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斤,比对照临丰615增产5.8%,试验点15个,13点增产。其中2005年平均亩产438.97公斤,比对照增产6.5%;2006年平均亩产462.3公斤,比对照增产5.2%。 2006年参加
山西省南部高水肥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7.0公斤,比对照临丰615增产3.8%,试验点7个,6点增产。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以太谷核不育(Ta1)作为遗传改良的技术平台,对育种基础群体实施择优交配,轮番选择,不断扩大基础群体的基因库和输入新的遗传信息,经过长达6年的聚合杂交和重组选择,合成了能够较大限度聚集育种目标基因的基础群体(Ta1C7)。
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菌鉴定:2005年对白粉病免疫,中感条中29号、条中31号、条水―14小种,中感叶锈病,高感条中32号小种。2006年对白粉病免疫,中感条锈和叶锈病。2006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市)分析:容重789g/1,粗蛋白(干基)14.63%,湿
面筋29.9%,
沉降值27.8ml,吸水率60.1%,形成时间3.2min,稳定时间2.0min,弱化度161F.U,评价值41。
2005-2006年参加
山西省南部高肥水地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450.64 公斤,比对照临丰615增产5.8%,试验点15个,13点增产。其中2005年平均亩产438.97公斤,比对照增产6.5%;2006年平均亩产462.3公斤,比对照增产5.2%。2006年参加山西省南部高水肥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7.0公斤,比对照临丰615增产3.8%,试验点7个,6点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