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晦墓是一座
唐朝重臣的墓葬,发掘于1996年,位于中国
陕西省高陵区泾渭街道。墓葬高4米,坐北朝南,地面上原有圆形夯筑封土。据考古学家介绍,墓葬内部结构复杂,包括前室、中室和后室,墓主人的遗骸已经不存。墓葬内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器物,包括铜镜、铜钱、银器、玉器等,这些文物和器物为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唐代重臣李晦墓位于
西安市城区之北20公里的高陵县泾渭镇渭河北岸,坐北朝南,地面上原有圆形夯筑封土,高4米。
199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对李晦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形制特殊,封土南侧为天井和甬道组成的墓道,墓道面端已被
渭河冲毁,现存7个天井,3座墓室两侧有5个壁,墓室近似方形,砖砌穹窿顶。壁龛及墓室文物多年来已被盗掘一空。但在第四天井西侧又发现一土洞式墓道,往西侧横向延伸11.6米后改为向北延伸20米,封门后又有一平面呈方形的穹窿顶式墓室,可称为。“外侧室”或“秘室”,三座墓室呈品字形布局,在同一封土覆盖之下。
外侧室每边各为4米,高4.8米,在室内西侧安放着迄今所知体量最大的石,长4米,宽3米,高2米,石椁顶部有脊,仿木斗拱,结构完整。古椁四壁内外两侧均有侍女,官员及花草线刻画,线条优美,完整细腻。在石椁东侧,出土三彩器物160余件。
另外,在外侧室
封门石之后,有一石质墓志。志为方形,边长0.9米;志盖为�顶,四周饰有线刻蔓草纹。由志文得知:墓主
李晦葬于永昌元年(公元689),为李唐之宗室,任秋官尚书,为
李治之宠臣。志文内容丰富,书法隽永,不但补充了史籍记载之阙佚,而且具有极高的书法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