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闻天
曾任民革中央副秘书长、组织部部长
许闻天(1902—1982),男,溧阳市人。1949年加入民革,曾任民革第二、三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常委;民革中央副秘书长、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
1982年6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人物生平
1949年加入民革。
1949年后,曾任民革第二、三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常委,民革中央副秘书长、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
1940年8月,许闻天被国民党政府派往宜兴沦陷区任流亡县长。在担任宜兴市县长期间,他先后数次与日军刀枪相见。抗日战争时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许闻天没有与中国共产党发生过任何摩擦,相反,与中国国民党军队却起过冲突。
1941年初,蒋介石派挺进纵队进入沦陷区,这些部队抗战不力,却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事情。许闻天对此非常愤怒,便与挺进纵队发生了冲突,结果被挺进纵队抓捕,遭到严刑拷打,遍体鳞伤。许闻天不得不离开宜兴,回到溧阳市老家的乡间居住。
1945年初,许闻天与新四军苏南行署取得联系,计划与新四军合作抗日,却被溧城街道的日军和国民党特务发现,遭到两方不分昼夜地搜捕。许闻天在阳无处藏身,只得潜往皖南。在皖南歙县,许闻天被中国国民党特务侦缉,被捕入狱。当时,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流亡在皖北阜阳,江苏省主席王懋功是许闻天的熟人,在他的营救下,许闻天获释。
抗战胜利后,许闻天跟随王功回到江苏,在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任主任秘书。这期间,许闻天参加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并积极参与组建孙文主义革命同盟(简称“孙盟”)。孙盟于1945年冬在重庆开始酝酿,1949年秋宣告自动解散,历时近四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孙盟”不公开活动,属于一个秘密组织。
这期间,国民党统治区政治日益腐败,经济趋于瘫痪,人民生活艰难,许多有识之士要求和平民主、重建家园,而蒋介石集团却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政策,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些民主人士有的大声疾呼,公开反对国民党政权,有的则秘密集会结党、有组织地联合各方民主力量,共同反蒋。许闻天和一些参与创建“孙盟”的同志们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真正贯彻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恢复三民主义的本来面目,才能挽救民族的危亡,中国才有出路,因此有建立一个和共产党合作反蒋的民主政团的必要。
经过一年多的筹划,1947年春,许闻天和一些民主人士在南京碑亭巷东方旅社集会,商谈建立组织、开展活动的事宜。参加集会的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中有以许闻天为代表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成员,有以邓昊明为代表的老第三党(邓演达领导)的成员,有以陈惕庐为代表的从蒋介石嫡系中分化出来的高级军政人员。此外,还有个别进步青年知识分子。通过协商,大家逐步统一了认识,将组织定名为孙文主义革命同盟,目的是分化瓦解蒋介石的独裁政权。
随后,“孙盟”在江苏省浙江省特别是上海市南京市等地建立了分组织,并逐步向全国发展。1948年春,《孙文主义革命同盟政治纲领》正式通过,其核心内容就是“反蒋拥共”。此外,“孙盟”还扩大组织,吸收了部分立法委员、国大代表进入各级领导机构。
“孙盟”的组织系统分为四级,即总部、省市支盟、分盟及小组。总部设中央委员会,委员33人,并设有常务委员会,许闻天是常委,担任常委的还有刘不同、邓昊明、陈惕庐、金绍先贺耀祖侯桐、高宗禹、谌小岑、杨玉清、韩梅岑等人。许闻天和陈惕庐还兼管组织工作。
“孙盟”虽然在苏、浙、皖、鄂、湘、桂、粤、黔、川、康、闽、京、沪、平、津、汉、穗等省市都设有支盟等组织,但它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开展工作一般以盟员个人的工作身份活动,此外还借助一些外围组织如中国农工通讯社、浙江省农村文化促进会、立法院二五座谈会、南京大学教授会及新群社等团体开展工作。
1947年冬至1948年秋之间,“孙盟”曾三次派杨沛如、韩梅岑到香港与民革的负责人朱蕴山联系工作,并要求把“孙盟”作为民革的一部分。朱蕴山表示欢迎,但要求取消孙盟组织的名称,改用“民革”的名称,这一更名意见未能在“孙盟”总部讨论通过。不过,“孙盟”仍然经常同上海民革、民联的负责人王葆真、郭春涛等保持联系,同时加强与在港的民革组织的联系,以求通过民革取得中共中央的直接指示。1948年,中共发布五一号召之前,“孙盟”还派张达生三次过江,与新四军管文蔚所部的沈云樵取得联系,主动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后来中共国际劳动节号召发布后,“孙盟”因自身处境不便,未能发表公开声明,但在口头上表示过响应这一号召。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许闻天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积极参与政务院参事室关于政策、政令、法案等研究及草拟事项,关于政务院所属各委、部、会、院、署、行呈院有关政策、法令、规章之专案审议事项,关于政策、政令推行实况之调查研究事项,关于政务院与所属各委、部、会、院、署、行之间工作联系事项,关于总理临时派遣或交办事项等各项学习、视察、慰问、调查等活动中。
1951年,许闻天和卢郁文一起随陈云副总理赴中南地区视察财经工作,以后又赴各地参加土改工作。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