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师院博物学系。1952年8月由原昆明师院博物学系更名为生物系,1958年9月生物系与化学系合并为生化系,1959年9月生物专业从生化系分离、与地理专业合并为生地系至1964年秋撤销。1971年6月生化系恢复,1978年12月生物专业再次从生地系分离、成立生物系,1994年3月生物系更名为生命科学系,2000年7月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
经过长期的建设,生命科学学院现设生物学系、
生物技术系、
环境科学系,下设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植物学、
动物界、微生物学、植物生理与生化、遗传学、生物教法等教研室。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 究中心挂靠于生命科学学院。学院还具有
生物工程学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包括薯类作物研究所、微生物工程开发研究所和生物资源技术研究所。学院设置了生物质能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人类遗传学博士招生方向,具有“环境科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环境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植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五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开展了面向高校教师的“环境科学”专业硕士,面向中学、中专教师的“生物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所有学位点研究方向稳定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已走在了
云南省相关领域的前列。
(2012年),在岗教职工67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0名,教授9名,副教授24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4%;在国外进行科技合研究,攻读学位18人次,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思想稳定的教师队伍。在校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人数已逾千人。
动物学教研室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承担全日制本科教学课程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生物统计学、普通生态学、保护生物学、行为生态学、生物伦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组织解剖学以及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级生态学、动物生理生态学、高级生物统计学、行为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研究进展等课程。同时,承担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建设。
本室教师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校合作项目和省院合作项目1项,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共5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三等奖各1项。
本室开设微生物学、微生物及微生物生理学、发酵工程概论、酶工程、应用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食用菌学、
药用真菌的生物学与
化学、环境真菌学、植物病理学、现代微生物学、基因工程概论、环境微生物学、分子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2005年首次招收生物质能方向博士研究生。
本教研室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酶工程研究领域成果。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
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云南省攻关项目及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省级重点学科项目等项目10余项。其中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耐热植酸酶基因的
克隆与表达与第二代高效、高产植酸酶”获重大突破,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一部《植酸酶的研究》被收录为中国博士丛书。获云南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
三等奖各一项,已招收博士生7名。
本教研室承担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相应硕士授权点、
云南师范大学酶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