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平(1910年11月10日-1992年9月27日),原名张昇,生于
海盐县黄庵头村。中国当代画家、漫画家。因创作三毛形象而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漫画世界》主编。
张乐平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喜爱绘画。1923年,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少年张乐平创作了平生第一幅讽刺漫画《一豕负五千元》,讽刺
曹锟贿选,引起当地轰动。1929年开始向
上海市各报纸投稿。20世纪30年代初期,经常在《
申报》《
时代漫画》《现象漫画》《
新闻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漫画以政治讽刺见长,揭露
帝国主义罪行、针破时弊,代表作有《不愿做奴隶的同胞都起来了!》《一颗子弹必须打死一个敌人》《穷凶极恶的结果》等。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筹组救亡漫画宣传队,从事救亡漫画宣传活动。1935年,25岁的张乐平画了一个大脑袋圆鼻子的漫画儿童人物,随手加了三根头发,起名为“
三毛”,并将这题材定为无文字
连环漫画。1946年,在《申报》发表以三毛形象为主题的
连环画《三毛从军记》,次年在《
大公报》连载《
三毛流浪记》,引起强烈反响。1949年,在宋庆龄支持下,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三毛原作画展,筹款创办三毛乐园,收容流浪儿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解放日报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专业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漫画世界》主编。张乐平晚年时,将自己最重要的两部作品《
三毛流浪记》和《
三毛从军记》的原稿分别捐赠给了
中国美术馆和
上海美术馆。1986年创作了生平最后一套
连环漫画《人到老年》。1991年4月4日,在《
解放日报》上发表生平最后一幅漫画作品《猫哺鼠》。1992年9月27日,张乐平在上海华东医院因
吸入性肺炎病情恶化,与世长辞,享年82岁。
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张乐平创作了大量作品,以漫画为主,还涉及
连环画、年画、
速写、剪纸等画种,其代表作有《
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
三毛外传》等,被誉为“三毛之父”“平民画家”。1983年,文化部(今文旅部)举办《三毛流浪记》原稿捐赠授奖仪式,授予张乐平“全国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称号,1985年,获
中国福利会首届“樟树奖”,《三毛流浪记》在2015年第42届法国
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上获“
文化遗产奖”,在2018年
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获世界首个无字书“特别荣誉奖”。
人物生平
童年时期
1910年11月10日张乐平生于浙江
海盐县,父亲张舟若是一位小学教师,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来维持。由于母亲精于剪纸,就成了张乐平在美术上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张乐平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按照中国北方和华东一带给孩子取乳名的习惯,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往往就大毛,二毛,三毛依次排下去。张乐平爱画画,但买不起纸笔,于是他就以沙滩为纸,芦柴为笔,无师自通,在
海滩作画,常常乐而忘返,直到母亲叫回。1923年,在高小读书的时候,因军阀腐败,
曹锟以5千
银元一张
选票收买议员,当上了大总统,受到国民的痛骂。张乐平就以《一豕负五千元》为题,画了一只猪猡背着一口袋
银行券,这幅漫画是张乐平第一幅漫画。
从学徒开始
为了生活,张乐平15岁就到上海郊区的一家木行去当学徒。张乐平在木行,白天晚上都要干活。但他对画画的爱好丝毫都没有减少。他没有钱买纸,而木行里除了账簿和信纸之外就没有其他纸张了。当时,木行的老板爱抽烟,张乐平就利用他为老板卷纸媒的机会,将纸留下一条空白卷,其余地方都画上画。不久以后,老板发现了,张乐平不得不另谋生路。他曾经回到家乡在迎北伐军宣传队作画。后来,张乐平进过私立美术学校,在印刷厂当过练习生,在维罗广告公司绘制广告画和加工来稿,也为
教科书画插图,又进了
三友实业社当绘图员,还画过一些时装设计画,曾经与
叶浅予合作画《明光麻纱》的时装设计书。1929年,张乐平开始向上海各报纸投稿。20世纪30年代初期,经常在 《
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逐渐成为上海漫画界较有影响的一员。上海的报章杂志上都刊登有张乐平的漫画作品。
新锐漫画家
20世纪30年代初,漫画成为激越的时代鼓手,引人瞩目,张乐平就是其中新锐的一员。年轻的张乐平成了上海滩上有名的三位专职漫画家之一,早在1932年,就有媒体将张乐平列入“海内第一流名画家”。张乐平经常在《申报》《时代漫画》《现象漫画》《新闻报》《大公报》等50多家刊物上发表作品,当时上海几乎所有可以刊登漫画的报刊都曾经刊登过张乐平的作品。
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形象在上海诞生,其奇特的造型立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
三毛这一典型形象表现了旧中国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以后又被改编成电影故事片、木偶片。1936年为筹组全国漫画家协会,当时有7位知名漫画家先行被
推定为筹备委员,张乐平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员。
抗日战士
1937年抗战爆发,青年张乐平为了
华族的生存,与
叶浅予等人组成了“抗日漫画宣传队”。1938年,叶浅予因公赴
香港特别行政区,漫画宣传队队务由张乐平主持。1939年,漫画队在
桂林市兵分两路,张乐平担任其中奔赴前线的队长。在郭沫若的领导下,辗转苏、浙、赣、湘、鄂、闽、粤、桂等地,沿途以布画形式向民众宣传抗日。1940年,他在上饶地区担任漫画宣传队队长,并出任《前线日报》副刊“星期漫画“主编,以后又在浙江金华参加进步画刊《刀与笔》的筹备与编辑工作。因国难当头,经费拮据,漫画宣传队终于解散。张乐平带着妻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流浪生活。这期间,他摆过画摊,卖过
菜饭,目睹
日本侵略者的奸淫烧杀,眼见灾民尸体被
山洪冲荡,国仇家难,汇于一身。当时他作过一幅自嘲式漫画《携家流徙图》,画中的张乐平,瘦骨嶙峋,挈妇将雏,拎着一只破箱,像飞天似的在空中飘忽。这段艰难的生活经历,也是他以后创作《
三毛流浪记》的生活积累。
1945年,张乐平重返
上海市,开始新的漫画创作生涯。后在上海参与发起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和上海漫画家协会。这一时期,《三毛从军记》在上海《
申报》发表,引起轰动。1947年6月,《三毛流浪记》诞生。随着《三毛流浪记》 在 《
大公报》连载,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1949年4月,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张乐平举办了三毛原作画展,并义卖三毛原作及各种水彩、素描、写生画,筹款创办“三毛乐园”,收容流浪儿童。此后,他在解放日报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任专业画家。
平民大师
1950年,张乐平担任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以后长期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并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顾问,
中国文艺网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五、六十年代,张乐平创作了大量的时事漫画,名重上海滩。在此期间,张乐平除创作单幅漫画外,系列漫画计有:《
二娃子》《萌萌与菲菲》《百喻经新释》《胡大生活漫记》《父子春秋》《我们的故事》《好孩子》《宝宝唱奇迹》《小咪画传》《小萝卜头》等。三毛系列漫画计有:《三毛翻身记》《
三毛日记》《三毛今昔》《三毛新事》《三毛迎解放》等。张乐平在《
小朋友》《儿童时代》等刊物上长期为儿童作画,以后合订成书,成为《我们的故事》,并荣获
莱比锡市封面铜质奖。而且张乐平经常深入学校及
马衙中心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儿童活动场所辅导小朋友,曾几次荣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称号。他的书信也经常送到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和少先队,张乐平成了名副其实的“三毛爷爷”。
张乐平的艺术生涯是多姿多彩的。除了画漫画,他的年画、插图、
速写、素描、
水彩画、剪纸、
国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例如,他的年画曾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获得
一等奖”。
晚年时期
粉碎“四人帮”之后,张乐平虽已年迈,还是抖擞精神,重上画坛,要把失去的10年补回来。1977年6月1日,三毛阔别十年后,以系列漫画《三毛学雷锋》形象复出。1979年,三毛爷爷以70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兴奋之余,他作了一幅《白头红心图》,表达对党的感情,画上有诗云:“画笔生涯五十春,赢来白发映丹心。七十当作十七样,追逐红旗再长征。”此后,张乐平又创作了《
三毛爱科学》《三毛与体育》《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系列
连环漫画。
1982年,当张乐平在上海再次举办画展的时候,他的画坛朋友纷纷作画祝贺,画中的张乐平或逗儿童,或藏酒瓶,或横枪跃马,驰骋画坛,好精神威风。1983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
三毛流浪记》原稿捐赠授奖仪式,原稿由
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荣获“全国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称号。1983年起,张乐平患严重
帕金森病,创作遇到极大困难,但仍在“救灾义卖”等活动中,用颤抖的手坚持作画。平时仍关心着
中原地区的漫画事业和青少年教育事业。1985年,《
漫画世界》刊物在上海创刊,张乐平任主编。同年,荣获首届
中国福利会“
香樟木奖”。1986年,创作最后一套
连环漫画《人到老年》。
1989年,以“
三毛”为笔名的台湾著名女作家陈平千里来沪“寻父”,被传为文坛佳话。1991年以《我的“女儿”三毛》一文,荣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两岸情”征文
特等奖。1991年4月4日,在《
解放日报》上发表最后一幅漫画作品《猫哺鼠》。1991年冬,张乐平决定将《
三毛从军记》原稿捐献给
上海美术馆。
1992年1月23日,在上海华东医院因
吸入性肺炎病情恶化。1992年9月27日下午6时,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2岁。
个人生活
张乐平的父亲张舟若是位乡村教师,母亲擅长
刺绣、剪纸,是张乐平最早的美术启蒙者。张乐平夫人冯雏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冯步青是当时
上海市有名的律师,1939年秋,抗敌漫画宣传队队长张乐平在
金华市举办个人战地素描展览会,正在金华主演
于伶的《
夜光杯》和
吴祖光的《凤凰城》的冯雏音与张乐平在画展上相识。于1941年3月18日在
玉山县结为伉俪,共育有7个子女,还先后帮助过许多孩子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岁月。张乐平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张乐平夫妇热心地收留了他。电影演员
上官云珠被迫害身亡后,她的一双儿女成了张乐平一家的亲人,张乐平的夫妇待他们如同己出。1991年3月18日,儿女们为他们这一对饱经磨难的夫妻准备了一个小小的
金婚庆典。两位老人携手追忆共同经历过的坎坷岁月。
主要作品
“三毛”经典
张乐平创作的“三毛”,影响了几代读者。“三毛”在1935年诞生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小顽童,他天真幼稚,调皮捣蛋,闹出了种种笑话。但是,看似简单的画面却常常带有寓言。1946年创作的《三毛从军记》,是张乐平奠定自己大师级地位的作品,也是把三毛推向历史的作品。描述了“三毛”在国民党军队里的军营生活,虽然含有一些谐趣的内容,但主调却是讽刺,它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随后于1947年创作了《
三毛流浪记》,作者凭着一只笔,几张画,无需一个文字甚至符号,把这个流浪儿童在旧社会被奴役、被欺负、被凌辱、被残踏的悲惨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放后,又创作了《三毛翻身记》《三毛今昔》《三毛迎解放》《
三毛日记》《三毛新事》等作品,描绘了三毛告别从军与流浪的苦难生涯,等到了光明的生活。
“三毛”不仅在中国为人所熟知,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被翻译成英文、韩文、越南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种外文版本在国际发行,出版各种版本的原著《三毛》漫画书已经超过100种。2015年,在世界
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上,评审委员会将文化遗产奖授予《
三毛流浪记》法文版。2007年,
三毛以“阳光三毛”的新姿态成了有1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世界夏季
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三毛主题展览及活动”不仅在中国各地多次举办,而且走向国际,在文化部(今文旅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在
保加利亚、
俄罗斯、
韩国、
法国、
毛里求斯、
比利时、
澳大利亚、
德国、
巴基斯坦等国举办,向世界人民展示三毛漫画的魅力。《三毛流浪记》被认为在世界漫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书籍作品
漫画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
获得荣誉
后世纪念
张乐平故居
张乐平故居位于
五原路288弄3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
建筑面积244平方米,为假三层近代里弄式花园洋房。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张乐平在此居住了近半个世纪,期间创作出大量漫画、
国画、年画、
速写和彩墨画等传世之作。故居的一楼布置呈现了百年乐平、大师漫画、艺苑掇英、朋友画我四个展厅,通过丰富的文献、实物资料可纵览大师一生重要节点。二楼复原张乐平居住时的原貌。
2008年12月,张乐平故居列为
上海市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包括张乐平故居在内的“
五原路近代建筑群”被评为“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6年2月6日起,张乐平故居向公众开放。2018年,张乐平故居被授牌成为“徐汇区市民修身基地”。2020年,被评为2019年阅文杯“阅读青春”深阅读计划(上海)“十大最受欢迎场馆”。2024年,成为“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
张乐平纪念馆
张乐平纪念馆坐落在张乐平的家乡
浙江省海盐县城中心,馆名由文坛巨匠巴金先生题写。1995年11月10日开馆,2011年12月迁建新馆,占地面积:3405平方米,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新馆于2012年2月10日正式开馆。
馆内设有序厅、生平展厅、遗作展厅、公共展览厅、多功能厅、少年儿童活动区域、创作研讨室、接待室等,馆外坐落着张乐平与三毛在一起的铜像。纪念馆陈列张乐平遗作和遗物等,用多种形式介绍张乐平投入社会和从事艺术创作的历程,配合放映根据张乐平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以及多部介绍张乐平的电视专题片。纪念馆收藏了张乐平数百幅原作精品,历次出版的画集,以及生前照片和遗物等。
张乐平纪念馆已被命名为
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
国防教育基地、
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
海盐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授予“全国少儿漫画基地”。2016年荣获嘉兴市“十大全民学习体验馆”称号。
宋庆龄陵园名人墓园
张乐平于1993年11月10日落葬在上海宋庆龄陵园名人墓园。两米高的
花岗石金砂石雕塑着张乐平的半身像,他右手紧握画笔,搂着小
三毛,左手托着下颌,微微低头沉思。碑文上刻着张乐平书写的一段文字:“凡是老树大树都是从幼苗长大的。对每一棵幼苗我们都要精心培育。”
回报社会
1983年,张乐平谢绝了海外收藏家想以高价收购《
三毛流浪记》原稿的要求,将《三毛流浪记》原稿共234幅捐献给国家,由
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为此召开了隆重的授奖大会。
1992年,张乐平已决定将《三毛从军记》原稿捐献给
上海美术馆,却因为病情突然恶化,最终这位平民大师还是未能亲自完成这一愿望。1993年,张夫人冯雏音遵照先生的遗愿,将《三毛从军记》原稿共114幅捐献给了上海美术馆收藏。这些原稿被誉为是“价值不可估量的‘镇馆之宝’”。
1995年,冯雏音向张乐平家乡
海盐县人民捐赠了张乐平的592幅作品原稿,包括除《
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以外的部分三毛原作。
1998年,冯雏音向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赠《
三毛翻身记》共39幅原稿,以及人民币10万元。
2009年7月,张乐平子女向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捐赠了一批原稿和信件,原稿包括张乐平创作的最后一部“三毛”连环漫画《三毛学法》,《三毛流浪记》封面设计稿、插图稿和1949年4月“三毛生活展览会”所用的美术字体;手稿有巴金和台湾作家三毛等36位文化名人给张乐平的信件。2009年12月,张乐平子女向上海漫画博物馆(筹)捐赠张乐平原稿2幅: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原稿之一和《我们的故事》原稿之一。
人物评价
热爱孩子的画家和作家,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作品于孩子有益,就是包括审美在内的教育。谁都会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否每一位画家、作家在创作时都是想着这句话呢?社会将从作品来检验画家和作家。张乐平是完全经得起这种检验的。(知名儿童文学家
鲁兵评)
漫画家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饶有兴味而富有意义的题材,以构思的新奇,形象的夸张,使所描绘的生活闪光。张乐平画儿童生活漫画,不仅注意观察孩子的生活,而且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因而他的作品,让孩子感到亲切有趣。(《小朋友》杂志主编鲁兵评)
张乐平是一个很杰出的漫画家,他不同于一般的漫画作家,他能够在漫画上创造了
三毛这样一个典型的形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等于是文学大师创造了一个文学的典型形象,也可以这样说,像
鲁迅的
阿Q,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这都是典型的形象。(画家沈柔坚1997年评)
张乐平待人接物有礼有份有艺术。亲切温暖、谦虚自然,又极懂得体恤了解他人心理。匆匆三日相处,与乐平先生,除了笔名之间的缘分之外,也的确建立了另一份不移的天伦之爱。这并不止张乐平如此待我厚我。他的家庭、夫人、子女,在这份宽爱人类的意识里,都不辱——“
三毛创造者”这五个字背后的含意。(三毛评)
人物轶事
代人受过
他是一个幽默大师,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个血腥的年代,他遭受非人迫害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幽他一默。有一次,造反派把他拉去和
丰子恺同斗。因为不认识谁是丰子恺谁是张乐平,以致“丰冠张戴”,把丰子恺的名字牌挂到张乐平的头颈上,把张乐平作为丰子恺斗了半天,他也将错就错。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甘心受斗不作说明,他说:“丰子恺年纪比我大,我代他受过,也好使他少吃点苦头。”
文革轶事
“文化大革命”使张乐平被迫搁笔10年。张乐平最痛苦的,不仅是挨斗和折磨,而是造反派把张乐平的画稿原作撕成碎片,强迫张乐平自己扫进垃圾箕里,这无异于当着狞笑的敌人亲手扼杀自己宝贝的儿子。张乐平想不通。一天晚上斗罢归来,取酒自斟,揽镜自照,画了一幅绝命图。画中的张乐平,两眼圆睁,胡茬如刺,画上没有任何语言,只题着“爸爸”两字,准备了此一生。看着看着,忽然心动:“我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不看看那些人的下场?”只因这一念之萌,使漫画家张乐平一直“保存”到今天。
喝酒的老头
酒,是张乐平清贫一生中惟一的嗜好。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老酒一杯以后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他在解放日报社工作,工作繁忙。常常半夜里突击画稿。张乐平总是带着酒,喝完以后,大笔一挥,作品就出来了。他喜欢喝酒,以酒待人,以酒解愁,以酒欢乐,以酒创作。文革中,“张乐平不许喝酒”的
标语从单位贴到了家门口。一向本分的他,却“恶习难改”。有时候连写检查的时候,也把藏着的酒偷偷拿出来喝。1992年,在张乐平遗体告别会上,老友
丁锡满特地献上一瓶
花雕酒,并为之斟酒送行。他眼含热泪悲痛万分的说:“乐平,再干一杯吧!”
参考资料
乐平人品>>.www.sanmao.com.cn.2024-04-02
新锐漫画家.www.sanmao.com.cn.2024-04-02
从学徒开始.www.sanmao.com.cn.2024-04-02
一生深情.www.sanmao.com.cn.2024-04-02
三毛的诞生.www.sanmao.com.cn.2024-04-06
三毛从军记.www.sanmao.com.cn.2024-04-06
三毛新生记.www.sanmao.com.cn.2024-04-06
信息发布.www.sanmao.com.cn.2024-04-04
张乐平—漫画.www.sanmao.com.cn.2024-04-02
故居.www.sanmao.com.cn.2024-04-02
张乐平纪念馆.www.sanmao.com.cn.2024-04-02
回报社会.www.sanmao.com.cn.2024-04-02
名人与三毛.www.sanmao.com.cn.2024-04-02
喝酒的老头.www.sanmao.com.cn.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