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爬岩鳅(Beaufortia kweichowensis),又称爬岩鱼、粘鼻鱼、石壁鱼,
鲤形目爬鳅科爬岩鳅属的水生动物。
中原地区特有物种,中国原生的
硬骨鱼纲,分布于
珠江的
西江和都流江等水系,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于龙江、
古宜河、
融江和
漓江等水系。贵州爬岩鳅是一种流行的
观赏鱼类,在观赏鱼界也常被称作“琵琶鼠”“贵爬”。
贵州爬岩鳅雄性成体自吻端两侧至眼下缘具刺状疣突。口下位,较大,呈弧形。唇肉质,上唇无明显乳突;下唇中部稍内凹,左右唇片边缘无乳突,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须前线稍外露,表面具放射状的沟和脊。上唇与吻端之间具吻沟,延伸到口角。口角沟铰深而短,延伸到吻褶两侧吁的后外缘。吻沟前的吻裕发达,分3叶,叶端圆钝,呈半圆状突出,中叶稍大,吻格吁间具2对小吻须,外侧1对稍大。口角须1对,约与外侧吻须等大。鼻孔较大,具鼻镕。
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阔,平坦。鳃裂极小,仅限于头的背侧面。鳞细小,头部及偶鳍基部的背侧面和腹鳍基部之前的腹面无鳞。侧线完全,自体侧中部平宜地延伸到
尾鳍基部。背鳍基长稍大于吻长,起点约在吻端至尾鳍基之间的中点,约与腹鳍的第2—3根分枝鳍条的基部相对。
臀鳍基长约为吻长的一半,第1根不分枝鳍条特化为铰强壮的扁平硬刺,末端压倒后稍超过尾鳍基部。偶鳍平展。
胸鳍基长约与头长
相等,起点在鼻孔中部的垂直下方,末端稍超过腹鳍起点。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小于至吻端的距离,基部背面具I接近吻长的肉质瓣膜,左右腹鳍条的最末3叫根分枝鳍条在中部斜向相连,末端折向背面,后缘有较深的缺刻,后缘接近或稍超过肛门。
肛门约在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间的中点稍后。
尾鳍长稍大于头长,末端斜截,下叶稍长。固定标本体背侧棕褐色,腹面浅黄色,头部和体背部密布暗色小因斑。偶鳍外缘白色,内侧有1弧形黑线;奇鳍均具由黑色斑点组成的条纹。
贵州爬岩鳅栖息在有较强水流的小溪中,
吸附于光滑岩石上,对
氧气有高要求,应该多光照,鼓励
藻类生长,模仿其原生环境。
平鳍鳅科一向是十分“娇气”的,没有条件的最好不要养。贵爬可算是其中最好养的了,是适合新手的上手品种,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最好有较大空间,以防争夺地盘而斗争。在水族馆中,模拟贵州爬岩鳅的自然
栖息地是理想的,因为这些鱼需要高氧水平。
贵州爬岩鳅需要良好的水流、充分的通气和水箱内的许多藏身之处。适当的照明对于促进水族箱中藻类的生长是必要的。然而,其他活水植物并不是必需的,尽管它们可能有助于维持水质。适合高流速水族箱环境的植物包括
铁线蕨和小
苏铁,它们可以生长在岩石或漂浮木上。贵州爬岩鳅通常在水硬度适中(最大12 dh)、水温在68°F至75°F(20至23.8°C)之间,pH值在7.0至8.0之间的水域中茁壮成长。36英寸(90厘米)的水箱尺寸是最好的选择。它们可以成群生活,数量为三到七只。
贵州爬岩鳅通常不是太具攻击性的水族箱鱼类,但像婆罗洲
花鳅科鱼类一样,它们是有领地意识的,可能会发生争斗或“顶头”的行为,其中一条鱼会试图覆盖另一条鱼。这些冲突很少会造成伤害,因为一条鱼最终会停止这种行为。
贵州爬岩鳅的雌雄之间几乎没有明显差异,但
雄性通常显示出更强烈的颜色。贵州爬岩鳅通常不会在圈养环境中繁殖,它们一般在模拟河流环境的水箱中的岩石下的坑中繁殖。
贵州爬岩鳅分布于
西江、
东江和
北江水系等,常生活于水流湍急以及多石的山溪和河流的上游。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三合。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于龙江、
古宜河、
融江和
漓江等水系。
细尾贵州爬岩鳅(Beaufortia kweichowensis gracilicauda),于1980年命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东江和北江水系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江、东江。
贵州爬岩鳅指名亚种(Beaufortia kweichowensis kweichowensis),
方炳文于1931年命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
珠江的
西江山溪和都流江等水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