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扬
明朝进士、宣大总督
王世扬(1544-1608年),字孝甫,号怀棘,广平县李白营村人,后迁至广平县东关东村。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后湖广道监察御史。历任浙江省巡按,宣府巡抚,宣大总督,左都御史协理戎政,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卒赠太子太保
人物生平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世扬任都察院右金都御史,巡抚宣府等处赞理军务。当时,朝中议定安抚蒙古部落史、车二部,安兔(蒙部落首领)勾结史部首领屡屡扰害边关。世扬联合西部蒙古首领将史部首领绑来。众人都说杀死祭庙,世扬说:“这是我的下属呀,怎能杀害他?”,史部人感激地说:“王公真爱我们呀”,于是和好。世扬加右副都御史,晋兵部侍郎,总督宣大诸边。安兔率部继续搔扰,世扬调集各路军马痛击获胜。甘肃省告捷,晋兵部尚书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世扬丁优还家,与乡里和睦相处。卒赠太保。《畿辅通志》有传。
人物成就
朱翊钧爱新觉罗·奕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 万历十年六月
戊戌选行人王世扬试御史世扬湖广道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万历十三年三月
○诏减袍服织造从浙江省抚臣王世杨之请也旧例每年一万疋后增至一万二千疋至是一年二运一运止四千疋矣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万历十六年十一月
○甲子工部覆河南省巡按御史王世扬奏河南境内黄河自潼关至归德开封市等处奔流二千余里去总河督臣远甚利害之切见闻之近必先抚臣宜于抚臣敕书增兼理河道一条与督臣协同行事诏从之
朱翊钧爱新觉罗·奕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万历十七年八月
○吏部推湖广道御史王世扬为大理寺左寺丞旨升姜璧为左世扬右之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万历十九年九月
○以阅视延绥大理寺左少卿王世杨任宣府巡抚
大明赵顼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二万历二十一年七月
○戊辰巡抚宣府佥都御史王世扬题斩获安兔下部夷首级三十七颗请议升赏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七万历二十二年九月
○丙戌升宣府巡抚王世扬为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五万历二十三年五月
○甲申升左副都御史王世扬升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
朱翊钧爱新觉罗·奕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六万历二十六年九月
○庚戌诏赏宣大总督王世扬银币以任内节省银一十万二千余两故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二万历二十七年三月
○己亥升兵部侍郎王世扬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协理京营戎政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九万历二十七年九月
录各省督抚饷司道臣功以原任总督王世扬劳最世扬升兵部尚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二万历二十七年十二
○户部题给京营将官赡及增火器选锋等如协臣王世扬议
大明朱翊钧爱新觉罗·奕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 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
戎政尚书王世扬以妖书首名疏辩求斥上皆不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五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
○辛卯以宣大山西省三镇修举八事三阅总叙文武各官原任总督王世扬加太子少保荫一子锦衣卫百户世袭服阕起用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三万历三十六年十二月
○辛酉原任太子少保兵书尚书王世扬卒世扬广平县人万历丁丑进士授行人选湖广道御史历官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屡荷录荫倭寇平升本部尚书叙宣大功加太子少保荫子锦衣百户世袭卒于家礼部言其品重鼎彝恩宜优恤与祭葬如例仍加祭妻并
朱翊钧爱新觉罗·奕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一万历三十七年八月
○辛亥予故戎政兵部尚书王世扬祭四坛仍加一祭给全葬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二万历三十七年九月
○壬辰予故戎政兵部尚书王世扬赠太子太保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三万历三十七年十月
○丙辰予故戎政尚书王世扬于原荫加一级世袭
代表作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万历十六年十一月
中原地区河防为要疏
御史王世扬题为河南省河防为要巡抚去衔未宜恳乞圣明俯赐查复以便责成事臣惟天下之事不能无利害亦不能无因革然有所革也必其有所害也若无所于害即无贵于革矣况不惟无害而且大有利于地方如河南巡抚管河之衔者恐即因之不暇尚可云革乎臣请为皇上悉陈之黄河自潼关而东迤逦二千余里始入于海中所经行地方则河南山东两省南北两直隶也故事各该抚臣虽皆领有管河职衔然疆域既分统辖各异非情有壅阏而不达则事多掣肘而难行故向来阳侯为患固云天数使然而要之人谋不臧亦未必尽无也顷者幸蒙皇上慨允科道诸臣之奏除去抚臣兼管字仍设总督大臣经理以数省之地总之一人凡属河防惟其擘画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葢无复有所为壅阏不达掣肘难行者此诚至计也顾总督大臣可设也抚臣兼衔不可去也保定山东抚臣兼衔可去也河南省抚臣兼衔不可去也何者葢事权不可不专而利害尤不可不审语云千人舆瓢不如一人负而趋也是专责之说也然不曰一手不能举鸿鼎一臂不能挽大车乎以是知事固贵专而有时乎不专者则求以共济而非好为多事也故使督臣在上流而抚臣在下流抑或督臣切近而抚臣窵逺则万一河流不靖督臣先己身任其事矣抚臣即有石画妙算何济燃眉徒多牵制之虞无益成败之数如是而去其兼衔何不可者顾河流虽经数省乃所经于中原地区者实则居半且抚臣驻札开封府督臣驻札济宁州是抚臣在上流督臣反在下流抚臣去河近而督臣去河反逺矣有如每年水涨之时或有溃决之患则必数日始可报知督臣督臣亦必数日始可走檄筑塞况波涛汹涌济渡为难即驰报亦有未便达者夫以患起于须臾而计图于持久即有大禹之智将安所施其不举濒河之民而胥溺之者几希矣争如抚臣驻札河干未决先防随决即塞且与管河各官聚一城面相可否无烦文檄不费日时之为得哉说者曰督臣之设正以权之不专奈何又令抚臣兼之噫是未尝引边事观之也今国家九边军务固尝以总理责之督臣然亦何尝不以赞理责之巡抚彼固以为相济而此可以为相厉哉即今年濒河州县凡无管河之官者为增官凡无管河之衔者为增衔岂非以河务为急而官职当备乎夫诚以河务为急而官职当备也臣意抚臣即素无此衔亦宜增入乃素有之而反去之岂以抚臣之要系顾出佐领下哉名除抚臣之衔以重督臣之任而实弛抚臣之担以贻督臣之忧之事理人情臣诚未见其可也说者又曰今年抚臣去衔未见事后之视今一也即过计何为臣又以为不然葢今河患初平人心正惕抚臣既自劳于经度安得不自爱其成功故夫夙夜拮据不敢怠遑者固忠所事也亦爱厥功也倘后安澜日久玩愒渐生由前观之事非已作则痛痒不关由后观之事有专官则功罪不与或安燕雀之愚致罹鱼鳖之患于时举而罪之督臣督臣则诿之逺不及知举而罪之抚臣抚臣则又诿之曰事难越虽云干系地方终难责然皇上业去其权矣可复重其罚哉是必有督臣以总数省之纲维亦必有抚臣以专一方之督责然后策有万全而事无后患也原议称令同心共济则既与以管河之事矣何必又吝一管河之衔而使他日旷职者借口乎此臣所以谓抚臣兼衔不可去而河南抚臣兼衔尤不可去者葢取其去者比之而知其利害有如此也如蒙乞敕该部再加查议如果臣言不谬除保定山东抚臣去河原逺无容别议外将河南巡抚兼管河道职衔照依各边巡抚赞理军务事例于新任抚臣敕内仍旧增入凡平日一切堤防之术务令与督臣议定而行惟有事则一面相机筑浚一面驰报督臣会议毋得推诿致误事机庶人有切身之虑事无卒至之虞督臣得抚臣而念有资抚臣得督臣而隔越无患则河防庶几永固而祖陵运道及中土民生亦自可无劳圣主之宵旰矣臣待罪兹土闻见颇真即督臣前题逺地修守疏中亦甚以遥制为不便窃妄以为将来事势必有出于此者用是辄敢忘其固陋少效欵之愚伏惟圣明留意幸甚等因奉圣旨该部知道
朱翊钧爱新觉罗·奕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一万历二十七年十一月
议戎政十事疏
庚午兵部覆协理京营王世扬条议戎政十事一曰推用营官宜公营官歇操以后总协科道同会选品其年资课其技艺序其荐剡分为三等名曰公选材官簿具册送部遇缺循次推升不得滥用科道年终小阅并复命举劾不必另行二曰选锋查补宜精选锋有单粮双粮总之不过一万四千余人既名选锋岂容老弱混入调阅之时查有年衰技劣者量行汰补收一人即得一人之用三曰存操训练宜实京营操规寅集辰散徒为故事议于开操之日递留一司训练将官身亲程督不得转委他人而赏罚之规斟酌于常操之例分别举行以昭劝惩四曰歇操短点宜密向时短点甚疏又奸军逃闪不到几于无兵议自今短点无论日之双车每日一营分定日期官军选锋兼搭赴点不到者严查究处五曰火器选锋宜拔京营选锋向止弓箭而不及火器不知火器重于弓箭议于战车十营营选五百月加行粮统以六司七司把总每季开操犒赏量加给以示优异其行粮乞炤先任协臣题允岁加三千七百五十石六曰新增战车宜裁神机八营神枢九营原系城守之兵后改为车营今此车强半毁坏而城守乏人议将战车裁去各兵仍旧城守月多挽车行粮一千二百石亦即住支以省冗费七曰军马更调宜禁营军原有定伍而奸军营调作弊马军当有定司而军马隔别各伍规避影射莫可究诘所当严禁者也八曰勋官入营宜择勋官入营教习必勋爵及应袭非谓概及于疏族载在令甲明旨昭然乃今入营者多系疏远旁枝无职白丁一经入营占用军伴马匹非令甲所以育餋勋臣世胄之意也宜一遵明旨非勋爵应袭者不得混入以为营伍之九曰将官体恤宜周各营将官向有随任亲丁宜查各营缺伍顶补以二名充一丁之饷又各官餋赡应行户部仿边将例一体均给以示一视同仁之意十曰把总淹滞宜振各营把总官卑俸薄年终举荐百不二三而部推寥寥多年淹滞人不知劝今后劳著荐多者量为推用以鼓舞人心诏如议
轶事典故
大头鬼王平顶灯的传说
明朝兵部尚书王世扬从小就爱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才肯睡觉。睡觉前他有一个端着灯到厕所方便的习惯。正是他有这个习惯,民间流传下来一个“大头鬼王平顶灯”的故事。
大头鬼,生前名叫王平。王平在世为人时生得三尺半高,二尺半厚,像一个过去打场的石子。尤其是他的脑袋长得特别大,而且是平头顶。常人扛东西用肩,他用头顶,远近闻名。他和王世扬同村居住。王世扬非常佩服王平的人品,经常在生活上接济他们母子二人。王平感恩世扬看得起穷人,经常夜里陪伴着他读书,为世扬磨墨涮笔,添油拨灯,打扫书房,省了世扬不少精力。
后来,王平身染重病。世扬为他请医、抓药,尽心照料。结果没有治好,死去了。王平去世,世扬非常悲伤,专门为这位生前好友撰文祭葬,发誓奉养好他的老母,告慰亡灵。
闫王爷也敬佩王平生前是一个老实人,大孝子,准备为王平安排一个好差事儿。王平对闫王爷的心意表示深切感谢,并请求闫王爷让他侍候王世扬一段时间。闫王爷见王平有情有义,眷恋故人,就答应了他。
王平与王世扬两世为人,王平生怕自己阴气过盛,影响世扬身体健康,再也不敢象从前那样围着王世扬转了。于是王平根据王世扬夜间读罢书上厕所的习惯,想出了为他顶灯照明的办法。
这天晚上王世扬正要端灯上厕所,王平说话了:“公子,把灯放在我的头上。”
王世扬吃了一惊,四望屋内无人,定神问道:“何人说话?你在哪里?”
王平答:“是小的王平,就在你身旁。”
“王平啊,你是不是转世还阳了?怎么只听见声音,不见你人呢?”王世扬又四处仔细瞧了瞧说,心里有点发怵。
“我说出来,公子不要害怕呀。”
“我们是知交,何怕之有?”真是大人物,大气魄。
“我是鬼了,所以你看不见我。”
“你是鬼了?”王世扬说:“那,为何能来阳世一游?”
王平说:“公子待我大恩大德,我死而不忘,是我请示闫王爷后专门来伺候你的。”
世扬说:“王平,既然如此,你能干点什么呢?”
“公子,我只能为你上厕所顶灯照明,略表寸心了。你把灯放在我的头上吧。”
王平,你头在哪里?”
“你看不见,只要你放下手中灯,我的头就接住了。”
王世扬随手将灯往下一放,只见这盏灯悬空停在离地三尺高的地方。王世扬不由赞叹:“王平,小鬼你的头好大呀!”
王平:“公子,你好大的胆呀!”
一人一鬼会心地笑了起来。
据传说,在王世扬做官前,大头鬼王平一直为他顶灯照明,助其成功。
凤凰庄的传说
明朝兵部尚书王世扬的家后来由原籍李白营村迁到了小东关村,即现在的广平镇东关东村。
相传,小东关村有一座天齐庙,即黄飞虎庙。王世扬的家离庙不远。不知是因为王世扬官位显要,还是别的原因,小东关村曾有一个非常气魄的别名,叫凤凰庄。
老一辈人都知道天齐庙前有两眼水砖井是不死鸟的两只眼睛。
有一年夏天,一个江南蛮子途经小东关村。他仔细相看过村庄外貌,发觉此处风水兴旺,气势不凡,整个村庄象一只飞舞的彩凤,瑞气飘祥,是一个出人杰的地方。江南蛮子一打听果真此村别名凤凰村,兵部尚书王世扬的家就住在这个村里。于是他进一步深入到村中察看。他走到尚书家门前,发现离门前不远有一个积满水的大坑,水面上漂满了西瓜壳。平常人看是西瓜皮,用他的“法眼”看则是一顶顶当官的乌纱帽。他认为在王尚书之后这家还将辈辈出官,而且官及半朝。
江南蛮子非常嫉妒王家的好风水,激起了他破坏小东关风水的决心。蛮子围着村庄转来转去寻找下“镇物”的地方,很长时间没找到一处合适位置。他闷闷不乐地走到天齐庙前,呆坐了半响,翻来覆去思考着查验过的地方,想不出一个头绪来。正在这时有个人挑着水桶走了过来,那人从天齐庙前井里打罢水就挑着往村里走去。蛮子望着挑水之人的背景若有所思起来。他在庙前踱来踱去,发现旁边还有一眼井。猛然醒悟:“哦,这是不死鸟的双眼,要害在此处。”喜得手舞足蹈,心花怒放,他暗暗思忖着破坏风水的办法。
一天,夜深人静。江南蛮子象一个夜游鬼,背着两口袋白石灰,走走停停,左顾右盼,悄悄地接近了天齐庙,停在了井旁。他侧耳静听一阵,周围静悄悄并无人迹。他迅速解开口袋绳,将两袋生石灰分别倒在两口井中。石灰遇水分化瓦解,放射出大量的热,井水很快沸腾起来。按江南蛮子的说法,这就是烧瞎了凤凰的双眼,破坏了此村的风水。实际这是一种迷信手段,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小东关这个凤凰庄自那时到如今没见丝毫损失,而且依然人杰地灵,前进、发展。
尚书助后生推车上坡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世扬告老还乡,从京城回到了故乡广平县李白营村。村里男女老少纷纷去探望这位从京城回来的大官。世扬应接不暇,忙得不可开交。平日乡里乡亲的谁家有事他都到场帮忙,与乡亲和眭相处,平易近人,从来不摆架子,不打官腔。
一日,他在邻村东营市办完事,回家路上,正走到桥头,看见一个后生推着一辆车上桥头大坡,非常吃力;世扬急忙上前,助后生把车推上了坡。后生回头正望,前面来了一个老者对后生说,“你回去说古吧,尚书大人帮你推车了”。后生感动万分,停下车,跪在世扬面前说:“劳烦尚书大人,小的万分感谢。”世扬弯腰扶起后生说:“后生免礼,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这一美谈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传了几百年、几十代。政协领导组织有关人员采访了前营支部书记王海斌,海斌说:“尚书帮后生推车的事,在村里传了几百年,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这个桥的遗址还在,就是我家西边五十米的那座桥,过去是个木头桥,坡度较陡,一个人推空车还很费力,何况推一辆重车,一般人都上不去。这座桥修了四五次了,就是现在那座水泥石桥”。世扬推车反映了他助人为乐,当官为民,和睦乡里,创造和谐社会的良好风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成就
代表作品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