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二级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t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是江西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于1985年,初名教育传播系;1994年起,相继开办新闻传播类专业;1996年更名为传播系;2000年晋升为传播学院;2018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据2019年8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该专业开设5个本科专业,有专职教师45人,全日制在院学生1千余人,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800万元。
建设历程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始于1985年由国际著名传播学者余也鲁教授支持创建的教育传播系,当时只有一个
本科专业----“电化教育学”(现名为“教育技术学”),主要是面向各级教育机构培养具有各种教育软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九十年代初将人才培养视野拓展到教育以外的领域,开始研究媒体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的关系,相继创建广告学等若干新闻传播类专业。2000年更名为传播学院。
专业设置
学院现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技术学”和"广播电视编导学"六个 本科专业;“传播学”、“新闻学”、“教育技术学”三个硕士点,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媒介管理方向;其中“教育技术学”、“广告学”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品牌专业;“教育技术学”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传播学”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教育技术学专业可以招收教育硕士和高等学校教师硕士。
学院设有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广告学系、广播电视系、教育传播与技术学系。拥有一个实验中心,下设多媒体与网络实验室、平面设计实验室、影视与数码艺术实验室;并设有图书资料中心和学生能力实训中心;江西师范大学传播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传播与社会研究中心挂靠在我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58名,全日制本科生1200余名、研究生100余,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00余名。
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讲师 14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的比例为60%;教师中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1名,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一批教师具有在国外(境)学习经历或传播业界工作经验。
学院还有聘请了学界、业界及行业主管知名人士为客座教授,负责指导学生实践(实习)、定期来院为学生作专题报告。
办学条件
学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图书资料中心拥有中外文期刊117种,各类专业图书资料6万余册。实验室拥有电脑350 余台,并全部接入校园网;数码摄影、摄像机80余台;还拥有非线性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灯光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数码艺术设计室等,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践、操作技能力实践、相关课题研究等实践性创新性教学环节的需要。
办学理念
学院奉行“开放办学,实践为用、资源共享”的外联战略,与业界密切联系,建立了若干实践实习基地,“基地”涉及网络媒体、广电媒体、书刊媒体、移动媒体、广告公司、计算机与网技术中心等行业和部门,充分利用业界资源,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专业见习与实习提供保障和服务。
学院坚持“教学为基础、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学”的办院方针,近二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有20余项。近年来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科研和教学成果获教育部三等奖一项、省级二等奖共8项。在传播理论研究、传播史论研究、网络传播与信息安全、新闻媒介与公共领域构建、基于对话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广告文化传播研究、网络学习平台设计开发、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全国内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和声誉。
学院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近两年来,先后承担50余家企业的产品、形象、营销、公关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接受省内和省外媒体的市场调查及栏目策划20余项活动。指导300余所中小学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和应用,参与全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1000余所学校的教学应用服务工作。
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创新能力,重视创业教育是学院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已建立了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激励、跟踪、评估的学习管理制度,形成了课程中的实验、课程中的实践、基于创新项目的实训和专业实习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完善了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为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网页设计大赛、广告设计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以及全国“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设计大赛,还与企业合作,设立了“东方船广告奖学金”、“方圆广告奖学金”。
为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学院还成立了摄影协会、影视协会、礼仪队、模特表演队、网络互动工作室等专业社团组织,定期开展各类活动。
学院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生源质量、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等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并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专业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如00级广告专业的邱炳龙获“全国“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01级广告学专业的周黎同学获团中央“创新才能奖”。一批学生作品获全国性或全省性专业比赛一、二等奖。
学院与堪培拉大学、Charlse Sturt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传播学专业本科和硕士层次国际合作办学。并正在与英国伦敦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国圣埃蒂安大学等商谈合作办学事宜,即将签订有关协议。
培养目标
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的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责任意识强,舆论导向水平高;具有较高的文学、文化修养,扎实的中外(英)语言文字功底及口头表述能力;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社会活动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强烈的创意策划意识与能力以及较强的市场驾驭能力;孰悉新闻传播市场、通晓新闻传播运作。
学院的学科建设是以传播学新闻学、解释学、对话理论、语言哲学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以框架理论、文化研究、话语分析、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取向和方法,以学术研究与市场开拓相兼顾、新闻传播策划与开发技能相结合为原则,着力用有关理论来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信息传播现象,并努力从现象解释中去构建新的理论。
传播学院的使命是创建有特色的高水准的新闻传播学科,立足江西省、辐射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于新闻传播事业与产业,省内一流,全国知名,集教学、科研、培训、咨询于一体多学科综合性服务型新闻传播学院。
社会服务
企 业 服 务:承担50余家企业的产品、形象、营销、公关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新闻传播服务:承担了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等媒体的市场调查、栏目的策划20余项。
教育服务:撰写并出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二套,发行近百万册,有近百万中小学生通过该教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
指导300余所中小学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和应用。
建立了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网络资源库,该资源库已成为全国规模和影响最大教育技术资源库。
学风建设
学 风:严谨为学、诚信为人。
学风建设重点: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创新能力,重视创业教育。
管理制度保障: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激励、跟踪、评估的学习管理制度。
能力培养机制:课程中的实验、课程中的实践、基于创新项目的实训和专业实习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省网页设计大赛、广告设计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以及全国“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设计大赛。
学习激励机制:设立了“东方船广告奖学金”、“方圆广告奖学金”。
学生文化社团:摄影协会、影视协会、礼仪队、模特表演队、网络互动工作室。
学风建设成效:学习频频获得各种奖励,如: 00级广告专业的邱炳龙获“全国挑战杯二等奖”、01级广告学专业的周黎同学获团中央“创新才能奖”。
学院特色
研究特色
传播学院以传播学、解释学、叙事学和对话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以质性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学术研究与市场开拓相兼顾、策划策略与开发技能相结合为原则。在广告学的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传播学的传播策划、网络传播、形象设计、基于解释学和对话的传播学基础理论、媒介经营,教育技术学的绩效技术与人力资源开发、网络教育在线评估、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网络交互工具教学应用等方面独具特色,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
管理特色
以绩效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为支持,规范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程序,运用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等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基于电子学档、blog的网络教与学的平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督促、检查、评估和激励,从过程上保障教与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特色
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有关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具体课程教学分离,按照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制定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为独立的实践课群进行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教育是服务的理念为指导,创建服务型学院,建立学院学习资源中心,形成网上、网下,课内、课外,自主、合作的学习格局,推动教学改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
办学条件
办学理念
培养目标
社会服务
学风建设
学院特色
研究特色
管理特色
教学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