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洞桥
宁波孔数最多的塘河桥
此桥孔多达13孔,故称十三洞桥。桥面全长53.31米,桥墩高近6米,东西横跨湖泊河。唐宋之间,西平原曾有过烟波浩的广德湖,湖泊河是广德湖西缘较深的水道。
十三洞桥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是宁波市孔数最多的塘河桥,也是现鄞州最长的多孔石梁桥。
桥梁构造
十三洞桥,位于鄞州集士港镇湖山村,全长53.31米,宽2.2米,由13个券洞组成,是宁波孔数最多的塘河桥。桥面中心微微拱起,使人遐思起银河的鹊桥。桥面用长石铺砌而成,已被风雨剥蚀得失去了平坦,石板缝隙间顽强地钻出几丝青缕,蜿蜒在桥面上。桥身没有设步阶草古时候方便车马通行。桥的两侧有26块护栏石,中心桥栏两侧刻有“十三洞桥”4个大字。桥身下的桥墩则用棱角条石叠成,上游迎水方设分水尖。史实和当地百姓流传下来的所见所闻证实,建桥以来,经过无数次洪水的洗礼广德湖上的许多桥都消失了,只有十三洞桥依然巍然屹立。
历史美卷
过十三洞桥,向南走数步,就是湖山书院的遗址,这里是当年进士董澜晚年回乡隐居时讲学的地方。只可惜20年前的一场大火,让我们无法领略其风貌。幸而,在桥西百米的一条河港边,有一排白墙青瓦的老房子,其中一间就是董澜旧居“进士墙门”,至今保存完好。寻着古迹,我们还在其中一家住户的板壁上,发现了一块高1米、宽2.4米的金字木匾,刻有“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泰瀛”和为董澜立的“会魁”两个金色大字,落款是嘉庆己巳年恩科会试第七名董澜立,说明这里就是董进士宅第。看着这些宝贵的遗迹。而关于十三洞桥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
根据清代《甬上望族表》记载,在宋代嘉熙年间(1237~1240年),宁波市第一大孝子董黯的第四十三世孙董全八,听闻鄞州西乡山碧水清,于是从慈溪市迁入鄞州集士港镇湖山村,在此渔樵耕读,世代繁衍至今,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董家村。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十四年(1809年),董家村董澜考中进士,名列“嘉庆己巳年恩科会试第七名,官授余干县知县。在离家30余年为官期间,董澜始终恪守官缄,勤于治理,政绩显著,且一生两袖清风,深得民心。所以等到年迈回故里时,形成了万人夹道送行的动人场面。
董澜虽然在外为官,但仍十分挂念家乡。当时董家地处湖泊河边,宽阔的的河面阻断了与对岸的交通,村民们出村进城都很不方便。于是董澜出资牵头建造了一座石桥,就是现在鄞州第一长洞桥十三洞桥。从此便打开了董家村几近封闭的大门,沟通了湖泊河两岸的交通往来,附近村人只要过桥即可到董家横、高桥和集士港。
渐渐的,这里有了“金山隔银山,洞桥十三眼,前后千母,杨柳十八湾”之民谚,意指湖山村一带的富饶和美好。那时候的十三洞桥四周风景秀丽,而站在桥面中央远眺近望,远、中、近景一览无遗。桥侧的古树,辽阔的湖泊河无限深远,与白鹤山的葱郁林木相映照,水天一色,不时有白鹭惊飞,景无边,意不尽。行人过桥后,总要坐在桥西侧的凉亭里小憩片刻。如今凉亭上的一副对联依稀可以辨认,寄寓着这里的惬意:
在十三洞桥的东畔有一座普济寺,主持和尚还很年轻,戴着一副眼镜,据他说这座古寺的前身是建于清代普济庵,是董澜为了能使母亲减少对自己的牵挂,安静度过晚年而建的。董澜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中了进士后,董澜长年在外为官,无法照料母亲,因此始终怀有愧疚之心,于是建造了此庵。
往事虽已越百年,但漫步桥上,心中掠过阵阵敬仰之情。董澜造桥解决了交通问题,造庵为村民树立的孝子榜样,而建造书院则是考虑到村民的前途问题,真是惠泽四方,难怪直到现在,村民们都以董澜为荣,只要一提及他,老老少少都能眉飞色舞地聊上几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桥梁构造
历史美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