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驮摩那,或译笩駄摩那、伐
达摩那(
梵语:वर्धमान Vardhamāna,约前599年—前527年,意谓光荣者),在佛教典籍中又名尼乾陀若提子,或尼干子,或尼犍,古印度宗教思想家,印度列国时代跋耆国人,
耆那教的开创者,被教徒尊称为大雄(Mahāvīra,音译摩诃罗,即伟大的英雄)。耆那教相信,他是第二十四位且是最后一位蒂尔丹嘉拉(tīrthankara,意谓祖师)。
筏驮摩那的出生地点,自古有许多说法,有三种说法最被人所熟知:包括今天的
瓦伊沙利县,
比哈尔邦贾穆伊,或是
王舍城附近的
那烂陀寺。其中比哈尔邦贾穆伊即是十六雄国时期跋耆国首都吠舍离外45公里的贡得村。
筏驮摩那与释迦牟尼一样,是部落首领的儿子,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他的父亲为出身自甘蔗王朝的
刹帝利,名为Siddhartha,母亲是离车部落的公主,名为Trishala。三十岁时筏驮摩那放弃了财产、家庭(他有一个妻子和女儿)和舒适的环境,决定出走寻求真理,追求精神上的觉醒。
在之后的十二年半,他透过进行密集的
冥想和深度的忏悔,最终得到了专一知识(Kevala Jñāna),也就是最终的启示。之后,他用余下的三十年生命游方传道,走遍了
印度,传授他的哲学,反对种姓制度,主张
和平主义,反暴力,还有不杀生、不妄语、
不偷盗、不邪淫及不执着的五誓言。筏驮摩那认为,透过
禅定和自我实现达到了觉悟的人,他们就是耆那(jina),即胜者,故称
耆那教。
筏驮摩那在波婆城(Pāvā,今日的波婆普里城)辞世,年七十二,白衣派认为他在公元前527年涅,而
天衣派认为是公元前468年。耆那教文献对他涅槃的描述各不相同,有些描述了一个简单的涅槃,而另一些则讲述了众神和国王参加的盛大庆典。 根据Jinasena的《Mahapurana》,天人前来参加他的葬礼。 天衣派传统的《Pravachanasara》说,他死后只留下指甲和头发,身体的其余部分像
樟脑一样挥发在空气中。在一些文本中,筏驮摩那在72 岁时,在六天的时间里向一大群人讲道,大众在这期间内睡着,醒来发现他已经消失了(只剩下他的指甲和头发,并由他的追随者火化)。
筏驮摩那的学说与佛教和
印度教的学说非常相似。
耆那教徒认为当一个人的肉体死去时,他的灵魂并不一同死去,而是重新赐给某个其它生物(不一定是人)。这种死后灵魂转生的学说是耆那教的思想基础之一。耆那教徒也相信磨—— 一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学说。从一个人的灵魂里解除堆积起来的罪过的重负,从而使灵魂得到纯洁,是耆那教的一个主要目标。筏驮摩那教导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解除肉体的快乐来实现,特别是耆那教徒应该实行严厉的
苦行。值得注意的是把自己饿死却被认为是值得赞扬的举动。
一种
非主流的说法声称佛教典籍中的尼乾陀若提子与
耆那教开创者筏驮摩那事实上可能不是同一个人,
宗教学家米歇尔·克拉斯昆-约翰逊(Michel Clasquin-Johnson)声称佛教及耆那教在对这一个人物的描写方面上有着太多差异之处,虽然他表示自己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但是他认为有理由怀疑把尼乾陀若提子与筏驮摩那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此他声称尼乾陀若提子可能是一个复合人物,其形象的一部分来自筏驮摩那的形象及另一位已被遗忘的宗教领袖的形象,后者可能是尼干子教教内的另一个教派的领导者或像
提婆达多那样的失败的篡位者,其事迹可能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失传或被后世的
耆那教信奉者从文献记载上删去。
大雄解释道:“无始以来,所有的生物(灵魂)都是在业的束缚中,而业是善或恶行为的积聚。在业的影响下,灵魂习惯于在
物质财富中寻找快乐,从而就有暴力的想法、行为、愤怒、怨恨、贪婪及诸如此类的罪恶在心中扎根。这些结果也导致业的进一步积聚。” 大雄教导:“正知(samyak-darshana)、正见(samyak-jnana)和正行(samyak-charitra)是自我解脱的真实之路。” 正行由五誓言构成:1、非暴力(Ahimsa)——不伤害任何生物。2、诚实语(Satya)——只说实话且语不伤人。3、不偷窃(Asteya)——不拿经由不当方法、途径得到的东西。4、纯洁行(Brahmacharya)——不沉溺于肉欲的快乐。5、不执着(Aparigraha)——完全不粘着人、地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