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东,男,
汉族,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后在日本
九州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邢建东是第一位与
日本大野笃美教授从事单晶连铸研究的中国学者,主要从事金属抗磨材料;材料成形及组织控制;高性能材料、工业单晶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21人。
邢建东现兼任全国铸造学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金属学会耐磨材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损失效分析委员会副主任、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理事长、
昆明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铸造技术》、《铸造》、《水利电力机械》杂志编委等。
西安市铸造学会理事长、昆明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铸造协会会刊《铸造技术》杂志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摩擦学学报》、《铸造》、《China Foundry》《
热加工工艺》、《水利电力机械》等杂志编委。
在金属耐磨材料、严酷工况用抗磨
复合材料、铸造合金以及用于磨损工况的金属和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高温抗磨、耐蚀材料及高强韧铸造耐磨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工作。以第一完成者身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
二等奖2项(2006、2010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
一等奖2项、
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其中Sci收录69篇、Ei收录92篇)、出版专著3本、教材4本,担任《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铸造合金及熔炼”的主编。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几十家企业推广应用。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承担完成40余项工厂委托的横向协作项目。主编的《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
二等奖。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7名,所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多数耐磨材料的研究团队中担任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30年的教师生涯,邢建东不但把铸造当成自己固守的专业方向,在他看来,育人,也是一种铸造,是以心血浇铸栋梁的过程。他曾但任过班主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院党委书记等职务。但最喜欢的,是听学生叫他“邢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邢建东先后担任“
铸铁合金及熔炼”、“特种铸造”、“
金属基复合材料”、“现代材料制备技术”、“晶体定向生长”、“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等6门本科生课程的主讲和“金属材料的磨损”、“现代凝固理论”等多门研究生课程的主讲。站在讲台上,每一节课都会被他当成一次创造:在授课过程中不断融入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适时采用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是正常工作量的2.4倍左右。“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被评为
陕西省精品课程,教材获2002年全国优秀教材
二等奖。
90年代初期,邢建东根据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专业领域调整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并联合
西北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成立了“普通高等教育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规划教材编委会”,出版的系列教材,在全国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
“看着学生们成长,那种成就感是老师最宝贵的财富。”邢建东一聊起学生就会非常骄傲:“以前很多人都觉得铸造的学生干得都是粗笨活儿。但是,我可以说,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因为他们是在实践中铸出来的!”在邢建东的团队中,学生和导师的关系更像同事。没有现成的实验设备,他们一同设计、改造。为了给企业解决问题,他们一同下现场,熬夜攻关。邢建东和其他的导师,坚持用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在这里,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通过铸造现场的摸爬滚打,成为了理论与实践双修的“高手”。邢建东就是领着这样一个团队,完成了“高温耐磨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课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高温抗磨材料的组相协同性概念和组相协同设计原则。该项目的成果在宝钢、
首钢集团、
邯钢集团等近20家企业的实施和应用,取得的1.7亿元以上经济效益,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
二等奖。
在材料学院,邢建东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提出了培养学生以“责任、知识、爱心、奉献”回报社会的德育思路,坚持提倡积极向上、遵纪守法、热爱集体、文明健康的良好班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材料学院本科生的组成的“金豆、银豆义务家教团”为两个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金豆、银豆进行义务家教,已有8年的历史,一届届学生的“爱心接力”,不仅帮他们补完了从小学到高二的课程,而且帮助他们增强了生活的勇气。金豆银豆志愿者服务队荣获
陕西省“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称号”。2006年,材料学院材料43班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称号,成为10个“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