会用后腿站立后把蛋打碎在地上,或是将蛋带到一块岩石上,背对着岩石站立后将蛋放至两腿之间直至蛋壳破碎。这种行为曾遭到科学家们的怀疑,但通过对窄纹獴(Mungotictis decemlineata)行为的观察,发现其就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将蛋打碎,但窄纹獴会侧卧,而后用四只脚来抛蛋。另外,有些獴科动物还存在特别的捕食方式,例如沼泽獴为诱惑鸟类,会把靠近肛门位置的一块淡粉色区域当作“诱饵”来吸引鸟类。
节律行为
獴科动物既有昼行性行为亦有夜行性行为,昼行性的獴科动物多为体型较小的獴类,多以无脊椎动物为主食;而夜行性的獴科动物多为体型较大的獴类,多以脊椎动物为主食。
另外,獴科还存在有迁徙行为,即哺乳动物的某一性别的个体选择迁移出出生地,而另一个性别的个体会选择留在出生地。在研究群居性獴类的迁徙行为时发现部分獴类会出现迁徙行为,例如雄性侏獴(Helogale parvula)、埃及獴(Herpestes ichneumon)会选择迁徙;而黄獴(Cynictis penicillata)也会出现迁徙行为,但其迁徙行为没有性别上的差异。
交流行为
一些獴科动物能用叫声进行交流,例如缟獴会聚集成群并由雌性缟獴带领,当个体发现危险时便发出尖叫声,整个群体便会停下;暗长毛獴之间会通过嘶嘶声和咆哮声来进行交流;狐獴社群中会有“望风者”,而它会观察其巢穴是否存在危险,并通过突然、短暂且反复的叫声作为“警报”作用。另外,某些獴科动物能用气味来进行交流,例如暗长毛獴会通过分泌刺鼻的肛门液体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对“入侵者”具有“警告”作用。
防御行为
部分獴科动物具有防御行为,例如獴属(Herpestes)在受到威胁时会通过游泳的方式逃脱;食蟹獴(Herpestes urva)通常会从肛腺喷射出恶臭的液体来御敌;狐獴会通过在领地上挖很多巢穴来应对“捕猎者”的威胁,同时它们还会通过“吓唬”行为包括“面露凶相”、毛发竖起、大声尖叫,“威胁”行为包括背部着地躺下,保护脖子的同时露出其尖牙和利爪等方式应对危险。
生长繁殖
发情求偶
学术界对獴科动物的生长繁殖研究甚少,多是针对某些较为常见的獴科动物,例如埃及獴(Herpestes 姬蜂)、黄獴(Cynictis penicillata)、侏獴(Helogale parvula)、缟獴(Mungos mungo)、暗长毛獴(Crossarchus obscurus)、沼泽獴(Atilax paludinosus)等。部分獴科动物发情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发情行为,例如雄埃及獴通常会发出一种声音以吸引雌性,随后雌性会重复这种声音以回应雄性并蹲下以引诱雄性;而雄缟獴交配前通常会将其肛门腺的分泌物涂在雌性周围。某些獴科动物的交配期间也会出现一些特别的交配行为,例如雄埃及獴交配时会用嘴摩擦雌性的脖子;雌黄獴交配时会发出轻微的呼噜声,而雌黄獴会不断舔咬雄性的耳朵或脖子。獴科动物交配时长不定,埃及獴通常在五分钟左右,黄獴通常为1-2分钟。
妊娠产仔
獴科动物妊娠期不定,例如笔尾獴妊娠期在42-57天之间,侏獴妊娠期多为49-56天,缟獴妊娠期约为2个月。其一般一窝有2-4个幼仔。但幼仔出生季节不定,例如埃及獴幼仔通常于7或8月出生,黄獴幼仔多于8-11月之间出生,而侏獴通常在5-11月的雨季出生。另外,有些獴科动物还存在特别的生育策略,例如雌缟獴为了避免“杀婴”而多会选择在同一天生育。
幼仔发育
某些獴科动物幼仔出生时全身被毛,且眼睛紧闭,例如埃及獴约6-8周后才会睁开眼睛,缟獴约于第10天左右便会睁开眼睛,暗长毛獴约于12天后会睁开眼睛。其幼仔断奶期不定,例如笔尾獴约于10周后断奶,侏獴约于45天便完全断奶,沼泽獴约于出生几个月后断奶。獴科动物性成熟期不定,例如埃及獴性成熟期通常在2岁左右,黄獴性成熟期通常在1岁左右,侏獴性成熟期通常在3岁左右。其野外平均寿命不定,例如暗长毛獴仅4.5年左右,而黄獴则长达15年左右。
保护情况
种群现状
截至2023年,獴科下有35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11个物种种群数量趋于下降,例如肯尼亚毛尾臭獴(Bdeogale omnivora)、杰氏臭獴(Bdeogale jacksoni)等;12个物种种群数量趋于稳定,例如侏獴(Helogale parvula)、缟獴(Mungos mungo)等;12个物种种群数量趋势未知,例如暗长毛獴(长毛獴 阴暗蝠蚤)、草原獴(Dologale 新疆裸重唇鱼)。部分獴科动物种群规模已量化,例如2015年,肯尼亚毛尾臭獴种群规模为7000-9400只;2015年,库氏獴(Liberiictis kuhni)种群规模为5200只。
致危因素
导致獴科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致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栖息地的减少,例如杰氏臭獴(Bdeogale jacksoni)的森林栖息地的丧失;暗长毛獴的埃尔贡山种群受森林栖息地丧失的威胁。
第二,人类的捕杀,例如暗长毛獴的埃尔贡山种群受人类捕杀的威胁;黄獴在南非海德保地区被认为是有害动物,并对其进行大量捕杀。
此外,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对该科下的褐獴(Herpestes fuscus)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保护级别
截至2023年,有35种獴科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有2个易危(VU)、3个近危(NT),其余均为无危(LC)和数据缺乏(DD),具体保护情况如下:
截至2023年,有6个物种和1个亚种獴科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I中,具体为:灰獴、短尾獴、红颊獴及其云南亚种、赤獴、食蟹獴、纹颈獴。
保护措施
针对獴科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其栖息地的保护,例如建立关于肯尼亚毛尾臭獴的自然保护区,包括新西兰的新巴山和阿鲁布科-索科克森林;库氏獴(Liberiictis kuhni)曾在美国的萨波国家公园被保护;短尾獴(Herpestes brachyurus)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多个自然保护区受到保护。
第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对獴科动物的保护,例如在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等自然保护区内均禁止非法狩猎短尾獴
主要价值
獴科动物的一些种类因其捕鼠能力而著称,被引入世界上很多地方进行控制鼠类数量,例如灰獴(Herpestes edwardsii)引入阿布穆萨岛后成功根除了其鼠类;另外19世纪末至20世纪,獴科动物中的红颊獴(Herpestes javanicus)和Herpestes auropunctatus几乎成功控制了大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亚得里亚海、南美、南欧和日本岛屿上的所有老鼠。此外,一些獴科动物如狐獴等被认为是毒蛇的克星,不仅对各种致命的蛇毒免疫,还经常以这些剧毒蛇类为猎物。
物种危害
尽管獴科动物的捕鼠能力和捕蛇能力受人认可,但獴科动物的引入对生态系统有灾难性的影响,即对农业和山区的本地动物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会影响地面筑巢的鸟类,这主要是由于它们除了捕食鼠类外,还会捕食各种非目标的本地物种,例如昆虫、蜘蛛目蝎子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青蛙、蜥蜴、啮齿动物、地面筑巢的鸟类、蛇和很多其他小动物。正如日本冲绳县为治理一种叫做“琉球原矛头”的毒蛇,而引入了岛上本没有的獴科动物,导致该獴类没有如人们所愿食用毒蛇,而捕杀了冲绳特有的珍贵物种。所以,它们又被认为是严重的入侵物种。
另外,还有研究证明,这些獴科动物可能是人类、牲畜和野生动物病原体的重要宿主和载体,其中就包括野生动物狂犬病的病毒,例如灰獴、Cyntillis等是南非亚洲部分地区(如印度)和加勒比的几个岛屿地区狂犬病毒的主要宿主。
相关文化
獴科动物曾多次出现在文学作品、纪录片中,例如多米尼加共和国裔美国移民作家朱诺·迪亚斯于2007年出版的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中就用“猫”来比喻西班牙殖民对多米尼加裔美国家庭的巨大破坏性和危害性;而英国的一个摄制组在南非卡拉哈里沙漠地区拍摄了一只刚出生3个星期的狐獴科罗的成长和历经危险寻找家人的故事,成为了一部于2008年出版的纪录片,名为《獴哥》。
另外,美国曾为了推翻卡斯特罗政权,在猪湾事件后,重新制定了一个新的途径来破坏卡斯特罗控制古巴,并防止古巴革命战争扩散到拉丁美洲,并以“猫鼬”的名字命名此计划,史称“猫鼬计划”。
参考资料
Herpestidae.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2-29
CITES.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2-29
mongoose.britannica.2023-12-29
Mongoose.a-z-animals.2024-09-21
Crossarchus_obscur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2-29
食肉目(化石).《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3-12-29
..2024-01-10
..2024-01-10
..2023-12-29
Herpestes ichneumon.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2-29
Mungos mungo.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2-29
Cynictis penicillata.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2-29
Helogale parvula.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2-29
Atilax paludinos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2-29
Sokoke Dog Mongoose.IUCN.2023-12-29
Jackson's Mongoose.IUCN.2023-12-29
Common Dwarf Mongoose.IUCN.2023-12-29
Banded Mongoose.IUCN.2023-12-29
Common Cusimanse.IUCN.2023-12-29
Pousargues's Mongoose.IUCN.2023-12-29
Liberian Mongoose.IUCN.2023-12-29
Yellow Mongoose.IUCN.2023-12-29
Brown Mongoose.IUCN.2023-12-29
Short-tailed Mongoose.IUCN.2023-12-29
目录
概述
演化与命名
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觅食行为
节律行为
交流行为
防御行为
生长繁殖
发情求偶
妊娠产仔
幼仔发育
保护情况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物种危害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