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华,1945年生,
山东省汶上县人。知名编辑,文人,画家。1970年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历任《
衡水日报》记者,《山东青年》杂志社编辑,
肥城市党史办公室副主任,泰安日报社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1993年被评为高级编辑。业余喜书画、嗜奇石、工诗词,为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泰山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岱宗诗社副会长,泰山画院高级画师。
笔名中都书生、糊涂教授。何树华先生乃饱学之士。其为人也,光风霁月;其为文也,云蒸霞蔚。广览奇书,造诣独臻;多所著述,工于诗词。其诗词娴于韵律,长于气势;天马行空,不可一世。学有余力,溢为书画;小试牛刀,俨然大家。评者谓之山水有气,花鸟有趣,人物有神。泰山大学教授
汤贵仁先生谓:“吾知其能文,而不知能诗;吾知其能诗,而不知能画。”吾闻
汶上县系古之中都,
孔子曾作中都宰焉;先生之才华,其圣人之流风?而今退居山林,闲云野鹤,竟以诗书画独步岱下。噫,亦奇人矣!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几十位“神秘”的导师:启蒙的、文学的、人生的、佛学的、事业的、中共中央的、国务院的……何树华是其中之一。说他们神秘,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只做无名英雄,禁止我公开他们的姓名、身份。这常使我困惑,联想到《
西游记》中
孙悟空的老师
元始天尊。古人有言:真人不露本相。为此,我也只好尊重他们的个性。说来也怪,自从这些导师相继出现,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也一下子被一团解不开的迷雾紧紧笼罩住,我身不由己,仿佛一切事先都被某只无形的巨手输入了某种设计程序,甚至连人生中的一连串灾难、不幸也是事先设计好的。这又使人容易联想到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要脚踏实地,不能腾云驾雾;要有功成次第的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断地磨砺火,绝不让你一帆风顺而得意忘形。
最神奇的是那年我去
泰安市参加高考,考毕偕二三友游
灵岩寺,因遇暴雨
雷电,夜宿寺中,梦弥勒和尚从乾坤袋中摸出一支如巨笔相赠,笔端开着一朵五色荷花。回
肥城市后我居住石榴园读古书,偶得一篇民间传奇故事《红丸记》,篇幅不长,约千余字,却一下子触发灵感,才思泉涌,仅用3个月时间,便一气呵成了我的处女作:长篇民间机智人物传奇小说《无边风月》。而这篇短文《红丸记》的作者,即何树华也。这何树华字中的“何华”,与奇梦中的荷花何其相似乃尔?我高考名落孙山,进山东平阴国棉厂当工人。后来我调肥城市农业银行从事机关秘书工作;再后来我调泰安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何树华这名字一直揣在心中,非欲寻之见之而后快。直到有一天在社联见到英雄初贬但浩气不灭的何老师,这才眼前突然一亮:似曾相识,又若隔千世……果然是神交多年的导师。说来也许是命运中注定,何树华就真的由心目中崇敬的老师变成了面前实实在在的长者、导师。真是有缘千里终相会,无缘对面不相干!在何树华老师的精心培养、教育、支持、帮助、参谋、策划下,我们三四位
良朋益友,姑称“泰山五贤”,陆续创作出版了风光旅游指南《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当代金融文化名人》、《泰山少年》、《悟园草书毛泽东诗词集》等书。由于
何炅精心策划指导,我们合作的每一件事都很成功。几年的交往,何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是:才华横溢,但深藏不露;不甘寂寞,但崇尚
无为;明察秋毫,但大智若愚;胸隐日月,但谨小慎微;腹有良谋,但
胆气不足……
而翻开何老师可以示人的履历,却是这样一段文字:何树华同志在5年大学和25年新闻实践中,系统地掌握了新闻理论及专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踏实严谨,开拓进取,硕果累累。在组稿、审版、撰写重大典型、重要言论、制定报道计划、总结办报经验、组织业务学习、参与职称评定等各项工作中,均
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何树华在圆满完成岗位定额任务的基础上,发愤努力,撰写了数百篇重要言论、重大典型报道及新闻业务论文,并精心编辑了一批高质量的通讯报道,有40余件分别获省级一至
三等奖,其中5件获省级
一等奖,3件获省级
二等奖。出版了18万字的新闻作品集《心潮集》1部。所主持的一版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同志赞许,经授意撰写了《我们怎样办好一版》上报省委宣传部。平时能够根据形势需要制定宣传计划,提供决策建议,组织指导重大典型、战役性报道的采写及审定,并解决采编重大疑难问题。如在《
泰安日报》关于
泰安市连续3年“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宣传报道中,均担当了起草报道计划、拟定典型题目、修改重要稿件、撰写配发言论等一系列工作,影响深远。又如随泰安市经贸代表团赴
香港特别行政区招商引资期间,克服人地两生、资料匮乏等困难,主动与香港各界朋友联系,建立友谊,取得支持,发回一系列成功的报道。何树华运用成功经验指导培训了大批采编人员。曾任
国家开放大学新闻专业泰安分校辅导教师、《
人民日报》新闻函授大学指导教师。先后在
山东省交通、电力、建筑等系统通讯员培训班授课,培训通讯员数百名。何老师绘画作品有浓郁的传统文人画风格,除多次参加省市书画展外,作品还被收入
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版的画册,并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田纪云等收藏。(文/郭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