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1776-1863),清朝政治人物,字丰垣,号滋园,出生于直隶宝坻(今属
天津市)。他于
爱新觉罗·旻宁二年考中进士,后担任
编修、
侍讲学士、
少詹事、
通政使、左副
都御史等职务。
咸丰元年,他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李菡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曾督导安徽学政,并在工部和兵部等部门工作。他于
同治二年去世,谥号为
王鏊。
李菡,字丰垣,号滋园,出生年月日不详,1863年去世,清直隶
宝坻区(今属天津市)人。他是道光
进士。历任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
安徽省学政。
咸丰元年,署
礼部侍郎,应诏疏:“请戒饬诸臣:一曰振因循。积习相仍,中外一辙。用兵无可退之理,乃引疾归田,抽身保位,则因循在军旅矣。治水为难缓之功,乃自冬夏,漫口未合,则因循在河防矣。雍沙番案,
博尔济吉特·琦善以
总督大员,犹复语多狡饰,以至往返讯,则因循在刑法矣。顺天武清县逃犯,竟敢窝藏匪徒,浙江
奉化区刁民并敢迫胁官长,则因循又在郡县矣。伏愿皇上乾纲独振,力挽颓风,闻嘉谟则立见施行,睹弊政则悉除支蔓。惰者责之,勇者奖之,勤者进之,昏者黜之,庶奋庸熙载,百废俱修矣。一曰除欺饰。粤西逆匪,萌蘖在十数年之前,使抚臣早为奏闻,何难根株立绝?乃养成患,讳莫如深。比及有人指陈,势已不可扑灭。年来劳师糜饷,迄无成功,祸首罪魁,实由欺始。夫献可替否,宰相之责也;拾遗补阙,谏官之职也。伏望皇上开诚布公,虚怀善纳,导之使言,言之使尽,执两用中,归於至当。至科道职司言责,尤朝廷耳目之官,风闻偶误,小过可容,庶赣直得效其愚,萋菲莫行其罔,而宸聪四达矣。一曰屏偏私。人之气质,不能无偏,意见少有参差,议论遂多龃龉。相持不下,教令纷更,属员既无所适从,宵小遂从而谗搆。嫌隙日深,乖气致戾。刑部越狱一事,非其明验乎?夫师克在和不在众,两粤会剿,
湖南省防堵,将帅不应有诿罪争功之见,督抚不可存此疆尔界之私,同德同心,群策群力。苟无隙之可乘,定肤功之克奏。河、漕本属一体,未有河不治而漕治者。从前督臣、漕臣,曾因参劾厅员,各执己见,现在漫口不能合龙,漕船何由利济?亿万姓饥民待赈,数百万帑项虚糜,正大臣忧患与共之时。此即屏除嫌怨,共秉公忠,犹恐难以济时屯而民患;倘仍芥蒂未化,筹画分歧,不和政庞,咎将谁执?伏读仁宗御制《和同论》,谆谆以臣下偏私为戒。原皇上一德交孚,与百僚共襄上理焉。一曰防玩法。现今军务、河工,贻误诸臣,厥咎匪细。仰蒙宽典,仅予薄惩,恕其既往之,责其将来之报。而且失伍之将弁,准其带罪立功,溃防之河员,许其留工效力,恢宏大度,格外矜全,天下皆晓然於圣人不得已之苦心,与夫通变权宜之计,该大臣等久蒙倚任,渥荷优容,自无不激厉图功,竭忠矢志。第恐奔走御侮,难得贤员,幸泽恃恩,复萌故智。始犹惧罪之不可,一旦获宥,遂谓罪有可原矣;初犹虑法之不能逃,幸而苟免,遂谓法止于是矣。伏原皇上奋天锡之勇,播神武之风,宽大之诏,能发而即能收,希冀之恩,可一而不可再。则德威惟畏,玩纵之萌,不自止矣。以上四条,皆臣道之防,实切时之弊,而其本由於得人。进英锐,则因循者退矣;取诚笃,则欺饰者鲜矣。惟在皇上任贤勿疑,用材器使,俾朝无幸位,莫不图易思艰,庶可挽天灾民变之穷,而上副引咎纳言之至意。”疏入,上嘉纳之。
三年,授
兵部侍郎,署仓场侍郎。廉得奸人把持仓务,置於法。十年,调工部,复调吏部。
同治元年,擢工部尚书。二年,卒,谥
王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