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1920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西乡山南馆唐老圩,1939年入重庆
中央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43年毕业,获
学士;1944年在
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学,1952年获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1959年获史学博士;后留校任教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负责
口述历史计划中国部分;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亚洲研究系系主任;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
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西乡山南馆唐老圩,德刚幼时在私塾念书,旧学密,十多岁即已圈点过一遍《
资治通鉴》。
1939年秋考入重庆
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
黄彰健等人同学;此一时期的中大历史系有“沙坪坝的黄金时代”之说,
柳诒徴、
朱希祖、
缪凤林、
郭廷以、
向达、
沈刚伯、
贺昌群、
白寿彝、
韩儒林等史学家皆执教于此。
1948年,赴美留学,获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讲授《汉学概论》、《中国史》、《亚洲史》、《西洋文化史》等课程,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7年。
唐德刚的散文可读性颇高,旅美学人
夏志清教授誉之为“唐派散文”。夏志清先生在《
胡适杂忆》序中说,唐德刚先生“应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
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
文言文根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唐德刚与师
郭廷以,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家,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他受
柳诒徴及其他学衡前辈影响极深,肯定中国文化。对美国华人史有所研究。他在中国时曾在国军内当小兵,做过中学教员。在美国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及
口述历史工作,与当时政要如
顾维钧、
李宗仁、
陈立夫等人多有接触。和当时人在纽约的胡适则为忘年之交,有师生之谊,曾著《胡适口述自传》(1981)、《
胡适杂忆》(1979)。他曾参与发起在全球征集一亿人签名要求
日本偿付战争赔款的运动。
身为中国近代史大家,唐德刚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他认为整理和抢救史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提倡并实践了口述历史的方法,以此来记录和保存历史见证者的亲身经历和记忆。
1990年,唐德刚提出著名的关于中国历史演进的“历史三峡”说。他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从战国时期到
秦朝,大概经过三百年,核心转变见于三个基本制度的变化:一、政治上废封建,立郡县;二、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三、学术思想上由百家争鸣转为独崇儒术。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唐德刚认为,在近代西方文明挑战之下,我们从秦代模式以来的传统制度被迫作有史以来“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大转型”。第二次大转型是非常痛苦的,是一道狭窄的 “历史三峡”。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唐德刚预计需要历时两百年。也就是从一八四〇年开始,在二〇四〇年通过三峡,进入海阔天空的平静的
太平洋。第二次转型中,新的中华文明定型也必然有文化—社会—政治体制的三方面的转型:一、政治上化君权为民权;二、经济上化农业经济为工商业经济;三、学术思想上化控制思想为开放思想。他从此演绎出一个综合的文化概念——第一次转型是造成“行同伦”的社会,第二次转型则是行为不再同伦,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多元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