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桥镇位于
老河口市市区东20公里,地处鄂西岗地的中心腹地,与本市5个乡镇接壤, 省道孟土路穿境而过,东接
河南省孟楼,西连316国道、
汉十高速公路。全镇共有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3482人(2017年),全镇版图面积101.23平方千米(2017年),总耕地面积6.7万亩,其中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3万亩,是鄂西北优质稻生产基地。
2019年7月24日,竹林桥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年末总人口35320人,其中男性为19641人。全镇25个村(居)委会,177个村民小组,户数7749户,总人口3.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万人。79个自然村,镇辖竹林桥、半店两处集镇,其中竹林桥集镇镇政府所在地共有大桥街、朝阳街、南叉街、仿古街、北馆街、竹北街、西十字街、老政府西街、老街等13条街道,硬化街道7条,长约42000m2政府位于集镇西侧,下辖财政、文教、司法、工商、土地、城建、供电、广播等23个单位(部门)及服务中心。集镇拥有粮油、畜牧、农贸三处,小商品批发市场一处。
两处集镇住户854户,个体经商户450家。电力、通讯、有线电视设置配套,居民供水不断改进和完善。集镇较好的发挥了辐射作用。
地理环境
全镇版图面积112平方公里,地形北高南低,西部以丘陵为主,东部较为平坦。这里水利资源丰富。引丹大渠、蒿堰河穿境而过,排子河横卧镇东。全镇有5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达2000万方,河渠纵横,绿水相连,是闻名全市的“鱼米之乡”。
行政区划
村委会23个,社区居委会2个。
政治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付静忠: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镇长晋瑞芳: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协助党委书记抓好党委工作;
党委副书记陈航:分管党的建设、群团工作,联系政协工作,分管农业农村、
计划生育、卫生工作,分管机关管理工作;
党委副书记刘延鸿:分管政法、武装、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政工作,分管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陈传金:分管财税、商贸、旅游三产、扶贫、移民工作;
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潘学银:分管宣传、统战、老体协、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分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武装部长万红生:分管武装工作,分管招商引资、工业经济、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招商引资考核、项目建设考核;
党委组织委员皮红光:分管组织、劳动人事、老干部管理、关工委和养老保险工作;
人大专职副主席谢忠义: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分管交通、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正科级干部韩天明:分管农业农村、老区建设工作;
主任科员黄惠莲:分管工会、妇联、科技、教育、食品药品监管、城镇医保工作;
正科级干部贺琦:分管政法、综治、民政、信访稳定和老促会工作,协管农村财务工作;
副科级干部王德云:分管政协联络处日常工作、关工委、
计划生育、卫生工作,协管信访稳定工作。
经济
发展
在党政班子及全镇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使三大支柱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和精米加工产业。利用竹林桥有三座中小型水库,两条长渠系,
西排子河临近6个村,有较好的水资源的优势,且有16家精米加工大户,就号召农民发展优质稻生产,并组建
老河口市奇迈农业现代有限公司,政府为农民和企业之间架起了桥梁,使精米加工初具规模,已注册的竹林桥牌精米已在全国12个省市建立了窗口和销售点,农民年种优质稻在2万亩以上,由此增加收入500万元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岗桃产业。竹林桥岗坡地多,在镇委、镇政府的积极号召下,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沿孟土路两旁的大堰、孟湾等8个村新开发大仙桃、甜油桃3600亩,花椒2000亩。同时,成立岗桃协会,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出了林果上品牌、上档次、上包装、上广告、上效益的思路,对6000亩桃梨等产品统一印制了包装箱,装上了防护袋。仅
油桃一项,全镇桃农户平增加千元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党委政府一班人,把抓好烟叶生产作为富裕农村、富裕农民、富裕财政的重点抓紧抓好。首先,把落实面积作为基础。每年初,大借市里出台了种烟优惠政策,引导烟农扩大烟草面积,并采取机耕不出资、税收返还等办法,用激励机制增强人们的认识,使全镇烟叶面积有了大幅度上升。二是抓好烟叶生产环节的管理。协调市烟草局多次指导全镇烟叶生产,使烟育苗、大田整地、大田移栽、科学施肥、病虫防治、兴建烟炉等工作有了很大提高。已建成千亩烟叶示范基地,专业村、专业组得到发展。
全镇生产总值为55188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5101万元、29625万元、453万元。分别比上年7%、9%、11%。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6764万元,亩平1260元;经济作物1311万元;
渔业1174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37307吨、(其中小麦12507吨,水稻19570吨,)油料作物635吨,瓜果8165吨,肉类43881吨,水产品1638吨,禽蛋3538吨。全镇税收17.5万元,农业税0万元。财政收入550.4万元,支出646.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38万元,比上年增长9%。全镇有个体工商经营户217户,经营总额181万元。竹林桥镇位于
老河口市市区东20公里,是鄂西岗地的中心腹地。全镇版图面积11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7万亩。
农特产品
竹林桥镇牌优质米,系精选绿色食品基地生产的无公害高档优质稻为原料,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采用全新工艺流程,实行自动监控手段,精细加工而成。现有九大系列12个品种。其中以竹林桥镇香米、竹林桥牌五彩米、竹林桥牌精优米(二优培九)为当家产品。该米米粒细长、色泽晶莹,醇香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回味无穷,现已远销北京、
广州市、
陕西省、
浙江省等全国各地,深受用户青睐。
社会
文化教育
竹林桥镇中小学名录
新农村建设
在小城镇、村庄的发展上,紧密结合全镇实际,以建设“山水园林”城镇,“文明乡村”为目标,以两处集镇建设为重点,以整治村庄为突破口,按照“规划合理、规范有序、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实施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新型“园林”文明村庄和集镇。
(一)加强建设集镇,抓好规范管理
一是狠抓集镇街道6条3100m2的硬化和6200米下水道兴建;二是加快对老城旧房改造拆建步伐,在近五年内完成52户(单位)拆建加贴工作;三是抓好集镇新街道(路)纵深发展,在抓好老街道(路)配套完善、新建街道(路)5条长达2060米;四是抓好配套工程建设在对现有下水道、公厕、垃圾池等修补完善的基础上,兴建10条下水道,3个公厕;五是动员集镇单位或居民狠抓集镇净化、绿化、美化、使现有街道在两年内完成绿化任务;六是健全集镇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其管理有章可循,监管处罚有据。
(二)突出重点,抓好中心村建设。依据孟土路、半秦公路串境交通便利的优势,搞好四个中心村建设,即拆除杨岗、孟湾、温岗3个自然村,建好温岗新路口中心村;拆除前李岗、崔岗自然村,组建好崔岗中心村;拆除中王湾、老王湾、东马湾三个自然村,建好三同碑中心村;拆除李家岗自然村,建好范冲中心村,努力达到村与村设计有特色,建房高标准。同时严格控制占地,用好闲散荒地,搞好腾
社节土,搬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规划长远,狠抓当前,坚持一户一宅建楼房力争向空中发展,结合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机遇、着力抓小村并大村、改造闲散村、填补“空心村”,合理布控,要精心规划,严格监管,逐步使每个村达到道路纵横,房成排,树成行,集中抓好老村庄改造与整冶。
小城镇村庄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村镇建设队伍建设,尤其是选好思想品质好、文化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村镇建设队伍上来。
二是建议上级部门对基层规划、管理人员定期培训。
三是望上级有关部门经常性对基层业务性指导,督促与交流。
四是加大对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小城镇建设功能。五是探讨小城镇建设的方法、经验和措施,学习借鉴外地小城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从而达到小城镇、村庄建设与经济发展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
竹林桥镇委、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扎实苦干,求实创新,全镇经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并举的发展思路,做到以农促工,以工哺农,实现良性互动,增强竹林桥经济实力。一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利用竹林桥大米品质好、种植历史悠久的优势,加强与襄樊引丹工程局、邻近乡镇合作,发挥两条渠系和17座泵站的灌溉效益,增加灌溉面积5000亩,2007年全镇优质稻发展到3.3万亩。同时按照“发展精米产业,打响竹林桥品牌”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在原有13家精米加工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规模,引进多家现代化大型精米加工企业,并以此辐射全市优质稻基地20万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成烟叶、优质稻、岗桃、水产四个板块基地。把烟叶生产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举措来抓,增加镇财政收入。在丘陵地带建设1000亩桃基地,建立岗桃协会,扩大市场份额,建精养渔池340个、2750亩,可实现年产鲜鱼960多万公斤,实现了库区农民靠水吃水的愿望。二是统筹规划发展工业。利用三同碑原成校、温岗村小学站等闲置房产、土地,规划发展食品工业小区;发挥温岗村地处
省道、交通便利的优势,利用村学校
闲置资产、土地,规划发展新型工业小区,使之成为竹林桥工业发展的希望。三是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所有到竹林桥镇投资办企业的客商,由政府负责办理一切相关手续,享受与市政府同等优惠政策,同时镇政府与职能部门联动,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实行承诺制,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招商引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