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作者
唐朝韦巨源,唐代长安
杜陵(今陕西西安
长安区)人。这是他在举办“烧尾宴”后留下的“食单”,又名《韦巨源食谱》。
“烧尾宴”是唐代的一种习俗。士子登科、荣进及迁除,好友同僚一起慰贺,盛宴置酒馔、音乐,谓之“烧尾。”据《辨物小志》记:“唐自中宗朝,大臣初拜官,例献食于天子,名曰烧尾。”可见“烧尾宴”一种是在官场同僚间举行的,一种是由大臣敬奉皇上的。
“烧尾”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新羊入群,群羊欺生,屡犯新羊,而只有将新羊尾巴烧掉,新羊才能安生,融入群羊之中。二说老虎变人,尾巴犹存,只有将其尾巴烧掉,老虎才能真正变为人。此外,还有鲤鱼跃龙门,非天火(雷电)将其尾烧掉而不能过的传说。可见“烧尾”乃是由民间传说得名,并逐渐演化成一种协调官场人际关系的“烧尾宴”。
唐朝的“烧尾宴”举办过多次。
韦巨源是在
李显景龙二年(7O8)“官拜尚书左仆射”时为敬奉中宗而举办的。但这次“烧尾宴”的食单已不全,只留下了五十八种菜点的名称及少量后人的注文。
简略地分析一下这份食单,可以看出,“烧尾宴”的品种有饭、粥、点心、脯、 、酱、菜肴、羹汤等等。这些饭点菜肴采用米、面粉、牛奶、
酥油、蜂蜜、蔬菜、鱼、虾、蟹、鸡、鸭、鹅、牛、羊、鹿、熊、兔、鹤等原料制作,取名华丽,制法不同,风味多样。如面点有“单笼金乳酥”、“曼陀样夹饼”、“巨胜奴”(酥蜜
咸馓子)、“贵妃红”(加味红酥)、“婆罗门轻高面”(笼蒸)、“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见风消”(油浴饼)、“
甑糕”、“汉宫棋”、“天花”、“素蒸音声部”、“生进鸭花
汤饼”等等,菜肴则有“白龙”(治鳜肉)、“乳酿鱼”、“葱
东安子鸡”(入笼)、“吴兴连带”、“
八仙盘”(剔鹅作八副)、“仙人”(乳沦鸡)、“箸头春”(炙活鹑子)、“五生盘”、“遍地锦装鳖”(羊脂、鸭卵脂副)、“汤浴绣丸”(肉糜治,隐卵花)等等。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唐朝饮食文化的发达。
韦巨源(631年-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北周御史大夫韦孝宽玄孙。
韦巨源出身京兆韦氏公房,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文昌左丞、
户部尚书、
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
礼部尚书等职。他在
武则天、
李显年间,先后四次被拜为宰相,官至尚书左仆射、
尚书令,爵封舒国公。后以宗亲之谊成为
韦皇后的心腹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