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刺虾
虎鱼科(Acanthogobius ommaturus)为虾虎鱼科刺虾虎鱼属的一种鱼。该种鱼分布于中国、
朝鲜和
日本的沿海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至
雷州半岛东侧。斑尾刺虾虎鱼在长江口及临近海域近岸具有一定的产量。该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由于该种鱼是肉食性鱼类,
对虾类的养殖危害极大。
斑尾刺虾虎鱼主要栖息在泥底浅海区,有时也进入河口咸淡水水域。喜穴居,仔鱼营浮游生活,后由浮游生活转营底栖生活。该种鱼体重范围一般为51~500g,体长范围一般为123~360mm。体延长,前部似圆筒形,微侧扁,后部渐细且较侧扁。背部灰褐色,腹面白色,背鳍2个,有数行黑色小点;
胸鳍长,呈黄褐色;腹鳍、臀鳍呈浅金黄色;
尾鳍尖圆或呈矛状,常有一块较大的黑斑。它们主要
捕食其他鱼类和
虾蟹类,有时会
同类相食。其捕食食物主要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先接近捕食对象的后方,伺机突然扑上去一口吞食。
斑尾刺虾虎鱼的
学名曾存在分歧。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斑尾复虾虎鱼和矛尾复虾虎鱼为同一种。中国学者房恩军等人研究得出,矛尾刺鰕虎科和斑尾复虾虎鱼种间遗传距离仅为0.014,小于临界值0.020,为同一物种。
异名争议
斑尾刺虾虎鱼的学名曾存在分歧。刺虾
虎鱼科属(Acanthogobius)发表于1895年,复虾虎鱼属(Synechogobius)发表于1863年,两属特征相同,依据
动物界命名法规的优先律,刺虾虎鱼属(Acanthogobius)为有效属。许多学者认为复虾虎鱼属仅存在斑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ommaturus)1种,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复虾虎鱼属存在2种,即斑尾复虾虎鱼和矛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为不同种。
学者认为2种鱼的形态差异集中在尾柄长与高、
尾鳍长与头长的相对关系,以及纵列鳞数上,经过分析论证,学者认为这些差异会随着鱼个体大小而发生变化,不能作为鉴别2种鱼的性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斑尾复虾虎鱼和矛尾复虾虎鱼为同一种。这两种鱼的论文均发表于1845年,A. ommaturus的论文发表日期早于A. hasta的论文,因此矛尾刺虾虎鱼(A. hasta)是斑尾刺虾虎鱼(A. ommaturus)的异名。中国学者房恩军等人研究得出,矛尾刺虾虎鱼和斑尾复虾虎鱼种间遗传距离仅为0.014,小于临界值0.020,为同一物种。
形态特征
体型
体延长,前部似圆筒形,微侧扁,后部渐细且较侧扁。
渤海1龄鱼体长123~360mm,体重51~397g,最大达500g;雄鱼个体较雌鱼大20~30mm。
体色
背部灰褐色,腹面白色,背鳍有数行黑色小点;
胸鳍黄褐色;腹鳍、臀鳍呈浅金黄色;
尾鳍黑色,常有一块较大的黑斑,外缘镶有金黄色的边,下部更为鲜艳。中小型个体体侧常有一列黑色斑块,个体大者不明显。
头部
头宽扁,最宽处大于体宽;口亚端位,上颌较下颌稍长,上下颌均有锐利的牙齿,牙尖细;吻长,前端圆钝,
吻部中间隆起;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小而圆。眼小,侧上位;鳃盖宽大,鳃盖膜与颊部相连。颊部近腹面处有2纵行粘液管。
鳞片
体被
圆鳞,鳞稍小;头部吻及颊部裸出无鳞,其他部位均被小鳞;后部体侧鳞片较大。
鱼鳍
背鳍2个,前后分离,第一背鳍位于身体前部,第二背鳍较长,与臀鳍相对;
胸鳍长,末端超过腹鳍末端;腹鳍胸位,左右腹鳍愈合成圆形吸盘,边缘呈锯齿状;
尾鳍长大于或等于头长,形状尖圆或呈矛状。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斑尾刺虾虎鱼主要分布于中国、
朝鲜和
日本境内
太平洋西部沿岸水域。其在中国分布于
渤海、
黄海、
东海等沿海咸淡水水域,黄河流域中分布于山东
垦利区河口附近。
栖息环境
斑尾刺虾虎鱼为暖温性近岸底层鱼类,栖息于泥质、沙泥质、
潮间带和潮下带水域,有时也进入河口咸淡水水域。喜穴居,洞穴呈泥底形。仔鱼营浮游生活,体长20mm之后由浮游生活转营底栖生活。
生活习性
食物构成
斑尾刺虾虎鱼发育至体长20mm以前,主要摄食
桡脚类和
虾蟹类的幼体;体长20mm以后,主要摄食虾苗、蟹苗、小鱼、小虾等。在长江口区域,较大的个体以小的虾虎鱼、麦穗鱼和餐条鱼等鱼类以及虾蟹类为食。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发现斑尾刺虾虎鱼有
同类相食的现象。
捕食行为
斑尾刺虾虎鱼捕食食物主要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先接近捕食对象的后方,伺机突然扑上去一口吞食。
摄食强度
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强度与时间相关。在春季,斑尾刺虾虎鱼的空胃率最高。原因是春季时期斑尾刺虾虎鱼
产卵前性腺发育,需消耗大量食物,产卵后体重急剧下降。在夏季,斑尾刺虾虎鱼幼鱼发育所需能量增加,因而摄食强度增加;秋季时期,幼鱼发育成熟,饵料生物最为丰富,所以在秋季斑尾刺虾虎鱼摄食强度达到最高;随着气温降低,冬季该种鱼的摄食强度也降低。但为了越冬以及为春季产卵做准备,它们需要
捕食较多的饵料生物,因此冬季的摄食强度高于春夏两季。
生长繁殖
繁殖产卵
斑尾刺虾虎鱼
雌雄异体,性别比1:1,繁殖产卵期为3~5月。3月下旬雄鱼先成熟,雌雄鱼成对进入巢穴,4月中上旬雌鱼性腺完全成熟,雌雄鱼
配种产卵。产卵完毕后,雌鱼离开巢穴,雄鱼守巢护卵,产卵后亲鱼体重下降,
消瘦而亡。斑尾刺虾虎鱼为多次产卵类型,个体怀卵量为8289~59078粒。在
繁殖季节产卵2次。
鱼卵孵化
斑尾刺虾虎鱼卵呈球形,直径为0.7~1.0mm;
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呈长葡萄形,前端较宽圆,长径为5.5~6.0mm,短径约1mm。鱼卵附有黏丝,可
吸附于洞壁,孵化期约15~20天。
幼鱼生长
孵化后的
仔鱼全长约5.5mm,全身接近透明,躯干和尾部有少量
黑色素;发育至体长15mm时,体型已接近成鱼,色素变浓,第一条背鳍已定型。斑尾刺虾虎鱼生长迅速,5月下旬平均体长为36mm,体重0.035g;10月体长达到248mm,体重161g;11月以后生长速度放缓,次年3~4月体长体重达最高峰。
产卵后死亡,寿命约1年。
人工养殖
养殖概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学者陆续对斑尾刺虾虎鱼的生物学开展研究,对其繁养技术的研究也逐年受到重视。21世纪以来,斑尾刺虾虎鱼的人工繁育研究逐步受到重视并有所开展。2005年,研究人员开展池塘催产
繁殖试验,成功繁殖鱼苗40万尾;2012年开展的室内人工繁育试验获得了700万尾鱼苗。2015年起,中国开展斑尾刺虾虎鱼人工繁养技术专题研究,在人工养殖和繁殖方面,尤其是在常规池塘生态繁育和池塘生态早苗繁育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截至2023年,通过池塘生态繁育苗种累积已达100多万尾,
增殖放流50多万尾。
养殖技术
池塘生态繁育,就是根据斑尾刺虾虎鱼繁育生物学和
生态学的特征,在人工可控水体进行虾虎鱼的池塘条件构建、亲鱼挑选与放养、日常管理、苗种检查与收集放养等
生产方式。
1、场址选择。斑尾刺虾虎鱼苗种繁育需在海水环境进行,繁育场址在海水来源方便、盐度达到繁育要求的沿海一带比较适宜。
2、池塘准备。池塘需具备一定的面积和深度;池底要求平整、土质松软;池塘两端要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需安装过滤网,阻止野杂鱼和杂物进入池塘,排水口设拦网,以免亲鱼逃逸;放养亲鱼前许做好池塘整修和消毒清理工作。
3、亲鱼要求。鱼体体格健壮,鳞片和
鱼鳍完整,体表光滑无伤痕。雌雄亲鱼体型需基本一致或雄鱼略大于雌鱼。
4、亲鱼放养。需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上旬完成。雌雄亲鱼比例为1:1,亲鱼放养数量必须严格控制。
5、日常管理。池塘需控制盐度、定期换水;在放养亲鱼前后1天,需及时投放一定规格及密度的活体
脊尾白虾,作为越冬期亲鱼和繁殖
产卵后鱼苗的饵料。
种群现状
斑尾刺虾虎鱼在长江口及临近海域近岸具有一定的产量。该种鱼于2020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保护级别为无危(LC)。
由于沿海资源大开发,滩涂、池塘、盐田和近海的河沟被大面积填埋,致使鰕虎科生存空间不断挤压,加上养殖尾水不加处理无序排放以及大量工业
废水和生活废水排入近海滩涂,水质日益恶化,已严重影响斑尾刺虾虎鱼生存,致使野生资源锐减,价格连年攀升。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斑尾刺虾虎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鱼类,氨基酸与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较为理想,其中鲜味氨基酸、
DHA和
二十碳五烯酸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食用价值
斑尾刺虾虎鱼是虾虎鱼属中个体最大的品种,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出肉率高,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市场销量大,是虾虎鱼类中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生态价值
斑尾刺虾虎鱼是长江口濒危物种
中华鲟幼鱼(Acipeaser sinensis)和其它经济鱼类如花鲈(Lateolabraxmaculatus)的重要饵料。
主要危害
斑尾刺虾虎鱼由于是肉食性鱼类,以其他鱼类和虾蟹类为食,因此对虾的养殖危害极大,必须在虾池中清除斑尾刺虾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