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寿棠,清代医家。字芾南、堪棠,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人,世医出身,习儒兼习医。平生有著作多种,现行世者有三种,即《
温热学讲义》,有台湾印本,《医原》 三卷,《
温病合编》,俱有刊本行世。
石寿棠,又名 湛棠,字 芾南(公元1805年——1869年卒),,江苏安东人 (今涟水县 ) ,
淮北市名孝廉,文武全才(曾主持团练护卫家乡1860年——1865年),七世事医。清咸丰十五年(1865)表奏
淮安府候选同知。同年被江苏巡抚
李鸿章招募
苏州市幕僚,1869年卒于苏州,翌年遂家人回迁安东涟城北小李集,安葬于高台村。
石寿棠年自幼读书即朝儒夕医 ,历经数十年 ,“才识既高 ,学术并茂”。于清咸丰十一年 (1 861 )著成 《
医原》。全书二卷二十篇 ,对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望闻问切及临床主要科目 ,无不论及。另辑有 《温病全编》一书,于
同治六年(1867年)著成。尚有多部医著未流传于世。石氏精擅
温病、内科、
妇科学、
小儿科等。
石寿棠感于当时医界“昧于其厚,而仅逐其末”的状况,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著《医原》一书,阐发疾病的根本原理。该书上卷重点论述了疾病的生理病理和四诊,下卷重点论述了内伤、燥、湿等问题,见解独到,多发古人所未发,对后世医学有很大影响。另有《
温病合编》一书,稿存中医研究所,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
清代名医石寿棠著《
医原》一书。在重视天人相应和阴阳五行的基础上,独树一帜,首创"燥湿二气为百病纲领"之观点,在病因、病理、辨证、诊断、治疗以及药性理论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其学术思想对
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所创新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