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黄金博物馆是国内最大的黄金博物馆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
山东省招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工业园——中国金都黄金珠宝首饰城内。周围有
同三高速公路、乌威高速公路、
206国道和德—龙—烟铁路经过。居招远市中心约1公里,是一处介绍黄金知识的专题型博物馆。招远——黄金生产历史逾千年,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金都”。该馆通过文字、实物、模型、图片等形式按金都招远的黄金资源、采金历史、现代生产、产业发展和经贸往来五个部分进行介绍,是解读黄金地质知识、黄金生产历史及黄金生产、
冶炼工艺的理想场所。馆内展现现代黄金生产和冶炼工艺的电力驱动仿真模型、介绍
招远市黄金资源的沙盘模型、按比例缩小的古代采金遗址和生产工艺模型生动、逼真,
矿石和黄金制品标本种类齐全,展现了招远在悠久的黄金生产史中为我们民族的发展、复兴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智慧。
该馆还利用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向参观者详细地介绍黄金生产史、矿脉分布等有关情况,展现黄金由矿石到首饰的完整产业链。在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献资料,更有大量珍贵的图片;不仅能了解到金都招远的采金史,更能形象地看到黄金从古代到现代开采、使用的演变历程。笔者将馆内的部分资料略加整理,呈送给对此感兴趣又没有机会亲自到博物馆的朋友们。
招远古属莱子国,
春秋时属齐,汉为曲城县,唐置罗峰镇,属登莱辖地。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始设
招远市。1992年,撤县设市。考古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招远境内就有采金活动。
管仲治齐,采取“山林梁泽以时禁发而不税”,即有利则开,有害则禁的灵活采矿政策。历代朝廷,每逢灾年,便开禁让百姓采金,遇丰年则禁采,致采金时断时续。
宋朝实行“官置场监”和“由民承办”,创流槽淘金工艺。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
赵恒派大臣潘美来招督办玲珑金矿,“岁溢数千量”。宋
熙宁元年(1068年),
赵顼派人来玲珑开矿。元代以官办为主,金民以30%课税率向国家缴纳黄金。明初禁金,
招远市采金受到影响。公元1522年—1566年,
嘉靖大兴土木,下诏开采
山东省金矿,“采金以助大工”,招远采金一时极盛。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
朱由校派太监
魏忠贤来招督采黄金。
清代,朝廷吸取明末战乱教训,下令禁金,以防聚众闹事。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为筹军饷,解除封金政策,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开采黄金。清光绪八年(1882年),
广东省商人郭德礼来玲珑开办采金工厂达3年之久。
光绪十一年(1885年),山东济东泰武临道道台
李宗岱在
李鸿章的支持下,筹集资本银45万两来
招远市和
平度市开办
金矿,连续三代在玲珑采金50年,盛时年产黄金7000余两。民国时期,采用“官留税金”和观留货制“的办法,实行官办、官商合办和民营的形式开采黄金,德、美、日等国商人来招开办金矿。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玲珑成立“北支那开发公司”,掠夺黄金29万两。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胶东特委在九曲村成立“招远采金委员会”,组织群众采金,支援
抗日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
山东省设立最早的黄金管理机构。
解放战争时期,
招远市采金16.9万两,将所产黄金送鲁南八路军办事处,再转送延安,支援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于1951年4月26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规定全国矿床均为国家所有,如无须公营或划给国家保留时,允许并奖励私人开采。1963年,招远县有62个生产大队开采矿洞81个,土法作业,黄金生产发展缓慢。1966年,招远始有县办
金矿。1975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视察
烟台市黄金生产时指出“努力发展黄金生产,大打矿山之仗”。国家对黄金生产给以优惠政策扶持,
招远市的黄金生产和建设加快了步伐。1988年,国务院授权国家黄金局对招远实行黄金产出投入总承包,计划单列,招远的黄金建设投入加大,速度加快,产量猛增。
1988年—2002年,招远乡镇矿山建设共投入15.85亿元,完成基建技改项目86个,采选规模达到13000吨/日,年产黄金81.65万两,实现利税7.2亿元。黄金市场开放后,招远黄金产业延伸发展迅速,在原有的黄金深加工基础上,成功引进了来自
美国、
韩国、
意大利、
香港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等珠宝饰品深加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