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众多杰出的科技发明创造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生辉,构成了先民智慧的历史回响。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
吉罗拉莫·卡尔达诺就认为中国人的磁罗盘、印刷术和
发射药是“整个古代无法与之相比的三大发明”,其后这一说法又因培根和马克思的强调而影响巨大。加上造纸术之后,“四大发明”的提法在20世纪被广为传播。然而,“四大发明”远不能全面概括我国古代先民的伟大科技创造。随着学界对世界文明史认识的不断深化,也随着国人对“创新”的热望,人们正在对中国人的创造力做出新的考量。学界与公众都非常关注中国人成就了哪些发明创造,
李约瑟、
华觉明等专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甚至还有争议。科技史学者总是希望在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视野下,总结国内外科技史、
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古代发明创造做出审慎的学术判断,回应弘扬创造精神的社会需求。该书是“
中原地区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推选出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并将其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类。
2010年10月26日,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吴岳良院士和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杨炳麟教授访问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
张柏春所长及
郭书春、
韩健平、韩毅、苏荣誉、彭冬玲等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专家讨论如何补充美国出版的Milestones of Science挂图,因为它未收入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张柏春等认为,我们编制中国科技发明创造挂图比修改美国出版的挂图更可行。此后,张柏春
吕振羽华觉明、
罗桂环、韩健平、关晓武等先生讨论如何向广大读者推荐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并于2013年7月开始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吕建华副社长商讨
合作出版挂图及相应图书事宜。
2013年8月5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并举行首次会议,依托研究所的古代科技史研究室,正式启动“发明创造评选”活动及相关出版物的筹划。参会者有自然科学史所的华觉明、
张柏春、罗桂环、
韩健平、
孙显斌、
韩毅、彭冬玲,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吕建华、赵晖。11月研究组举行学科召集人会议,推选各学科史的备选条目;1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各学科领域共百余位专家学者的意见。2014年3月11日,古代科技史研究室和图书馆组织召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评选汇总讨论会,张柏春、
罗桂环、韩健平、孙显斌以及各学科评选召集人、离退休专家、古代科技史研究室成员等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汇总各学科史专家通讯评审反馈的意见,逐项评审备选条目,初步推选出113项重要发明创造。
2014年3月21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网站公布113项发明创造的初步推荐清单。此后,又经过多次讨论,并征得一些外国专家的咨询意见,遴选出85项发明创造。2015年1月28日,《
光明日报》对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推荐的85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进行了报道,并刊出85项发明创造列表。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全面启动条目撰写工作。2016年初,根据后续的反馈意见,研究组将清单中的发明创造增加到8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