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荆山遗址
山东济南市刁镇的古代遗址
小荆山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茄庄村南约200米处,因为地处小荆山山阴的平原上而得名。
遗址东西、南北各长350米以上,总面积大于12万平方米。它是以新石器时代早期西河文化为主的遗址,兼有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到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存。1991年秋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遗存有一处氏族墓地,众多的房子、窑、灰坑等遗迹,以及大量的石、骨、蚌、陶器等。
该遗址是山东省现所知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时代较早时期遗址中较为重要的一处,对于了解和认识海岱地区、乃至国内同时期文化的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
小荆山遗址发现了一处氏族墓地。遗址南北约800米,东西约3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91年秋,市县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文化堆积厚为1.5—2米,内涵较为单纯,主要为西河文化遗存,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落特征。部落内区域分工明确。居住区里有众多的房子、窑、灰坑等遗迹。房址一般长5—5.5米,宽4—4.5米,圆角部分有烧痕,居住面中部有石支架,灶坑2—6个不等。挖出的两座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阶梯式门道,室内周壁有柱洞。居住区东南30米处为墓葬区。墓坑东西向密集排列有序,形制为南北长方形竖穴,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头向偏东6度—18度,墓深1.5—1.8米。基本无随葬品,个别手握一背角无齿蚌。出土了大量石、骨、蚌、陶器。石器有斧、铲、凿、壶、磨盘、磨棒,陶器有釜、罐、钵、碗、壶和猪、刺猬亚科、人面陶器。这批墓葬的年代距今约8000-9000年。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骨、蚌、陶器。陶器以夹砂红褐陶和红陶为主,灰陶和灰褐陶占一定比例,均手制,陶器烧成火候较低。
此外,在遗址边缘地带,还可零星见到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至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迹。填补了山东省北辛文化以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保护级别
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发现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