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特手记》全名为《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是
奥地利诗人、作家
莱纳·里尔克于20世纪初历时六年(1904-1910)完成的笔记体小说。
小说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即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小说由七十一个没有连续情节、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这些断片因为共同的主题——孤独、恐惧、疾病、死亡、爱、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里尔克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
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全书主要由三种笔记来组成:第一种笔记是现时的马尔特叙说他在巴黎、
哥本哈根、
威尼斯共和国等地的见闻、遭遇和体验,这类笔记又以马尔特在巴黎的遭遇、体验为重中之重;第二种笔记是马尔特对童年时期生活、经历的回忆;第三种笔记是马尔特对他所阅读过的书籍中的历史人物、文学女性的沉思,对曾经观赏过艺术作品、建筑古迹的怀想。但是,马尔特的笔记一般都不描写他个人生活的外部经历,所有的一切全都经过了他(或者说作者
莱纳·里尔克)的心灵溶化剂的过滤和化学作用,转化成为纯粹的精神经验和心理图像。这部作品超越一般笔记体小说的地方,或许正是里尔克把一切都当作纯粹的精神经验和心理图像来处理的追求和努力。
《马尔特手记》是一本很“自我”的作品,故事、形象和思想并不是其着力点。如果说有主题的话,勉强可以说,是对死亡和恐惧的感知。正像另一个孤独者
马塞尔·普鲁斯特,
莱纳·里尔克把回忆变成了诗歌;正像另一个悲观者
弗兰兹·卡夫卡,里尔克把恐惧与绝望表现得如此深刻;正像另一个通灵者布莱克,里尔克在现象后面看到了天堂与地狱的融合;正像另一个漫游者
夏尔·波德莱尔,里尔克让死亡开出了花朵。
在《马尔特手记》中,孤寂并没有变成乐趣,而是一种苦思,它一直纠缠着男主角,无论是贵族家庭里的生活,还是独自旅行中的生活,马尔特的孤寂就像被披上了雪白单薄的外衣,踟蹰中,徘徊中,总知道他血统高贵,总怜赏他素养精致,总看见他只影独行,总听见他苦思行吟。马尔特在精致之中孤寂着,在孤寂之中吟游着,在吟游之中思考着,在思考之中纠结着,也在纠结之中生活着。于是,成就了这么一本一直持续探讨着很“精神暗流”的小说。
在
莱纳·里尔克的作品中,《马尔特手记》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他晚年的巅峰之作《杜依诺哀歌》和《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诗》。这部表面上看起来结构显得松散的笔记体小说,构成了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并成为现代
存在主义最为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恩格尔(Man-fred Engel)《里尔克手册》:“《马尔特手记》由于其革新的叙述手法,完全有理由被认为是
德语文学中第一部真正的现代小说”。
中国作家
梁鸿:一段时间以来反复阅读
莱纳·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曹元勇译。每次阅读,哪怕一个片断,都有庄严之感。作者对人生每一场景敏感而又宽阔的体会让人对这文字心生敬意。我读到了恐惧、空虚、死亡、爱。在人类深渊里凝望的里尔克,让人们看到了这深渊的深和美,还有战栗。
勒内·玛丽亚·里尔克(1875-1926),英文名Rainer Maria Rilke,20世纪
德语专业诗人。1875年12月4日生于当时隶属于奥匈帝国的古城
布拉格(现属于
捷克)的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
欧洲各国。会见过
列夫·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
奥古斯特·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
法国象征派诗人
夏尔·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
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
瑞士。著作有诗集《生活与歌曲》(1894)、《祭神》(1896)、《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图像集》(1902)、《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新诗续集》(1908)、《
杜伊诺哀歌》(1923)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另有长篇小说《
布拉格随笔》。1926年12月29日死于瑞士的瓦尔蒙。在漂泊漫游的一生中,
莱纳·里尔克与卜个世纪初的
欧洲众多作家、诗人、艺术家以及热爱艺术的贵族女性交往密切,其中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有雕塑家
奥古斯特·罗丹、女作家
莎乐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