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建于1945年,位于中国
长春市,中国第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电影生产基地。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派员进入
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同年10月1日创立
东北地区电影公司。1955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将
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创了人民电影多片种的“七个第一”:第一部多集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
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截至201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共生产了700多部故事片、50多部戏曲片;译制了几十个国家的影片近900部,还生产了大量的科教片、美术片和电视剧;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艺术创作人才和管理人才;拥有先进的数字化影视制作、洗印设备;拥有演员剧团、电影乐团、《
电影文学》、《
电影世界》杂志及音像出版公司;拥有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专业电影频道等。2008年至200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
2020年12月17日,长春电影制片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选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长影的创业、奋斗和发展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
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篇章。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电影产业的崛起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在文化领域,
东北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电影的重要代表,对
吉林省和中国的文化名片和红色地标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沿革
背景
1923年,
日本满铁就设立了“映画班”(后来成为“满铁弘报课映画制造厂”)。1933年8月,成立“满洲映画国策研究会”,1936年7月,起草《满洲国映画对策树立方案》,正式开始了“
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组建;1937年8月,由“满洲国政府”和“满铁”各占一半股分,正式成立。1938年,长影招待所,时称“小白楼”,原系伪满治安部(后改为伪军事部)大臣于琛激的别墅,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日本风格。
建厂初期
抗战胜利后,中共
中共中央地方局于1945年9月成立了“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率先从日本人手中复制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10月1日成立“东北电影公司”。1949年后,长影在
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建造了第七摄影棚,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当时
亚洲最大的摄影棚之一。1946年,中国国共内战一触即发,东北电影公司于5月23日迁往黑龙省兴山市(即
鹤岗市)。在一所小学校里搭设“厂房”,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1946年10月1日命名为“
东北电影制片厂”,同时调出大批干部支援新厂建设,因此被形象地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1947年,厂长袁牧之提出“东影”的任务是“坚持制片生产,建立雏形,培养干部,组织发行,催促国外订货”。
解放战争时期,东影摄制了17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1948年10月19日
长春市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 1949年2月,由
吴茵任团长、李蒙任政治指导员、
苏里任副团长、
武兆堤任副政治指导员的
东北军事政治大学文工团70多人,加入长影。1949年9月,由丁炬带领的东北青年文工团加入长影,其中有
葛存壮、
齐兴家等文艺骨干。
发展时期
1955年,
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现在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影)。1958年7月,按国家相关部门要求,长影70名艺术与技术人才在中国的
西北参与建立西安电影制片厂。同月,另五路队伍同时出发,支援建设
广西电影制片厂、
山西电影制片厂、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
辽宁电影制片厂以及
黑龙江省电影制片厂。1975年1月至11月,又相继有50多人从长影出发赶赴
四川省,支援建设
峨眉电影制片厂。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又有20人左右支援
珠江电影制片厂建设。1985-1987年,长影每年推出两部作品,其中包括动画片《
三只鸡》、《鹰》,剪纸片《滚桶车》、《脱险记》、《巧在七中》、《
泼水节的传说》等。1988-1991年,长影美术片创作达到高峰,共推出16部美术片,影片样式包含了传统赛璐珞动画、剪纸动画以及水墨动画等,在16部影片中,《
牛冤》和《
医生与皇帝》获得了
中国电影华表奖,水墨动画《
雁阵》获得了第十一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
蜗牛上天》《出诊记》《猴子下棋》《医生与皇帝》《魔瓶》《开店》,水墨动画《童心》、《
雪鹿》,剪纸动画《金镜》《慈禧坐火车》以及为迎接1991年
1990年北京亚运会制作的大型动画片《熊猫盼盼》等。1992年,长影厂生产美术片3部,洗印拷贝2000万米,创利595万元,完成外国泽制片11部,为国产片配音30余部,译制电视片和为国产电视剧后期配音200多集。其中《月夜》被评为广电部全国唯一的最佳外国译制片奖。
体制改革
1997年,长影账面亏损已达到3000万元,举步维艰,难以为继。1998年,长影进行体制改革。7月,长影彻底推倒了旧有的体制,组建了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由事业向企业的转变。集团实施“
股东制度”,改国有独资为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了准独立制片人制度,规定集团拍摄电影和电视剧,不再由企业直接投资,而改由自然人担任制片人投入生产。在产业结构上和电影产业开发上,进行了重大改革。改变了单一制片的局面,构建了大电影产业链。以制片业为龙头,向电视业、旅游业、发行放映业拓展和延伸,电影频道开播,建立长影电影发行院线,建设了
长影世纪城。200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制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建立起国内第一家大型电影主题娱乐园——长影世纪城。如今的长影集团正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为中国的电影产业集群。2003年,长影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长影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1300名离退休人员进入社会保险,1300名在岗人员中,580名符合条件的内退;418人解除劳动合同领取经济补偿金;在
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竟争上岗302人,身份全部转为企业用工、实行聘任制。改革后无论在岗人员、内退人员、解除合同的,都可以和长影建立一种签约关系。2003年4月23日,
长影世纪城一期项目开工建设 。2005年5月29日,长影世纪城一期正式开园。 2008年,长影成立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2011年,
长影旧址博物馆动工改造,2014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后,长影出品的商正席《
老男孩猛龙过江》《龙之谷:破晓奇兵》及主旋律电影《
索道医生》都获得了较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现状
2021年9月25日,长影集团领衔出品的电影《
731》在
青岛东方影都正式启动拍摄。2022年,长影集团参与出品电影《
狙击手》、参与联合摄制电视剧《
人世间》荣获“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2023年
春节档,长影再度以“双片”阵容贺岁,联合出品的电影《
满江红》《
流浪地球2》票房口碑领跑春节档。2023年2月10日,长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东北悬疑喜剧《
立功·东北旧事》在
优酷“悬疑剧场”全网独播。2023年4月10日,长影集团等单位出品的暖心喜剧电影《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在
青岛市正式杀青。2023年4月29日,长影集团联合出品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犯罪商业大片《
检察风云》在全国上映。
代表影片
经典电影
参考资料:
动画片
参考资料:
纪录片
参考资料:
科教片
参考资料:
译制片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国内荣誉
参考资料:
国外荣誉
参考资料:
影响与评价
影响
长影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长影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发展与进步、苦难与辉煌,见证了新中国电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成立以来,累计创作拍摄影片1000多部,译制外国影片2000多部,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电影人才。
评价
如果把中国文化视为一部巨著,电影无疑是其中闪亮的一章,而作为
中影股份“国家队”的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集团),更是这部巨著重要的内容构成。在
吉林省的文化版图中,不仅是
长春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和城市印记,更是吉林省乃至中国的地标和光影传奇。——吉林日报评
旅游景区
景区介绍
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45年
日本投降之后就开始筹备,当时叫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10月1日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改为现名。它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建厂50多年来,共生产故事片1000多部。长影老厂区正面主楼改建为
长影旧址博物馆,2014年8月19日向大众开放参观,主要介绍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创业史。202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景区接待
2017-2019年长影旧址博物馆共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参观人数每年增长23%左右。三年共计实现综合收入4160万元。
组织活动
2017-2019年,共接待党日活动800余批次,参观党员6万余人,涵盖省内外企事业单位、部队及学校。其中省市各机关单位5000余名党员、中车集团1800余名党员、一汽集团3500余名党员,进行了参观及观影。
参考资料
电影艺术殿堂--长影旧址博物馆.http://jl.cnr.cn/cj/20170624/t20170624_523816626.html.202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