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云
河北梆子戏女演员
李桂云,河北梆子戏女演员,1927年加入奎德社,主要代表作品有《拾万金》《王春娥》《柜中缘》。
人物经历
李桂云(1910—1988),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大师,京梆子奠基人,戏曲教育家。原籍宁晋县,自幼随父母到北京市。15岁即在北京天桥几个戏园演出,她主演的《王春娥 三娘教子》倍受赞赏。有些戏迷曾一晚上追着她到三家戏园她分别看她开场、中轴、大轴这同一出戏。
李桂云16岁时被邀到大栅栏三庆园唱帽戏,被戏剧编导、秦腔坤班负责人杨韵谱发现,加入奎德社(成立于1913年)。在杨韵谱执导下演出,逐步成熟。注重向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学习吐字发音,向电影演员胡蝶等学习生活化的表演。秦风云主演退出舞台后,1929年李桂云成为该社主演。李桂云继承了京梆子婉约派的传统剧目,还主演了《啼笑姻缘》《新茶花》等时装戏。此时共演出了百余出戏,从表现剧情、刻画人物出发,更加生活化、性格化。对有的拖沓的唱腔进行紧缩,对一些不够丰富的旋律补充加花,句幅进行延展,拓宽了疙瘩腔的旋律和使用范围。曾获得“雍容华贵如梅,唱腔多变如程”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李桂云积极参加戏改,1951年将她组建的丹声社纳入文化部戏曲改进局领导,成立“新中华秦剧工作团”。成为全国戏改的先行者之一。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主演《捡柴》,获演员一等奖。1953年率团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演出。她主演的《柜中缘》被朝鲜人民和人民军亲切地称为"箱子里的爱人"。1957年她主演的《蝴蝶杯》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河北梆子戏曲艺术片。
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戏剧理论家张庚说:“李桂云是一个革新派,她的唱腔既不失河北梆子的风格韵味,又有新意,她的唱腔传情、真实、自然,听起来好听,很舒服。”“李桂云的河北梆子与众不同,她在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中,创出了自己的风格流派,同她的表演风格一样,她的唱腔也是优美、朴素大方的,她很会唱,唱得有韵味,表达人物感情细腻准确’。
张庚说:“李桂云的唱腔弥补了河北梆子唱腔音乐色彩上奔放有余、含蓄不足的缺憾,可算河北梆子婉约派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而且在这方面有她自己的独到之处。”
张庚说:“李桂云团结了一批愿为河北梆子事业献身的、有舞台经验的老艺人,为培养河北梆子事业接班人做了很大贡献。她培养了不少后起之秀,如李秀芬、王凤芝、刘玉玲、李二娥等,她们后来都成为河北梆子舞台上中坚力量,她们的成就都是和李桂云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精心栽培、努力浇灌,以及她们自己的努力分不开的,这正是河北梆子事业振兴的希望之路。”
李桂云老师对河北梆子的贡献,不仅开创了京梆子演唱艺术。同时也是一位戏曲教育家。上世纪50年代初,李桂云等老一辈艺术家年事已高,后继无人。1954年在困难的条件下,李桂云团长决定开办剧团附属学员班。分别在1954年、1956年、1958年招收三批学员。为了筹措资金、更好地办学,她增多演出场次,声带疲劳过度失声,使她过早离开舞台。
为了办学,她把自己的戏装、桌椅板凳无私的捐献出来,并经常拿自己的工资补贴学员班,为了给学员们增加营养他经常掏自己的钱买好几筐水果给大家吃。她站一旁看着这帮生龙活虎的孩子们,笑逐颜开,心中充满无限希望。李桂云团长在学员们的心目中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1960年,剧团三届学员与中国戏曲学校地方剧科梆子班毕业生组建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剧团,1971年更名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李桂云任团长。培养出李秀芬、王凤芝、刘玉玲、李二娥、茹增祥、曹友良、刘方正、杨非、、李士贵、赵小明、寇银栓、马秀英、马秀荣、李光珠、陈晓芬、王淑慧、刘锡玉、任宝荣、李宝林、马增明、殷新泉、丁立树、傅忆茹、陈桂兰、徐鹤荣、高德敏、杨洪兰等百余名京梆子艺术人才。戏剧家马少波称李秀芬、王凤芝、刘玉玲、李二娥是北京梆子的“四大名旦”。
作品
参演电影
参演戏曲
代表作品
这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启迪后人的传记,也是对这位艺术家有意义的纪念。现在该书终于出版了,得以使李桂云的功绩永垂史册。
参演舞台作品
社会任职
李桂云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主席,为戏剧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作品
参演电影
参演戏曲
代表作品
参演舞台作品
社会任职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