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浙江工业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作为核心共建单位,由共同致力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和引领制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国际创新机构等单位联合组建的实体组织。
概述
2012年9月,中心获浙江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认定。
2013年3月8日,中心通过教育部初审。
2013年3月,中心作为候选单位接受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考察。
2013年4月11日,中心通过教育部认定,成为2012年度“2011计划”首批通过认定的14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宗旨定位
立足浙江省,服务区域,面向全国,接轨国际,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主动对接区域发展重大需求,有效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创新资源和要素,合力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着力研究解决制药产业的重大问题,协同培养制药产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共同建设制药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型作出应有贡献。
中心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针对区域制药产业重大、共性问题,突破一批制药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系列协同创新的示范效应,使协同中心成为国际高水平的制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行业企业服务基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成为区域乃至全国制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导航器。
人才队伍
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中央、“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浙江省特级专家等领衔,以浙江省创新团队、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人员队伍的专业背景涵盖了制药工程、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多个学科,有三个创新团队入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中心现有成员19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领军人才15人,全职研究人员66人,兼职研究人员113人,管理人员11人。人员专业背景涵盖了制药工程、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多个学科;三个创新团队入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中心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担任,执行主任由浙江省特级专家苏为科教授担任。
中心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拥有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5家核心共建单位,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医药海正药业华海药业仙琚制药等一批制药龙头企业,美国IPS公司、美国UCI、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地区分院等国际创新力量。
组织机构
中心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完备的组织机构,并投入运作。精简有效的组织机构为中心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导师简介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简介(补充更新中)
男,博士,1968年3月出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浙江海正药业-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康缘药业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心脑血管药物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药物重大品种工艺研究和化学创新药物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哮喘、肿瘤、真菌感染、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药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尤其在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以及重大品种的产业化方面形成技术优势,先后负责30余项课题的研制开发,包括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6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51项(授权18项,包括美国、欧洲专利)。已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18名。2001年获得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2010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
胡海峰
男,博士,1967年11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微生物药学专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1999年2月起在日本科学技术厅从事STA研究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工作为微生物核糖体工程,期间申请PCT专利一份和发表国外论文3篇, 2002年2月起,在院生物制药部进行微生物仿制药的开发和药物合成关键中间体的生物合成研究,已经完成二个仿制药的开发和产业化、二个关键中间体的产业化研究,承担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二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发表论文22篇。研究方向: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研究、微生物仿制药的开发与创新工艺的研究等。
周伟澄
男,博士,1958年11月出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抗感染药物重点实验室及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总编辑。。1994年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选的“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7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0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获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2009年获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军人才”称号。其研究课题多次受到联合国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973项目等的资助。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一份,其他类别新药证书5份。申请专利49项,已获授权23项,包括美国专利授权两项。主编《高等药物化学选论》和《化学药物制备的工业化技术》两本研究生教科书,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多篇。 2008-2012年连续五年主持了全国性的“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学术研讨会”(每年一届)。共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多名。
袁哲东
男,博士, 1969年生,研究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化学部主任,从事新药研究开发和重大医药品种的工艺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抗感染、心脑血管、神经系统、抗肿瘤药物的新药合成与设计和药物合成工艺研究。近5年间负责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平台资助项目“1.1类新药马来酸舒布替尼的临床前研究”、“碳青霉烯类新药的设计与合成”、“阿瑞匹坦和福沙匹坦的临床前研究”“比阿培南及其注射液”、“酒石酸托特罗定及其片剂”和“瑞舒伐他汀钙及其片剂”等项目,已获得20余件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获得1.1类创新药物临床批件一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五十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8项,申请PCT十余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
何军
男,博士,1976年12月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专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主管。正承担“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新制剂技术平台建设(2012ZX09304004)子课题2项、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1项(12nm0502500)。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1项(2013CB932504)。承担完成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并承担了多项含药和营养型脂肪乳注射液课题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2项一类新药新制剂的研究,已成功协助企业完成2-3条脂肪乳生产线的建设,获生产、临床批件各1项。现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累计在国内外药学期刊发表论文19篇。作为编委参加编译著作一部(《制剂技术百科全书》,2009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参加编译著作一部(《安塞尔药物剂型给药系统》,2012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荣获2008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2009年第十届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9年度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女,博士,浙江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药物代谢、药物转运体、化合物早期ADME成药性评价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骨干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技术平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及制药企业合作研发项目30余项,积累丰富的基础研究及新药研发经验。已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50余篇,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中药五类新药临床批件2项。
罗沛华
女,博士,浙江大学教授。近五年,致力于抗肿瘤药物的药理学与毒理研究,重点瞄准抗肿瘤药物的前沿科学问题,在新机制阐明、新模式探究、新靶向概念提出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同时积极推进创新药物研究,完成了5百余药次筛选,发现了4个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正在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前研究。围绕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与毒理研究发表SCI 学术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Stem cells、Oncogene、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9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3项,申请发明专利 4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主持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博士后基金委、浙江省卫生厅及教育厅等项目7项。
女,博士,副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药学院药学系副主任、浙江省药学会药化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秘书、浙江省药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等。入选2012年度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抗肿瘤、抗艾滋病及抗糖尿病药物先导分子的设计和发现。近5年,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卫生部科研基金1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研究课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国家二类和四类新药各一项。在PLoS ONE、现代生物出版集团、CMC等SCI收录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项,授权4项。分别获2008年(第3获奖人)、2010(第1)年和2011年(第8)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1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6)。
盛晓霞
女,博士,中心特聘教授。为杭州领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浙江大学药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特聘专家。盛晓霞博士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学工程系,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展高分子材料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药物的固态制药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积极推动药物晶型筛选、处方前评估、结晶工艺、制剂技术、利用药物高分子作用提高固体制剂药物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科研技术开发并最终实现产业化。盛博士曾在PNAS、J Am Soc Nephrol、J Am Chem Soc等国际和专业领域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两篇论文被选为学术期刊封面,一篇被《自然》杂志专门报道。盛博士曾任国际著名大型制药集团雅培公司研发总部的高级研究员,创建并领导材料科学实验室负责该公司所有临床开发药物材料性质表征和优化,领导6个固态制药技术团队专攻临床I至III期药物的固态制药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主导多个抗癌、抗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等重大疾病领域的药物开发。盛博士现任杭州领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科学家,近两年来,领业医药已经同几十家创新药企业和仿制药企业在近百个品种上成功开展项目合作,帮助企业实现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突破专利壁垒、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促进制药企业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阮奔放
女,博士,教授,浙江省特聘专家。承担药物研发,药效研究,和本科生双语和全英文教学工作。博士毕业于莱斯大学耶鲁大学博士后,惠氏和辉瑞公司药业公司资深科学家,福马治疗生物制药公司项目生物组长。发表34篇论文 (e.g. PNAS等国际刊物)和3个专利申请。作为作技科技骨干, 参与新药研发项目十余项(雷帕霉素类似物、受体、激酶,水解酶等)。作为项目生物组长,开创四个研发阻断肿瘤代谢和信息传导的新药项目 (谷氨酰胺酶等)。有新药进入临床发展。课题研究方向是硏发治疗癌症,胆固醇, 中风, 炎症类新药或药剂。建立各种化学分析、生物分析和药效测试方法,研究药物甾体、大环天然产物、蛋白质和酶的生物作用机制。
科技资源
远程会议诊断系统
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远程会议诊断系统是一个具有实时多信息交互的平台,中心利用自身的核心共建单位与合作单位的科技资源和专家库,通过该网络远程交互平台可为行业企业提供实时的技术服务交流的工艺技术诊断服务。
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
科研成果
科研奖励
发明专利(部分)
研究生培养
中心研究生培养途径
2013年中心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
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将围绕绿色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药物制剂专业、药效学、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安全性评价和环境友好等方向开展研究。今研究地点将根据导师分布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中心(上海)、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知名科研院所。
中心研究生资助办法
1.常规补助:根据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规定,在国家补助之外,进入研究阶段中心研究生在导师补助700元/月的基础上,得到中心等额配套补助。
2. 中心研究生奖学金在普通研究生奖学金之外,单设奖学金,最高可获40000元。
参考资料
[视频]“2011计划”首批认定名单公示.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CCTV-新闻联播.2019-07-24
目录
概述
概述
宗旨定位
人才队伍
组织机构
导师简介
科技资源
科研成果
研究生培养
参考资料