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754年-815年),字处仁,出生于清河崔氏之清河小房,是
唐朝时期的大臣。他先后担任
渭南市县尉、左拾遗、右补阙、兵部员外郎、
中书舍人、礼吏二部侍郎和太常卿等职务。崔邠沉稳缜密,清廉节俭,深得皇上器重。他常疏论
裴延龄,为时所知。
元和十年三月,崔邠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获赠吏部尚书,谥号文简。
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父陲,官卑。邠少举
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
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
礼部侍郎,转
吏部侍郎,赐以金紫。
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
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乐》于署,观者纵焉。邠自私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
关于崔邠的父祖,
崔郸的墓志称"曾王父综,
礼泉县县令,赠吏部侍郎。大王父佶,太子
中允,赠左仆射。烈考陲,检校吏部郎中兼
御史中丞,赠
太师。"与《
新唐书》卷七二下《宰相世系表二下》记载相同。而《旧唐书·崔邠传》却记载"祖结,父,官卑。"《新唐书·崔邠传》称"父倕,三世一,当时言治家者推其法。"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注》卷二据
杜牧《崔行状》以及
刘禹锡《崔陲神道碑》已证明两唐书《崔邠传》其祖、父名之误。墓志记载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