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9A
禾本科稻属植物
中9A为印水型三系不育系,1992年以优1B/L301B//内江市菲改B三交种的F3选系对印水型优1A进行测交,F1保持不育,以后对父母本同时边择优回交边各自稳定,至1996年9月达B5F1时,A、B已完全同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状整齐一致。
特征特性
中9A生育期短,感温型,其活动积温1542.8℃。
茎杆中长,主茎叶片数中等;穗长长,每穗总粒数多;分蘖率中上;
株叶型好,株型集散适中,剑叶中长,叶片与叶鞘深绿色;
开花习性好,花时早而集中,柱头白色,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谷粒细长,尖白色,千粒重中等,谷壳薄;
种皮白色,糙米率高,整精米率中等,垩白米率极低,垩白度极低,糊化温度高,胶稠度较低,直链淀粉中等,
评审意见
其大部分指标达部颁二级米标准。
栽培技术
4.1适时播种
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当气温回升并稳定在10℃以上时,安排最佳播种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上旬。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远离污染源的地块作苗床。为防止病害发生,播种前可选用水稻专用浸种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育秧方式主要采用旱育秧和地膜湿润育秧,具体选择应根据播种期、移栽期的早迟、前茬作物收获期和水稻本身安全齐穗期的要求来确定。秧田要施足底肥,及时追施苗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追肥以尿素为主。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秧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增强,成秧率提高,无病虫,二叶一心时喷施多效唑促进分蘖,培育多蘖壮秧。
4.2合理密植
根据前作和水利条件,应适时早栽。湿润秧田育秧秧龄35 - 40d左右为宜,旱育秧5叶前移栽最佳,有利于分蘖早,抽穗整齐。栽足基本苗,增加有效穗是夺取高产的基础。在中小苗或大肥田,每亩栽1.0 -1.3万窝,栽多蘖壮秧,亩基本苗12万左右。最好采用宽窄行栽插,有利于通风透光,栽插规格为(30+20)cm×17cm或(33+17)cm×13cm。要做到浅水浅栽,深水返青,移栽后及时查苗补缺。
4.3科学施肥
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保持前期早生快发,中期不徒长,后期稳得住,即移栽前每667m2施碳酸氢铵50 -60kg、过磷酸钙25 -30kg、草木灰75kg、农家肥(含腐熟稿秆、人畜粪便)1200 - 1500kg,或施用三元复合肥50kg、有机肥1500kg,可全层施用作底肥。对少数长势差的缺肥田追施尿素8 - 10kg/667m2,以便更好地促使平衡生长,健根壮秆,青秆黄熟。
4.4科学管水
采取“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晒田,湿润壮秆,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湿壮籽,黄熟落干”的科学管水方法。促进早发分蘖,每667m2亩苗数达到22万左右时视其水源条件应及时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保证有效穗在15万左右。
4.5 防治病虫
病虫害防治除做到种子消毒,带药移栽外,还应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做好螟虫、稻苞虫、稻飞虱以及纹枯病和稻瘟病的防治。结合病虫发生趋势和特点,对症下药,及时将为害水稻生长的病虫消除在始发阶段。防治穗颈瘟在始穗期每667 m2用75%三环唑209或75%丰登209对水50kg常规喷雾。防治纹枯病每667m2用井冈霉素2 5 - 50g对水50kg常规喷雾。防治虫每667m2用55%特杀螟509对水50kg常规喷雾。防治稻飞虱每667 me用25%扑虱灵1009对水50kg喷雾,按先四周后中间的顺序喷雾防治,着重喷在水稻中部和基部。
4.6适时收获。
水稻收获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产量,杂交中籼稻齐穗后35d充实度达到最大值,此时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参考资料
中9A.中国水稻数据中心.2015-05-02
目录
概述
特征特性
评审意见
栽培技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